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及特征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国的新构造分区可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裂带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大一级新构造单元,东部及近海地区为滨太平洋新构造域,主要表现为地壳伸展、拉张、减薄的特征;西部主要包括青藏和新疆等地区,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新构造域,主要表现为地壳挤压、缩短、增厚的“闭合”特征。在一级新构造单元之下,又可分出许多次一级的新构造单元(图10-12)。
图10-12 中国新构造分区及主要活动断裂分布图
(引自马杏垣主编,《中国岩石圈纲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1987)
1—断裂及走滑方向;2—拉张型盆地;3—挤压型盆地;4—一级新构造单元界线;5—二级新构造单元界线;6—构造单元代号;
Ⅰ—特提斯喜马拉雅新构造域;Ⅰ1—新疆新构造区;Ⅰ2—青藏新构造区;Ⅱ—滨太平洋新构造域;Ⅱ1—内蒙古-东北新构造区;Ⅱ2—华北新构造区;Ⅱ3—华南新构造区;Ⅱ4—东南沿海及南海海域新构造区
1.特提斯-喜马拉雅新构造域
在中国青藏、新疆等地,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一直处在强烈挤压的应力环境下,因此,这些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造山运动和隆起变形特征(图10-13)。3.40Ma(BP)开始,这些地区地壳出现强烈的造山运动,这使喜马拉雅地区大面积、大幅度抬升;东部大陆沿着一些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发生块体差异升降、大规模隆起、下降、拱曲、掀斜、褶皱和形成新生断裂带;同时还使老断裂产生大幅度的新的垂直和水平位移。此外,一些老第三纪(古近纪)夷平面和新第三纪(新近纪)准平原面被差异抬升和解体。解体后的新、老夷平面被抬升,形成高原面、山脊顶峰面或被埋藏成为沉降单元中的沉积间断面。高原周边新生断裂带、第四系与上新统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和新构造造山带等地质事件特征,均能说明中国西部在挤压应力作用下,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变形特点。
图10-13 中国新构造造山带及块体运动略图
(滑动速率单位:mm/a)
在这一构造域中,大致以帕米尔—昆仑山—祁连山为界,又可分为新疆新构造区(Ⅰ1)和青藏新构造区(Ⅰ2)。
(1)新疆新构造区(Ⅰ1)地壳厚度44~56km,在整体抬升的基础上,发育了主要受NE、NW向两组断裂控制的压陷性断块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和吐鲁番等盆地,控盆断裂多具逆冲和走滑性质。与压陷盆地相邻的是强烈隆起的断块山(如天山、祁连山等),隆起和下沉幅度相差1000~12000m(马杏垣等,1986)。
(2)青藏新构造区(Ⅰ2)地壳厚度52~72km。中、上新世以来整体抬升,上升幅度达2000~3000m。局部有差异性断块沉降。新生代晚期岩浆活动甚为活跃,断裂十分发育,多为具走滑性质的压性弧形断裂。在柴达木盆地的更新世地层中,还发育了一系列NW向褶皱。此外,由于SN向推挤使岩石圈物质横向流展,派生出次生的横向引张应力场,在藏南形成一系列近SN向的张性构造盆地。
2.滨太平洋新构造域
主要包括中国东部及近海地区,这里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后缘。据沉积盆地的分布和构造活动性,可分为:内蒙古-东北新构造区(Ⅱ1)、华北新构造区(Ⅱ2)、华南新构造区(Ⅱ3)和东南沿海及南海海域新构造区(Ⅱ4)。
(1)内蒙古-东北新构造区(Ⅱ1)本区新构造的最大特点是火山活动强烈,如著名的五大连池、长白山等。地震活动相对较弱,20世纪有少量6级地震和一次7.3级地震。但震源较深,吉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深震活动区,发育有松嫩盆地。上新世以来,山地最大抬升幅度约700m,盆地最大沉降幅度不足200m。区内地壳厚度较稳定,约34km。
(2)华北新构造区(Ⅱ2)本区是中国东部新构造活动最强的地区。发育有汾渭、河套、银川、华北等断陷盆地,新构造时期沉积厚度一般为300~500m,最大达2000m(如渭河盆地)。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至今已知M>8级地震6次,7.9~7级地震11次,6.6~6级地震43次)。在大同、沧州、海兴、无棣等地见有火山活动。以大青山—燕山一线作为其北界,南界为秦岭—大别山。
(3)华南新构造区(Ⅱ3)本区新构造时期以整体缓慢上升为特征,新第三纪(新近纪)以来大多数盆地均已结束沉积,仅有江汉-洞庭盆地、南阳盆地及沿海港湾沉积盆地仍有沉积。最大抬升幅度可达1000m,一般为几百米,最大沉降幅度不过200m。除东南沿海外,本区很少发生M>5级的地震,为少震、弱震区。广东和海南岛等地见有火山活动。
(4)东南沿海及南海海域新构造区(Ⅱ4)属欧亚板块的边缘海,中国大陆架部分。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强烈,广泛发育一系列与岛弧平行的线状褶皱与逆断层。如在台湾岛上可见左旋走滑断层,形成强烈的挤压带。台湾岛是全区最主要的抬升区,自新第三纪(新近纪)(蓬莱造山运动)以来,中央山脉的内部隆起幅度超过2500m,20世纪以来大于6级地震达30次。本区大部分位于水下,许多新构造活动细节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