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时,应该怎样判断是否靠谱?
保险是“骗人的”。千万不要相信卖保险。保险销售长期以来一直被污名化。虽然近年来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但许多人对保险业的整体形象表示担忧。
事实上,根据一个社交平台最近披露的统计数据,消费者对保险信息的关注程度高于资金和理财。一方面,整个社会对保险保障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对保险销售过程的不信任度很高。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保险能做些什么来达到安全可靠呢?
很多时候,消费者认为保险是骗人的,往往是因为生病出事时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造成的。那么所有的保险事故都可以赔付吗?显然不是。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有不同的赔偿责任。重疾险,医保,意外险,寿险等等,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责任区。
1.买保险前做好计划
买保险需要消费者设定科学合理的保障目标,不能随意买保险。不要一时冲动买保险,不然事后索赔也不能怪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险计划并不难。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需求、专业背景、收入和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对于一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大龄家庭,也可以同时购买多种保险产品,通过产品组合提高抗风险能力。当然,保险产品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可以认识到投资者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投资者为家庭成员购买保险,然后形成保险利益,最终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2.选择产品取决于责任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喜欢进行比较。比较产品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只看价格不看责任,就偏离了保险保障的初衷。所以买保险的时候,价格比较一定是基于同样的保障责任。只有保证责任一致或者非常接近,价格比较才有意义。
尤其是在购买重疾险、医保等保险产品时,单纯比较价格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里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要注意保证责任。一次交费的重疾险和多次交费的重疾险价格完全无法相比。
了解投保前的注意事项,可以考虑选择购买渠道。因为很多消费者很多年只买一两次产品,或者从来没有买过保险,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渠道和销售人员。
1.找平台靠品牌
如今,年轻消费者更喜欢使用互联网进行投资和财务管理。的确,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产品专业性很强,属于长期甚至终身服务,建议选择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金融机构购买。
通过各大银行或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是明智的选择。大型专业金融机构不仅网点众多,而且遍布全国。理赔后期,到期理赔,可以线下得到很好的服务。一点都不用担心,年纪大了也找不到地方做生意。一个电话就能获得各种专业服务。
2.找销售靠服务
一些消费者更习惯与销售人员面对面交流。事实上,购买金融产品需要对所购买的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在这个阶段,很多金融机构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特别是现在金融业越来越专业化,消费者可以借助银行理财工作室和保险经纪工作室获得相关的专业服务。
找几个附近的金融工作室,和理财规划师谈谈,相信能找到态度好,专业性强的销售人员。然后,有问题就去考理财规划师。如果遇到难做的理财规划师,可以放心购买保险产品。
如果买了自己喜欢的保险,是否意味着服务结束?事实上,购买的完成往往意味着服务的正式开始。只要是在保单有效期内,消费者可以随时联系销售机构,要求相应的服务。很多机构也愿意随时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比如政策检查、基因检测、升值活动等。那么,遇到不满意的地方怎么办?
1.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打电话
保险生效后,其实消费者在各种业务上也会需要保险公司的协助,比如变更受益人、增减保额、质押贷款、理赔、退保等。如果在办理相关业务的过程中有问题需要解决,也可以直接拨打银行或保险公司的服务热线。相关热线号码可以在保单合同或银行卡折扣上找到。
2.很难找到监督
当一些基层服务网点难以解决时,或者在业务办理中有疑问时,消费者也可以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目前,银行和保险的政府监管部门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直接致电当地监察局寻求帮助。具体号码是12378,全国统一热线。我相信在监管的介入下,即使有困难,也能很快妥善解决。
3.无法解决诉讼
如果仍然存在监管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诉讼渠道处理。因为保险产品相关法律制度非常健全,新《民法典》和《保险法》当然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很多人认为保险是“骗人的”,其实是因为对保险的误解。想要安全可靠的买保险,离不开专业人士的帮助。消费者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专业人士寻求保险服务来获得专业的保险解决方案。后续购买的保险如果有问题,也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手段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