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面涅将军狄青为何与岳飞有相同遭遇?

 我来答
少通心情美
2020-09-04 · TA获得超过10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257
展开全部

由于北宋的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这也就导致了除了太祖和太宗时代外,其他时代几乎没有出色的军事人才的结果。这个现象直到宋仁宗年间才开始有所转变。在宋仁宗时期,出现了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就是北宋的面涅将军—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身长七尺,浓眉大眼,虽出身贫寒可是却胸怀大志。16岁因代替兄长受罪,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从而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被封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

此后狄青因为屡立战功,因此声名大振。康定元年(1040年),经尹洙的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对狄青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并送《左氏春秋》让他读,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进而精通兵法。

历史上曾经记载狄青一生共经历了25战,其中以皇佑四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为著名。

当时在广西一带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少数民族头领起兵反宋,攻破邕州,旋率7000(一说5000)兵顺郁江(今广西境)东下,连破9州,直抵广州。这支叛军一时间攻城掠地,震动岭南,宋廷深以为忧。九月,枢密副使狄青自请出战,到岭南后整饬军纪,严申军律,数陈署败军之罪,将其与所属将校32人处斩。诸将相顾失色,全军肃然,令行禁止。

十五日夜半,狄青乘风雨夜暗,出其不意,率轻骑倍道潜出,袭取昆仑关,于归仁铺(今广西南宁东北)列阵。侬智高犹疑,不知所为,阵势大乱,纷纷逃遁,退回邕州。宋军追杀50余里,杀其弟侬建中、侍郎黄师宓及士卒2200余人,俘500余人。是夜,宋军兵临城下,虚张声势,鼓噪大呼,侬智高以为宋军欲将攻城,纵火焚城。逃往大理(今属云南),广南平

然而就是这样立有大功的狄青被皇帝以及大臣所猜忌

即便是在在依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之时。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于是就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扫灭依智高叛乱后,便有一些人开始网络狄青的罪名。

在猜忌以及质疑达到最巅峰的时候,谣言纷起,不论狄青的什么行为,都会被别人误以为是要造反!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走向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就算是狄青到陈州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惟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郁郁而死。

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死在纷乱的战场上,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说起来也是可笑。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然而在他含冤而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从狄青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纵使狄青的军事才能卓越非凡,也依旧无法令北宋的统治者重视。甚至于这还是加速狄青死亡的原因之一。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终于自食其果,在后来的民族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靖康之耻,永生难忘!但令人唏嘘的是,另一位比狄青更出色的爱国将军岳飞,正踩着狄青脚印走上了南宋的历史舞台,受到了比狄青更为悲壮的遭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