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遗产与物质遗产同样宝贵,都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组成元素,是前人创造并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也是反映今天文明的标志。
在传统文化领域,有一批创作者,他们既不像李白杜甫等文人那样才气纵横,也不像科举精英那样“货与帝王家”,他们或行走于街头巷尾,或默默地久居作坊,用他们的智慧、汗水创作着民间文化,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添砖加瓦。
一、与泥巴“交流”的艺术——泥塑
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古人对土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人们在土地上就地取材,将泥巴反复揉捏,或制成简单的装饰品,或制成器皿,然后烧制成陶,便是最早的泥塑作品。泥塑作品一般没有背景,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形象组成的群体。
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工捏制成型雕塑工艺品,或彩或素,以动物、人物为主。其制作方法是将粘土捣鼓均匀,再捏成各种人、物或其他造型的泥丕,然后自然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有的还需经过烧制形成陶艺。
泥塑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这门与泥打交道的艺术,就一直处于发展与传承之中。
作为陪葬品,春秋战国时就出现成型的陶兽、陶俑。秦始皇兵马俑更以其规模磅礴、造型精美绝伦令世人惊叹。两汉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宗教题材的造像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泥塑的发展。到了隋唐,泥塑艺术达到一个顶峰。
相传,雕塑圣手杨惠之与著名画家吴道子,同在书画名家张僧繇门下学画。后来,吴道子学有所成,很快就名扬天下;久学不成的杨惠之愤然焚笔毁砚,专心泥塑,终成一代宗师。后人常赞道:“道子画,惠子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到了宋代,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勾栏瓦肆中出现各色民间艺术形式,泥塑在这一时期突破了宗教题材的造像艺术,另辟出专做可供观赏或玩具的小型泥塑。元朝之后,历经明清,民间泥塑得到长足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派别。
晚清就已经出现两个著名流派,即南方的无锡惠山泥人,北方的天津“泥人张”,除此之外,现在比较知名的泥塑还有河北白沟泥塑、河南浚县泥咕咕、陕西凤翔泥人、以及济南、北京等地的“兔儿爷”等。
2006年,陕西凤翔泥人、江苏无锡彩塑、天津“泥人张”等一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地方的泥塑也纷纷被列入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借着‘非遗’平台,加上人们对传统工艺认知的加深,这门与泥巴打交道的古老艺术将绽放新的光芒。
二、光影艺术的“活化石”——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驴皮戏”或“影子戏”,是一种用油灯或蜡烛等光源照射纸板或兽皮制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演出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一边操纵戏曲人物,同时配备弦乐和敲打乐器,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天水等地乡村,这种普拙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喜爱。
皮影戏源起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传入西亚和欧洲,可谓源远流长。《汉书》记载: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坐。”
这个故事是说李夫人去世,汉武帝很伤心,方士少翁说他有招魂之术,并设帐弄影以招李夫人亡灵,然后请汉武帝在帐中观看。这是最早关于君王看皮影戏的记载,也说明皮影戏在汉朝时已进入宫廷。
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手艺人用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因而称为“皮影”。在过去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非常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统称,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骡、牛、马、驴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工序而制成的。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衡量皮影戏班子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而操耍和唱功都是经师傅言传身教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
出演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可以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
在中国,许多地方戏剧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而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还推动了美术片的发展。从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人,对皮影艺术都曾给予高度评价。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受到众多外国戏迷的喜爱,因而又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影灯”。
2006年5月20日,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三、用手承载的历史——剪纸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瑰宝,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这一民间艺术的形成与传播,跟农村的节日风俗关系密切。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新婚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把美丽的剪纸贴在墙上、窗户上、门上、灯笼上,使节日的气氛被渲染得更加喜庆。
剪纸属于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发明,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术制成工艺品。而说到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则应从纸张的出现开始。
汉朝时,随着纸的发明,剪纸也开始发展与普及。到了唐朝,杜甫的《彭衙行》中已出现“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这样的诗句,说明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在民间流传。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
民间剪纸手工艺术运用广泛,扇面上的纹饰、刺绣的花样以及彩灯上的花饰,无一不是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
中国现存最早的剪纸工艺品,发现于1967年出土的新疆阿斯塔纳古北朝墓群中,其中有两张团花剪纸,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
在古代,剪纸是女红的一部分。农闲时,尤其是乞巧节,姑娘们相聚到一起,剪花样、赛智慧。当时,姑娘“手巧”的主要标准就是剪纸绣花,即所谓“一看窗子二看帘”。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现在,剪纸已不仅仅是母女、婆媳关系上传承的女红,也不再只是一门“手艺”,而是真正意义上能够代表中国人技艺、才情的现代“艺术”。
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自发产生的,是情感化的载体,它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许。然而,一直以来,与广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文化部分,却鲜受关注。值此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希望民间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扬,同时,向民间文化的创作者、传承者、保护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