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初步构想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任香爱 于瑞洋 李寅
(国土资源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和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实物资料;管理体系;构想
一、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许多地质现象、矿产类型、构造事件和环境演化标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质工作,产生了大量具有重要保存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
目前,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存在不同部门的基层单位或个人手中:石油系统由各油田收藏管理;地矿以及冶金、煤炭、有色、核工业、海洋等系统,由地勘队、地勘院以及矿山企业收藏管理;科研单位多由项目组或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收藏。
根据初步了解,石油部门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等主要油田都对岩心、岩屑等实物地质资料实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建有较大规模的岩心库,并配有观察、取样、检测、扫描设施,岩心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并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岩心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开始推进对内管理和对外服务的信息化。各油田都初步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服务系统,制定并实行了《岩心管理办法》、《岩心样品加工办法》、《岩心荧光照相办法》、《岩心制片方法》等企业标准和比较系统的管理服务办法与岗位职责。
地矿系统的实物地质资料几乎都是由不同系统的基层地勘单位生产和保存的,保存地特别分散,近年来伴随地勘单位的属地化、企业化管理,大多数单位已无力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的清理、保存、管理。据调查,现有的地矿岩心库,只有少量属于砖瓦结构的永久性岩心库,其余均为简陋的临时性岩心库或借用、租用的民房。例如,地处黑龙江阿城市玉泉镇的黑龙江省第四地质勘查院的前身为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现有429箱3万多块区域地质标本和3个矿区10个钻孔的1714 m放射性岩矿心及副样,存放在一个废弃车间和一个濒临倒塌的简易岩心库内,由于没有经费,所有岩心、样品都堆置在破木箱和旧纸箱中,现无专人管理,已有的标识已模糊不清,辨识困难。
除石油和传统的地质矿产工作外,几十年来,在其他领域——特别是海洋地质与远洋地质调查、区域化探以及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和新开展的地质大调查等工作中,也产生了大量具有十分重要管理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从总体上看,保存管理状况堪忧,除大陆科学钻探等部分实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外,其他大量实物散存在不同单位或个人手中,不但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保存条件得不到保障。
二、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地矿系统是我国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的主体,产生和保存的实物地质资料最多。据全国地质资料调查结果,截至1998年底,中国地矿、煤炭、冶金、有色、核工业、建材、化工、武警黄金、水利等系统有各类岩矿心存放点1万余处,存放的岩矿心总长度2471×104m,取自6308个矿区、30.1万个钻孔。其中永久性岩矿心库463 处,存放岩矿心994×104m,保存完好率约55%;简易岩矿心库714处,存放岩矿心663×104m,保存完好率33%;其余存放点为暂时性或露天存放点,所存放或浅埋的岩矿心严重损毁流失。全国有关单位保存的标本99.4万件,采自20200个矿区(工作区);副样1443万件,采自8484个矿区(工作区);光薄片301.2万件,采自24434个矿区(工作区)。
据了解,1999~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大调查项目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部署的钻探工作就有近40×104m,产生的岩矿心估计有20×104m左右,这其中包括新发现的一些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岩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6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指出,2006年地质调查工作重点将把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计划安排矿产勘查钻探工作量20×104m左右,比上年的13×104m有大幅增加。这些都说明了在今后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将会继续产生大量的岩心、矿心、标本、化探副样等各种类型的实物地质资料。
据2005年初步调查统计,自1999年开展大调查项目以来,大调查项目取得比较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有:钻孔岩心类的岩心325304.58m、矿心7252.98m,标本类的古生物标本7139 块、岩石标本63273块、矿石标本1144块、岩石薄片62425片、样品副样类的光谱分析样45031件、化学分析样121452件、同位素年龄样971件,化探副样类的岩石化学样54901件、土壤化学样643803件、水系沉积物化学样333254件等。
据近几年来,对大庆油田岩心库、胜利油田岩心库、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大型油田和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岩心库、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岩心库初步调研了解到,这些石油系统的岩心库保存的岩心约有30×104m左右。
这些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是国家花费大量的资金取得的,如1999~2003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实施的地质大调查项目经费总额达396841万元。如何科学管理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矿产勘查和开发工作国家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具体体现在最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而地质资料包括实物资料,因此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使这些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护,一方面可以避免工作重复,节约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快捷的利用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初步构想
由于实物地质资料来源于全国不同的系统、部门和单位、矿山企业等,在加之有些实物需要特殊的保管条件,如地质大调查由全国地质行业的众多单位实施,除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外,还包括名省地勘局和地调部门、海洋地质调查局、有色地质总局、冶金地质总局、核工业地质局、煤炭总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冰心、放射性实物、天然气水合物等需要特殊保管。
基于这种情况,应在全国建立分级保管和委托保管的实物资料库,建立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为中心,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省级实物资料库、特殊实物地质资料库和省级实物资料分库以及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形成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网,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共享。
1.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分三级:一是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二是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和委托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库;三是基层生产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库(图1)。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所六个实物地质资料库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实物地质资料库由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分库组成,委托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库由石油与天然气实物地质资料库、煤层气实物地质资料库、放射性实物地质资料库、其他特殊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库组成。
图1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框图
2.各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统一管理。各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为:
1)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在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负责管理,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对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监督管理。
2)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的六大区调中心负责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对六大区调中心的监督管理。
3)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实物地质资料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4)委托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库——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指定的委托其保管某方面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单位或部门负责管理。
5)基层生产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库——由实物地质资料生产单位负责管理。
3.各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责任
1)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负责收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系统性以及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及相关资料;负责接受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汇交的属于国家库保管范围的实物地质资料及相关资料。
2)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利用和管理;负责向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汇交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范围内的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及相关资料。
3)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实物地质资料库——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负责向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汇交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范围内的实物地质资料及相关资料。
4)委托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库——负责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委托其管理范围内的实物地质资料。
5)基层生产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库——负责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汇交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管理范围内的实物地质资料及相关资料;负责向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汇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及相关资料;负责汇交后的其他实物地质资料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