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为什么越来越多小孩只讲普通话?
只讲普通话而淡化方言的现象不只是在广东,在全国各地除了北京都出现着。
一般来说,方言是一种地区的传承,有一句诗说,乡音未改鬓毛衰。意思是说就算已经老了,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但是自己的乡音即方言却始终没有改变,可是目前我国的方言现象不容乐观,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在明清时期,广东人只有当官的人需要会讲“官话”,就是当时的北京话。为什么呢?因为不会讲“官话”的话,进京面见皇上的时候根本没法交流嘛。但是普通民众却没有将“官话”的必要,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都依靠土地生活,不会出现大迁徙。
要求全国都讲普通话是现代的要求,每个小学都有着这样的标语“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有好处是肯定的,必须南方人和北方人做生意,如果语言不通岂不是很尴尬?而这样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机会是越来越多。
可是,到了今天,小孩子们都会讲普通话,但是讲方言越来越少了,现在可能有些年纪的人在家里还会讲,可是你没发现讲方言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吗?在过些年,现在只会讲普通话的孩子们有了孩子,如果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听不到方言,那么我们的方言谁来传承呢?
好在,现在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开始致力于去保护方言和用音标记录方言。然而我希望我们的方言以后不是冷冰冰的资料,而是生活中大家都会去亲切的讲的语言。
首先广州本身是一线城市,外来的人口是非常多的,也有很多的原户籍不是广州的新广州人了,他们的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讲粤语了,而且现在全国的学校老师讲的课,都是普通话了来讲了,如果是方言来讲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孩子们在学习的不管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和同学交流都是用普通话了。
这个不光是在广州是这样,应该全国的中小学都是一样的,现在很多有老师讲课是用方言了,除非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可能普通话就会带一点地方特殊了,但是这个总归也是算讲普通话了,而现在一般孩子校的时间是比较多的,自然就也会受这种影响了。
我原先在泉州读中小学的时候,就的确是有同学就只是会说方言的情况,因为那个时候很多的家人长辈他们是不会讲方言的,自然他们平时的沟通也就是讲方言比较多一点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有时候会老家,和家里的一些长辈,还是主要以方言沟通为主了,因为有些长辈确实是不会讲普通话的。
但是到我们这一代来说,肯定是会讲普通的话,而且我们正常和别人沟通的话,也是普通话为主了,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也就会受这种影响了。
而且重要的是,现在的家长都是比较会刻意的去培养自己的孩子去讲普通话了,我觉得这样的话,也有一个目的就是避免将来自己孩子讲话,不会地方口音这种,不然的话,以后想报考广播住持的话,都考不了的。
口语方言作为口头语言传承 国家绝对支持 若手写系统全国各地各用各的 那绝对是文化毁灭 除了战国 之后的中国绝对没出现过这种广东人书写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