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自残的人是什么心理
许多自残行为甚至是无意识中,或神情恍惚中进行的。往往代表着无法自我处理和表达的复杂负面情绪。
只要是有意识的,自我主动的,在自主控制下的对自我肉体和精神的(会产生疼痛感的)伤害,皆属于自残。
朗达妹认为,会自残的人一般会有下面的一种或几种心理:
1 情绪宣泄,将心理痛苦转移到身体
自伤是青少年不良情绪。严重沮丧和恶劣的心情,以及孤独、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青少年自残前通常感觉非常糟糕,对家人或其他人怀着不满和敌对,自残者通过对自己的伤害来表达这些情绪,从而帮助自己从无法忍受的消极情绪中获得一种解脱。
有的被访者认为自伤是为了“转移压力”;另有一位被访者说,“划完心里会好受些”、“只是发泄一下”。他们将心理摸不着的痛苦,转移到肉体上真真切切的疼痛,从而达到自己情绪的转移目的。
2 引起他人注意
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压力,自伤行为就是个体对挫折和压力无法应对的体现。虽然自伤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它却向他人传达了一个信号:
让别人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强迫他人正视自己的需求。
自残者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受欢迎,是被忽视的群体,在他们看来,采取极端的方式就可以引起足够的关注。
3 寻求感觉刺激
有些学生进行自我伤害是因为“刺激”、“个性”、“好玩”。
国外研究表明,21. 9%的青少年自我伤害想法来源于报刊、影视及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很可能会影响青少年,使其产生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好奇心误认为这是好玩、前卫的行为,从而去模仿这种行为,追求很“酷”、很“勇敢’的感觉。
4 模仿心理导致自残
看到自残的同学得到了一些好处,盲目模仿导致自残。“初一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喜欢自残,当时我就和她学。”当时第一次觉得自残真的很酷,后来越来越狠了。
因为第一次的刺激往往比接下来的自残所带来的的刺激要深刻,所以自残的程度会慢慢加深,而且这种由于学生好奇模仿心理引起的自残行为,会向感冒一样传染,像毒品一样上瘾。
5 攻击欲望的宣泄
针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自伤个体大多伴有攻击行为,在他们没有其他可利用的交流方式来表达攻击性,并且缺乏延迟满足和延缓敌对欲望的能力时,自伤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避免攻击他人的行为出现。
因为攻击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排斥,自残者就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攻击目标的替代品,来宣泄攻击的冲动。
6 家庭环境和教育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背景,家庭环境对自残行为有很大影响。
在12--18岁的自伤者中在家庭内存在困难的占很大比例,由于离婚、分离或死亡等造成了家庭破裂的儿童自伤机率是享有良好照顾的青少年的20倍。
另外,社会上普遍认为自残和自杀是直接相关的,但康奈尔大学研究表明,尽管自残在造成身体的损害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死亡,但是自残者的目的并不是要自杀。
比如如果是自恨产生的自我惩罚行为,当自恨进一步恶化,则易于导向自杀;但如果是对痛感成瘾,则基本和自杀关系不大,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当一个人难以支撑的时候,可以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去和专业人士聊聊,他们会更加理解你的感受,也更能陪伴你一起走进这个无望的漩涡,再一起努力回到生活轨道上。
“看见血流出来我心里会慢慢平静下来。”
“我并不想死,也不想再感觉那么糟糕,所以我那么做,它提醒我我还活着。”
尽管有很多人对此讳莫如深,但有 4% 的成年人及 15% 的青少年在遇到情绪危机的时候都会割伤、或是用别的方式伤害自己,大学生自残率更是接近 35%。有超过 80% 的自残者会采用利物割划身体的方式,也同样存在其他很多自残方式:割伤身体、抓抠皮肤、咬伤身体、撞头、烧烫身体、伤害性地拉扯头发、过量服药、有意破坏身体伤口复原等等。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 Saskya Caicedo 和 Janis Whitlock 梳理出人们对自残最常见的 5 种误解:
误解1:自残是未完成的自杀。
尽管自残在造成身体的损害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死亡,但是自残者的目的并不是要自杀。
误解2:自残是可怕的、病态的。
因悲伤过度而自残,其实并不比因悲伤过度而酗酒更病态,只是对多数人来说,酗酒比自残更容易理解和被社会接受。
误解3:自残的人有精神问题。
事实上,自残者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没有发现有可诊断的精神障碍。
误解4:自残者是抖M,享受自残。
自残的人一样能感觉到疼痛,他们也并不喜欢疼痛。
误解5:停不下来自残,是因为自己不想停止。
如果长期用自残来处理情绪问题,会越来越依赖这种方式,并不是他们主观意愿想要一直如此。
自残者常常描述说,“自残能帮我处理那些超过极限、再也难以承受的情绪。”
这些情绪包括挫败感、自责、悲伤、焦虑、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愤怒、孤独、空虚感等等。
而他们想要用自残来——平复(calm)、表达(express)、释放(release)、控制(control)、转移(distract)这些强烈到几乎要把他们淹没的痛苦情绪。
Matthew K.Nock和MitchellJ. Prinstein的调查发现,排名第一的自残原因是阻止糟糕的感受(stop bad feelings)。
但同样是被强烈的痛苦情绪淹没,为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伤害自己的身体” 这么激烈的方式呢?
1. 缺少应对情绪压力的经验和技巧。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自残者没有学会更健康的应对策略,因此在面对强烈的情绪压力时只好借助自残这种“笨拙而又绝望”的方式来转移自己对情绪痛苦的注意。
2. 负面的自我认知。
哈佛大学实验和临床心理学项目的负责人 Jill Hooley 提出问题可能在于自残者的自我价值感太低,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坏的、有缺陷的,因此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那些不想要的情绪。
3. 自残的疼痛真的可以让自残者感觉变好。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Joseph Franklin认为身体疼痛从开始到消失能够带来一种情绪上的快感,自残者只是无意中发现和利用了这一神经机制。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负面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压力,和这些解释中的特征刚好碰在一起,于是共同起作用,使得自残者跨越了人对疼痛本能的厌恶和恐惧,主动对自己的身体施加伤害。
在对自残的这么多解释中,疼痛可以让他们感觉好起来这种说法,听起来太像是自残者异想天开的自我安慰,但它是真的。只是准确地说,让自残者感觉好起来的并不是疼痛本身,而是自残结束后疼痛消失的过程。
在完成临床理学博士学位时,Joseph Franklin 注意到一种一直存在的神经现象——疼痛消失释然(pain offsetrelief)。
即身体疼痛,无论它从哪里来,是病痛还是有意自我伤害,它的结束都不仅带来身体的重归舒适,还带来心理上如释重负的感觉,这就像身体疼痛结束时顺带给了心理一个奖赏,这种奖赏不仅是感受到的情绪痛苦的减弱,还有情绪快感的出现和增强。
身体疼痛结束之所以会带来情绪快感,Franklin 猜测是由于我们大脑处理生理过程和处理心理过程的区域常常存在重叠(neural overlap),比如大脑的前扣带回和既和生理痛苦相关联也和心理痛苦相关联。这就意味着大脑无法真正分辨是生理上感到受伤还是情绪上感到受伤,也因此在生理痛苦缓解或消失时,大脑会同时感到心理痛苦减轻、心理感觉变好。
自残行为的几个心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