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和小黄车等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进入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大量资本涌入市场,使共享单车市场在短时间内由蓝海变为红海。截止至2017年2月,市场上共有24个以上的共享单车品牌。低廉的价格,高昂的成本,使得人们不由怀疑:“共享单车真的能够赚到钱吗?”因此,我选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进行竞品分析。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
分时租赁那个钱,其实一点不重要,无论是摩拜,还是ofo。运营商账本清楚:哪怕有一亿用户,每天用一小时,也就1个亿的收入,为此却需要面对超过1千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与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费用,并非轻快的买卖。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短途特点,及对标公交和传统“公共自行车”,其定价上浮空间有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来赚钱.
按照摩拜584.9万人次的周活量来看,每周仅收取的租车费用,便有不少。摩拜单车的一位内部人员曾向记者透露,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投入的单车,在数周之内,就可以收回成本。ofo的一位高管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当时,ofo前一轮的融资尚未开始使用,租车费用的沉淀可以应付资金的流动。
单车app是一个高频使用的产品。根据libra的数据,当天使用摩拜的用户,打开次数超过8次,而ofo也接近6次,高频可以媲美社交产品。使用共享单车app的用户都是有付费能力的用户,他们是所有广告趋之若鹜的用户群体。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其实特别的简单,对于整个企业来讲,最终极的目标都是赚钱,而且赚钱的根本方式不是通过广告,而是通过我们已经熟悉的花钱去驾驶一个小时内的共享单车,而这一个钱就可以直接打到共享单车公司的账户上,特别的现在许多共享单车公司在冲钱的门槛上设计了有一点小心思,举个例子来说,小蓝车锁要充钱的最低门槛就是十块钱,也就是说你要使用它的话,至少要充十块钱才能使用它。在这样一个模式下的话,很多人冲了钱之后共享单车公司直接得到现金,然后拥有巨大的现金,流现金流又可以产生利润,于是获得收益。
当然最本质来源还是与人们去使用的共享单车,然后在里面交了钱。按照共享单车的商业策划书来说,他们预计每一辆车一天可以被使用三次,那么一年的话,如果净利润就能够达到900块钱。如果说一年之内这一辆车没有报废的话,那么他们的利润就十分的可观。在这样的情况下的话就可以实现高额的利润高的收益。
但是目前几家大的公司正在而且也将长久地处于烧钱的一个状态,但是这和滴滴的模式一样,烧钱结束之后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现在已经出现了第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我相信在之后的金钱比拼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公司走向衰落,最终只剩下几个寡头,垄断整个市场。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再来收购我们这些消费者的钱就轻而易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