坎儿井工程是怎样的?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遍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是针对新疆自然特点,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一种特殊形式,鲜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坎儿井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坎儿井在汉代已经在新疆出现。《汉书·西域传下》载,汉宣帝时,遣破羌将军辛武贤率兵至敦煌靖边,“穿卑鞮侯井以西”,这是试图通过开凿坎儿井的方式引出地下水,在地面形成运河。
“卑鞮侯井”的泉水水源、井渠结合的工程形式,显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坎儿井。
新疆坎儿井的大发展是在清代,据《新疆图志》记载,十七八世纪时,北疆的巴里坤、济木萨、乌鲁木齐、玛纳斯、景化乌苏,南疆的哈密、鄯善、吐鲁番、于阗、和田、莎车、疏附、英吉沙尔、皮山等地,都有坎儿井。
最长的哈拉马斯曼渠,长75千米,能灌田1100多公顷。清末,仅吐鲁番一地就有坎儿井185处。利用坎儿井进行灌溉,对新疆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清代道光年间,林则徐赴新疆兴办水利,他在吐鲁番见到坎儿井后,说:“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
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眼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2023-08-0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