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变质作用与金矿形成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地洼体制下,断裂变质作用发育,主要有两种形式:断裂动力变质作用和断裂混合岩化作用。
一、断裂动力变质作用与金矿形成
顾名思义,断裂动力变质作用是断裂作用下发生的动力变质作用。这种作用与地洼型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断裂动力变质作用产生了动力变质岩,如构造片岩、千糜岩、糜棱岩、糜棱化岩(属糜棱岩岩石系列),以及碎粒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属碎裂岩岩石系列)。动力变质岩类的微构造十分发育,如见有显微破裂、扭折带、变形纹、压力影等。微构造的发育,也是断裂动力变质作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一个原因。
湘东官桥-团山背地区断裂构造与金成矿研究表明,该区赋存于前寒武系的脉金矿均与断裂构造变质作用有关。在断裂构造产生、金矿形成时,前寒武系提供了金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
该区金矿同位素测试分析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分析显示出其成矿时代为地洼阶段。金矿有五种类型:剪切石英脉型、(剪切)构造蚀变岩型、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石英细脉型和硅化角砾岩型。
剪切石英脉型金矿规模大,金品位好,蚀变发育;(剪切)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化强度大,金品位较好,蚀变发育;断裂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规模大,但金品位较差;石英细脉型金矿以劈理裂隙细脉、节理裂隙细脉等构造形式产出,其规模小,但可出现高金品位;硅化角砾岩型金矿由硅质角砾岩和穿插于其中的不同期次的石英脉(体)组成,具一定规模,金品位较好,蚀变也发育。
官桥-团山背地区金矿的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成矿研究表明:成矿良好的断裂构造内,强烈富集了Si,Fe和Al等常量组分,且Fe2+和Fe3+含量在空间上具明显的负消长变化关系,显示出金在断裂构造带聚集成矿的过程与Si,Fe和Al等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强烈的构造地球化学分异作用、完全和充分的化学反应(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等是金成矿发生的必要先决条件;金矿的成矿过程是构造-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金矿床是构造和流体、岩石共同发生的一系列应力化学和应变化学作用的产物。这一些特点,充分显示出断裂动力变质作用在金矿形成中所起的生因作用。
二、断裂混合岩化作用与金矿形成
地洼型混合岩化作用发生在地洼阶段,是由于地洼构造强烈的块断差异运动或造山-造盆作用所引起的,故受断裂带控制,呈线性分布。断裂混合岩化作用所形成的混合岩,其造岩矿物普遍具有较强烈的和明显的构造变形现象,其中片麻理定向构造发育,片麻理方向与断裂构造一致,产出有各种断裂构造岩,一般从早期的糜棱岩类向晚期的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演化。混合岩中广泛出现红柱石、堇青石和硅线石等高温低压变质矿物。
地洼型断裂混合岩化作用见于闽东南长乐-南澳断裂带、赣东北永平断裂带、粤西罗定-广宁断裂带、桂东南庞西洞断裂带、越城岭西缘断裂带和三江断裂带等。
断裂混合岩化作用常与断裂动力变质作用一起控制着金矿的形成和产出。例如粤西太平顶金矿床即有这种情况。混合岩以眼球状、条带状、条痕状和阴影混合岩为主,而金矿脉即硅化糜棱岩带,大多赋存于条痕状混合岩中。
粤西区域岩石的含金量(10-9)变化,是由未变质砂页岩(20)→轻变质砂页岩(11.9)→微变质片岩(7.8)→片岩(5.8)→混合岩化片岩(4)→混合岩(4.7)→混合花岗岩(4.5)减少,可见由于断裂混合岩化作用使得金被活化、迁移,导致含金成矿流体的形成,进而形成了金矿床。
广东遂溪金矿床的形成亦与断裂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由于断裂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的强烈碱质交代淋滤、渗透作用,使金发生活化、迁移,产生了含金流体,在混合岩化花岗岩中一定的有利构造部位聚集而形成金矿。
产于罗定断裂带中的金牛、加益二个片麻岩型金矿明显地显示出与断裂混合岩化作用的关系。该矿的含金岩组以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石英岩、角闪片岩和变粒岩等,岩组弱混合岩化。含金岩层即为金矿体,矿石类型有含金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含金石榴子石白云母石英岩。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