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职场:毕业生就职一年就辞职到底孰是孰非
2018-12-12
展开全部
又一年高校的毕业季正式落下帷幕,去年告别学校的“准职场人”也已经度过了“职场体验期”,其中不乏部分人作出了新的选择。在当事人眼中,离职是“勇于追求并且忠于自我”;而旁观者却更愿意称他们为“不知安分地折腾”。
毕业生究竟为何选择频频“闪人”?跳槽又会给自己和用人单位带来怎样的影响?
98%毕业生主动离职 奇葩要求“我不忍”
现如今,像赵骁一样,短时间“切换”几份工作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再往前追溯,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也就是说,毕业两年内,“痴心不改”的毕业生不足四成。
这些毕业生是被“炒了鱿鱼”,还是主动炒了老板?麦可思数据显示,在2014届有离职行为的本科毕业生中,高达98%的比例拥有主动离职经历。
去年从华东某财经类高校毕业的杨娟是“闪辞”大军中的一员。本科学财务管理的她,之前在一家私企做财务审核。
杨娟记得,入职不到一个月,老板通知几个部门的所有员工开会。但当她准时入场时,却发现顶头上司用奇怪的目光来回打量她:“你来这里干什么?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请离开。”
“老板说财务部门所有员工都要来,难道我不算吗?”想起当时的场景,杨娟仍然余怒未平,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得到正常的尊重。
除此之外,惹怒她的还有老板的一些工作方式。老板亲自抓财务审核,而她要负责搞定单子。然而,无论是送单子还是拿单子,老板都要求她本人上楼。一天内,杨娟往往要跑上跑下最少七八趟。
一次,杨娟让其他部门顺路的同事帮忙捎带,不想,老板亲自打来电话。“他生气地说以后不要再让同事代送,每次一定要我本人去,太让人抓狂了”。
华东某高校经济学院的张乔乔也有类似的经历。本科毕业前夕,她进入了省城一家私企的营销部门。入职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和顶头上司“气场不和”。这位40岁左右的女主管有着出了名的坏脾气。
“她总让我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还让我送了好几次盒饭,几乎没什么在工作中学习提高的机会。”张乔乔说,因为公司的薪酬和业绩直接挂钩,她只能靠基本工资生活,“在省城这点收入就算只填饱肚子和交房租都不够”。
第一份工作是试错还是跳板
“每天面对的不是写不完的材料和跑不完的会场,就是没完没了的方案。”就职一年,沙璐觉得自己简直要被“掏空”了。
去年9月,沙璐放弃了手里的其他6个offer,毅然迈入了这家以工作高强度著称的单位,虽然专业不怎么对口,但原因很简单:能解决北京户口。
可入了职,她才发现想象的困难不及现实中的万分之一:她的部门承接了不少新任务,单位也没有可供进人的岗位,只能逼得拿一份工资的沙璐“以一当十”。最忙的日子,连续一周睡不到20个小时,几乎要“吐血”。
这样“水深火热”的日子让沙璐透不过气来,但为了户口,她只得暂时把理想踩在脚下,“只要拿到了,我马上辞职”。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3%在毕业半年内已经离职。其中,个人发展受限(50%)和薪资偏低(43%)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7%)、对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24%)、就业没有安全感(16%)等也被提及。
2014年6月,一所211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的翟丽进入某法律咨询公司。因为家境较为殷实,她更注重能在职场中“学到点儿东西”。
工作初期,因为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翟丽充满了工作热情,并且很快就“拔得头筹”,半年后,她就**内部考核当选为部门经理。
但角色转变后的翟丽却有了苦恼。她认为,做法律主要在于服务,行业的口碑能使公司有更长远的发展;但公司高层更愿意把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拓展业绩上,造成了很多人才的流失。在多次与领导沟通无果后,翟丽选择了辞职。
什么是求职者眼中的好单位
在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HR叶婷眼里,决定毕业生离职的因素有二:一是家庭原因,父母需要员工离开目前所在城市,回家乡发展;二是员工的行业选择有所转变。
从事HR行业近10年的陈浩,更愿意把频频跳槽归结于毕业生的“试错”:部分年轻人在求职前期,或与职场接触不够,或没有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诉求,导致在毕业季匆匆**,而到公司报到后才逐渐“反应过来”,只好又重新回炉。
“毕业生快速的离职,频繁更换工作,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影响,不能单纯归结为物质原因或个人原因。”从事人力资源行业近15年、目前在乐道互动人力资源部门担任负责人的易萌这样表示。
易萌解释,对于95前后的孩子来说,60后~70后的父母明显比50后~60后的父母思想更加开放,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在毕业生求职时,有些父母没有做到正确引导。除此之外,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因素。“现在社会比较浮躁,网络上也不乏很多炒作吹嘘。20多岁还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时,毕业生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安心现有的工作”。
易萌表示,不能正确分析自己,心态失衡,难以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也是毕业生频频离职的原因。
求职者眼中能够留住人的单位是怎样的?
沙璐觉得,短期来看,需要有相对和谐的环境,良好的同事关系,除了基础的生活外有所结余的薪金,工作和业余生活的界限不至于太模糊。而长期来讲,则需要单位有较为成熟的运转模式,愿意带人的前辈,以及令自己进步和学习的空间。
赵骁则寄望于单位的发展方向能和自己的规划有所“共振”。因为进入了一个自己喜欢又相对擅长的行业,他不在意将工作和生活交叉,“对物质无所谓,那肯定对精神方面有更高要求,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空间大展拳脚”。
频频跳槽的孰是孰非
虽然来来去去颇为潇洒,但实际上,赵骁也有着自己的烦恼:经过一年,他感觉自己相比于忠于一份工作的同学而言,竞争力更弱了。“他们已经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开始积累资源了;而我还在不断进入状态”。
有3年工龄的罗潇也觉得,自己进入了“恶性循环”中。这几年,她分别做过婚庆公司的助理、新媒体的编辑,也去过朋友的店里帮忙统筹。在搜罗“下家”时,罗潇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经历“加分”,反而还贬值了——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年龄、活力等都是问题;较成熟的职场人而言,前几段经历毫无继承性,在社会招聘时也极难出彩。
据麦可思数据,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内无离职经历的群体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更高。麦可思研究院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频繁离职影响就业质量;另一方面,月收入低、就业满意度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也有引发职场新人离职的可能,这会进一步造成有离职经历群体的“三低”情况。
跳槽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于求职者来说,“闪人”时要注意什么?
易萌指出,在跳槽之前,员工应该全面评估和审视自己。在她看来,频繁跳槽者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客观环境。“跳得太频繁说明,你要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么判断和选择能力比较弱”。
她进一步指出,很多工作一个星期你就知道怎么做了,但是知道不代表能做到,也许你需要3年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状态。此外,频繁跳槽也会让人际关系如蜻蜓点水,没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别人,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展现自己。
“不要在不如意的时候跳槽,人在低谷时作的决定往往缺乏正确判断。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想清楚自己下一步发展是什么,下一份工作是否能满足发展的条件。”易萌强调。
毕业生究竟为何选择频频“闪人”?跳槽又会给自己和用人单位带来怎样的影响?
98%毕业生主动离职 奇葩要求“我不忍”
现如今,像赵骁一样,短时间“切换”几份工作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再往前追溯,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也就是说,毕业两年内,“痴心不改”的毕业生不足四成。
这些毕业生是被“炒了鱿鱼”,还是主动炒了老板?麦可思数据显示,在2014届有离职行为的本科毕业生中,高达98%的比例拥有主动离职经历。
去年从华东某财经类高校毕业的杨娟是“闪辞”大军中的一员。本科学财务管理的她,之前在一家私企做财务审核。
杨娟记得,入职不到一个月,老板通知几个部门的所有员工开会。但当她准时入场时,却发现顶头上司用奇怪的目光来回打量她:“你来这里干什么?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请离开。”
“老板说财务部门所有员工都要来,难道我不算吗?”想起当时的场景,杨娟仍然余怒未平,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得到正常的尊重。
除此之外,惹怒她的还有老板的一些工作方式。老板亲自抓财务审核,而她要负责搞定单子。然而,无论是送单子还是拿单子,老板都要求她本人上楼。一天内,杨娟往往要跑上跑下最少七八趟。
一次,杨娟让其他部门顺路的同事帮忙捎带,不想,老板亲自打来电话。“他生气地说以后不要再让同事代送,每次一定要我本人去,太让人抓狂了”。
华东某高校经济学院的张乔乔也有类似的经历。本科毕业前夕,她进入了省城一家私企的营销部门。入职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和顶头上司“气场不和”。这位40岁左右的女主管有着出了名的坏脾气。
“她总让我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还让我送了好几次盒饭,几乎没什么在工作中学习提高的机会。”张乔乔说,因为公司的薪酬和业绩直接挂钩,她只能靠基本工资生活,“在省城这点收入就算只填饱肚子和交房租都不够”。
第一份工作是试错还是跳板
“每天面对的不是写不完的材料和跑不完的会场,就是没完没了的方案。”就职一年,沙璐觉得自己简直要被“掏空”了。
去年9月,沙璐放弃了手里的其他6个offer,毅然迈入了这家以工作高强度著称的单位,虽然专业不怎么对口,但原因很简单:能解决北京户口。
可入了职,她才发现想象的困难不及现实中的万分之一:她的部门承接了不少新任务,单位也没有可供进人的岗位,只能逼得拿一份工资的沙璐“以一当十”。最忙的日子,连续一周睡不到20个小时,几乎要“吐血”。
这样“水深火热”的日子让沙璐透不过气来,但为了户口,她只得暂时把理想踩在脚下,“只要拿到了,我马上辞职”。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3%在毕业半年内已经离职。其中,个人发展受限(50%)和薪资偏低(43%)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7%)、对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24%)、就业没有安全感(16%)等也被提及。
2014年6月,一所211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的翟丽进入某法律咨询公司。因为家境较为殷实,她更注重能在职场中“学到点儿东西”。
工作初期,因为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翟丽充满了工作热情,并且很快就“拔得头筹”,半年后,她就**内部考核当选为部门经理。
但角色转变后的翟丽却有了苦恼。她认为,做法律主要在于服务,行业的口碑能使公司有更长远的发展;但公司高层更愿意把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拓展业绩上,造成了很多人才的流失。在多次与领导沟通无果后,翟丽选择了辞职。
什么是求职者眼中的好单位
在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HR叶婷眼里,决定毕业生离职的因素有二:一是家庭原因,父母需要员工离开目前所在城市,回家乡发展;二是员工的行业选择有所转变。
从事HR行业近10年的陈浩,更愿意把频频跳槽归结于毕业生的“试错”:部分年轻人在求职前期,或与职场接触不够,或没有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诉求,导致在毕业季匆匆**,而到公司报到后才逐渐“反应过来”,只好又重新回炉。
“毕业生快速的离职,频繁更换工作,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影响,不能单纯归结为物质原因或个人原因。”从事人力资源行业近15年、目前在乐道互动人力资源部门担任负责人的易萌这样表示。
易萌解释,对于95前后的孩子来说,60后~70后的父母明显比50后~60后的父母思想更加开放,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在毕业生求职时,有些父母没有做到正确引导。除此之外,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因素。“现在社会比较浮躁,网络上也不乏很多炒作吹嘘。20多岁还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时,毕业生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安心现有的工作”。
易萌表示,不能正确分析自己,心态失衡,难以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也是毕业生频频离职的原因。
求职者眼中能够留住人的单位是怎样的?
沙璐觉得,短期来看,需要有相对和谐的环境,良好的同事关系,除了基础的生活外有所结余的薪金,工作和业余生活的界限不至于太模糊。而长期来讲,则需要单位有较为成熟的运转模式,愿意带人的前辈,以及令自己进步和学习的空间。
赵骁则寄望于单位的发展方向能和自己的规划有所“共振”。因为进入了一个自己喜欢又相对擅长的行业,他不在意将工作和生活交叉,“对物质无所谓,那肯定对精神方面有更高要求,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空间大展拳脚”。
频频跳槽的孰是孰非
虽然来来去去颇为潇洒,但实际上,赵骁也有着自己的烦恼:经过一年,他感觉自己相比于忠于一份工作的同学而言,竞争力更弱了。“他们已经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开始积累资源了;而我还在不断进入状态”。
有3年工龄的罗潇也觉得,自己进入了“恶性循环”中。这几年,她分别做过婚庆公司的助理、新媒体的编辑,也去过朋友的店里帮忙统筹。在搜罗“下家”时,罗潇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经历“加分”,反而还贬值了——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年龄、活力等都是问题;较成熟的职场人而言,前几段经历毫无继承性,在社会招聘时也极难出彩。
据麦可思数据,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内无离职经历的群体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更高。麦可思研究院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频繁离职影响就业质量;另一方面,月收入低、就业满意度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也有引发职场新人离职的可能,这会进一步造成有离职经历群体的“三低”情况。
跳槽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于求职者来说,“闪人”时要注意什么?
易萌指出,在跳槽之前,员工应该全面评估和审视自己。在她看来,频繁跳槽者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结于客观环境。“跳得太频繁说明,你要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么判断和选择能力比较弱”。
她进一步指出,很多工作一个星期你就知道怎么做了,但是知道不代表能做到,也许你需要3年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状态。此外,频繁跳槽也会让人际关系如蜻蜓点水,没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别人,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展现自己。
“不要在不如意的时候跳槽,人在低谷时作的决定往往缺乏正确判断。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想清楚自己下一步发展是什么,下一份工作是否能满足发展的条件。”易萌强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