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八国联军进攻?

 我来答
T蓝色96

2020-10-19 · TA获得超过677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43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267万
展开全部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促西逃,八国联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顺利进入北京城。进入北京城的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政府被迫向列强签署丧权辱国条约《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相当于全国每一个中国人向列强上缴一两白银。

那为什么清朝政府宁可赔掉白花花的银子也不去抵抗呢?首先我们要看看八国联军为什么要侵略中国。直接原因是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抵制洋货,到处残杀在中国的洋人、传教士以及烧毁洋人的教堂。甚至还攻打东郊民巷的11国西方大使馆,让在中国的洋人惶惶不可终日。列强们一直与清政府交涉让清政府出兵镇压义和团,但清政府始终不予理睬,就这样激怒了西方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当时的清朝政府到底旦基行有没有能力抵抗?清朝经过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后,清朝已经是满目疮痍,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甚至束手无策。虽然有抵抗,但大多不堪一击。义和团也曾经抵抗过,但义和团锋雹是一群带着迷信色彩的团队,认为自己练就的是刀枪不入的身躯。也就是认为自己有神仙附体,刀枪都不能把自己杀死,这种骗人的玩意很多人也信了,结果面对洋枪洋炮全部成为炮灰。

曾经彪悍强大的八旗子弟在入关后就开始享受生活,一天到晚只会吃喝玩乐逛窑子,对于打仗他们已经只能在后方观看了。当年清朝政府也是依靠汉人的军队才剿灭模哗了太平天国,但清政府始终都害怕汉臣做大,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汉人军队就被解散,所以清政府也就没有像样的军队来抵抗八国联军了。
匿名用户
2022-05-24
展开全部
东南十个省和八国联军签署协议,互不干丛猛罩涉,史称《东南互保协渗闹议》,慈禧虽然对八国联军宣战,下旨调兵南方各省却不执行。只有甘军孤军奋战,最终护送皇帝去西安了。东南各省汉人地知和主集团已经不再听满人圣旨了。从此国家开始衰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西北第一狼人5883
活跃答主

2020-10-19 · 来这里与你纸上谈兵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万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当时满清根本无力抵抗!哗粗茄
而且与世界严凳和重脱节!
以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乱察,对抗西方世界入侵,只能失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夕阳之歌2010
2020-10-21 · TA获得超过20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8万
展开全部
戊戌变法后的微妙形势
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清王朝的帝党与后党的政治较量算是告一段落了。慈禧太后用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经验和斗争手段,将初出茅庐的光绪小皇帝和不可一世的康有为赶出了政治的圈子。
但逗念晚清政府的政治斗争却依然在继续。清朝一直是这样,任何一场政治斗争的结束也只是意味着下一场斗争的开始。笔者不禁想到小时候看电视剧《康熙王朝》时,孝庄太后对康熙的一些叮嘱:“明君会利用党争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清末的统治者是慈禧,一个毫无治国之道却长于政治斗争的老太太。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她已经处于一种精神崩溃的边缘。
从她的墓地来看,无数的奇珍异宝,无尽的宝藏。人民因为繁重的税务,官员的搜刮,各种赔款的负担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时,这位老太后却费尽心思去命人装饰自己的坟墓。她想把这世间的宝藏通通随她一起走入幽冥。
笔者有时甚至在想:贪恋于权力的她甚至希望这个帝国与她一同埋葬。于是,在戊戌变法被老太后平息之后,后党中的汉党和满党又开始斗争了起来。所谓汉党,并不是汉人党派,而是主张想西方学习的开明派。而满党,也并不都是满人,而是盲目排斥一切西方事物的一股政治力量。清政首指余府的权力中心,面临着重新洗牌,而这个出牌者,自然非老太后莫属。
双方斗争的关键,则是满党领袖端郡王载漪想通过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来成为清王朝的实际控制者。随着端郡王的儿子溥儁被立为大阿哥(为光绪帝立储),载漪已经逐渐成为仅次于慈禧的帝国二号人物。
端王用四条谣言走进清朝权利中心
端郡王之所以能够走进帝国权利的中心地带,可以说算作是一种侥幸,也可以说是他的这种侥幸恰巧迎合了当时的慈禧太后。戊戌变法之后帝党的官员面临着清洗,随之引起的是帝国的权利真空。端王借此机会,附和慈禧太后打击帝党,趁机补空进入权力中心。所以他成功了,这算作是封建帝国专制的一个大的弊端。早在戊戌变法时期,端郡王就开始走自己的第一步了,那就是造谣。
这个谣言恐怕大家都不会陌生,那就是光绪帝要在秋天阅兵的时候杀掉慈禧。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端郡王第一步成功了,光绪帝被囚禁了。紧接着,端郡王继续制造谣言,说光绪帝要借助外国人来杀掉慈禧太后。进一步打击光绪帝以及帝党残余势力,从而继续提高满党在朝中的影响力。
但是,慈禧太后虽然恨光绪,但就是不废光绪。这让端郡王感到头疼。于是,继续造谣,光绪皇帝被洋人毒死了。不是不废光绪吗,那我就给你制造麻烦,挑拨朝廷和外国公使的关系。但是,谣言毕竟是站不住脚的,外国公使顶着舆论的压力给光绪皇帝来了个健康检查,对外宣布光绪帝好着呢!身体棒棒哒。
但这次的谣言的确让朝中大臣嗅到了气味,为了迁就端郡王,荣禄建议慈禧立端郡王的儿子为大阿哥。可端郡王依旧感到不满,我要的是皇帝,不是什么大阿哥!
继续谣言,最后的者滚谣言出炉了,光绪帝要禅让了。这谣言一出又是人心惶惶。于是,朝廷中汉党包括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和外国公使公开警告端郡王,别玩火,会自焚的!就这样,汉党和洋人的出现使得端郡王的阴谋没有得逞。端郡王自此与洋人和汉党结下了梁子。顺便说一句,端郡王的阴谋也引起了慈禧的不满。慈禧也不希望端郡王做大而威胁自己的权利。
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局势
在被洋人呛了一下之后,端郡王感觉被洋人和汉党逼得走投无路了,要么儿子当皇帝掌权,要么斗争失败,万劫不复。他心里明白,如果自己不采取些有效的手段,很容易被老太后甚至是荣禄赶出权力中心。这个时候,前山东巡抚毓贤来了,一个没有解决好义和团问题的巡抚回京了。毓贤也是满党的一份子,在回京述职后便与端郡王讲起了山东的事情。端郡王听后。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端郡王认为义和团民心可用,他们不仅爱国,而且还反洋,反汉党。这等于是一支武装力量。一旦控制了义和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于是,一个死结就这样形成了,而且这个死结不可能解开。
慈禧太后需要借助端王集团来重新控制朝廷,同时不敢得罪洋人。而洋人却与端王集团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慈禧施压,而慈禧最怕光绪归政,自戊戌变法之后,光绪皇帝看似已经成为傀儡。但光绪毕竟是一国之君,这个是世界公认的。如果有一天慈禧在洋人的逼迫下把权利交还给光绪,光绪在推翻慈禧的一切政策。那么,慈禧老太后就万劫不复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越来越重用端王集团。也就是,洋人越挤兑端郡王,慈禧就越要重用端郡王。理由很简单,要保证慈禧的权利安全。
慈禧打出了最后一张牌
端郡王利用义和团,于是义和团开始走出山东,走进直隶,靠近北京。义和团干什么呢?杀洋人,杀洋教徒,外加挑铁道,拔电干,紧急毁坏火轮船。如此明目张胆的反洋,外国人肯定是坐不住了。便向慈禧太后表示,如果你不管,那我们就替你老人家管管了。
慈禧没办法,一边向外国人表示会管,可却又不敢严管。如果得罪了端王集团,那自己的权利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可是洋人在中国农民的心目中的形象实在是太坏了,坏到无可救药了。但是,义和团到了哪里,哪里的农民就会很快被义和团所同化,所以一味的禁止和剿杀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正因为如此,洋人坐不住了。义和团很快就要进入京城了,而清政府没办法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他们只能调兵进京。慈禧太后听到了这个消息,彻底被逼入了绝境。一旦洋人军队入京,那么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了。慈禧考虑,洋人和端王集团都对我有威胁,可端王集团我能够控制,可是洋人就不好说了。所以,在一番取舍之后,慈禧太后决定对洋人进行反击:太过分了,在北京城,你们外国人不要太猖狂!
紧张的四次御前会议
义和团是被被端郡王偷偷放进北京城的,八国联军的队伍也正准备在大沽口登陆。随后,义和团在北京打出了杀掉“一龙二虎十三羊“的旗号。一龙指的是光绪皇帝,二虎则是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十三羊则是包括“维新派”官员在内的与“洋”字沾边的所有人。这个口号看似与义和团反洋教的宗旨有关,而实际上则是端郡王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做出的清除异己的手段。在端郡王的授意下,义和团拳民甚至冲进皇宫要杀掉光绪,但是被慈禧太后呵止。局势骤然升级,慈禧太后不得不召开御前会议。
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人数达到了100余人。荣禄派武卫军包围使馆,保护他们的安全。裕禄尽全力阻止天津的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第二次御前会议,慈禧拿出了一份帝国主义要求自己归政的照会,作战前总动员。并表示,打仗是被外国人逼的,将来打败了,别怪我。但会议之后,慈禧还是派人到东交民巷去谈判。
第三次会议,守卫天津的裕禄来消息了,表示洋人要求裕禄交出大沽炮台,否则兵戎相见(其实此时,裕禄已经丢掉了大沽炮台,裕禄为推卸责任而做的掩饰)。
慈禧太后询问众人,到这份上了,要不要攻打东交民巷。
端王说打,汉党依旧主张不打。
慈禧表示,我不要你们说打不打,而是想知道打怎么打?不打怎么不打?结果都没了主意。慈禧心里想还是等等天津的消息吧。但是,裕禄在此时却消失了。(为推卸责任,裕禄选择了瞒报军情。)但洋人军队却依旧步步紧逼。
第四次会议,慈禧宣布各国公使为不受大清欢迎之人,限24小时之内离开北京,否则不再保证他们的安全。这条诏令一出,光绪等反战派哭声一片,而端王集团却在摩拳擦掌,等待着与洋人一战。
包围使馆2个月,清帝国最精锐军队却没能打下使馆
在最后通牒下达之后,洋人感到惊奇,原来羸弱的清政府也会如此强硬,德国公使克林德希望调停一下,但被义和团杀死。随后裕禄从天津发来消息,自己和洋人交战了。慈禧于是不得已向十一国宣战了。但宣战了却不敢战,她狡猾地将荣禄推到了前线。她希望荣禄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
荣禄的军队包围了东交民巷,端王集团调张怀芝的炮队进京,炮轰使馆。
荣禄视察张怀芝的军队,表示把炮放在城楼上,可以更好的攻击洋人。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张怀芝却突然发现,荣禄可没让我炮轰使馆。一旦战败了追究责任,那我肯定活不了。于是向荣禄表示,容大人您给个具体点的指示?荣禄说,端郡王听见炮声了,就证明你打了。明白吗?张怀芝心领神会,立刻命令军队将炮口朝天,轰吧!
就这样,清政府用了4000多枚炮弹,超过100万发子弹,竟然只打死66人。
直到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清军都没有攻下使馆。这并不说明清朝没有能力打下这弹丸之地,而是在政治博弈的背后,没有人敢得罪洋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