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翻译第二三自然段文字通过想象描绘出不同的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岳阳楼记翻译第二三自然段文字通过想象描绘出不同的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岳阳楼记翻译第二三自然段文字通过想象描绘出不同的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展开
929460768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22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匿名用户
2010-05-24
展开全部
我看巴陵郡的优美景色,集中在一个洞庭湖上。它连接着一个远方的山脉,吞吐浩瀚的长江,水大流急,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象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很详尽了。然而(这地方)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那些)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常常会集在这里,(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
向那阴雨连绵连接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大风狂吼着,浑浊的波涛冲向天空;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倒,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这时候)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诽谤,惧怕人家讥讽的情怀,会说的满目萧条冷落的景象,会感伤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Byeyeyeye
2010-05-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首先,要知道这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主题: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的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第二三段概括的叙述岳阳楼的风光,写出了洞庭湖的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如有不妥,敬请纠正

参考资料: 自己写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andbadboy
2010-05-23 · TA获得超过34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3万
展开全部
what's the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different scene through imagination from paragraph 2&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