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严重的强迫症怎么办?如何减轻?

 我来答
汐pxxgqa6524d
2017-12-11 · TA获得超过4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1万
展开全部

强迫想法和焦虑有关。强迫行为(外显的或隐匿的)是随意行为,旨在减轻焦虑和不适。但焦虑减轻导致强迫被强化。为了防止发生强迫想法和焦虑,症人常有回避行为,但回避行为阻止了对焦虑想法和暴露。根据上述心理模型。治疗策略应当是促进症人对恐惧刺激的暴露,同时又鼓励他们会议上暴露的仪式和认知回避而不易发现,这就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和评估。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

1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2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3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人的个性特与强迫症的产生有一定关系。有许多学者报告,约有1/3~1/2的强迫症患者的病前个性属强迫型。

nubjwekr3a4162
2017-12-11 · TA获得超过32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8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63.3万
展开全部

强迫症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丢掉精神包袱以减轻不安全感;学习合理的应激方法,增强自信,以减轻其不确定感;不好高骛远,不过分精益求精,以减轻其不完美感.同时动员其亲属同事,对患者既不姑息迁就,也不矫枉过正,帮助患者积极从事体育,文娱,社交活动,使其逐渐从沉湎于穷思竭虑的境地中解脱出来.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均可用于强迫症.系统脱敏疗法可逐渐减少患者重复行为的次数和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怀美琳ed
2017-12-11 · TA获得超过64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4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81.6万
展开全部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作为起病诱因,强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本病,其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早就为之担忧,工作认真负责,但主动性往往不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昨夜星辰6

2020-09-23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1876万
展开全部
如果你有严重的强迫症的话,你不去看医生的前提下,想要自己克服自己减轻,就一定要抑制自己的行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呵呵呵XxrEk
2019-11-11 · 贡献了超过142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万
展开全部
找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