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樊之战失败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关羽的自傲吗?
关羽襄樊之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是关羽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因为关羽的骄傲。
襄樊之战的起因应该是策应刘备的汉中之战,古代信息传递不方便,有一定时间差,刘备在打汉中之战时,为了减轻压力,命令关羽北伐襄樊,下了这个命令之后,战争如何打那就是关羽的事了,于是关羽开始沿着汉水北伐,水陆并进。
关羽北伐襄樊的过程是比较长的,应该从218年就开始了,直到219年7月才打到了襄樊,可这个时候汉中之战已经结束了,但关羽决定继续北伐,这是关羽所犯的第一个错误。身在益州的刘备集团,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汉中之战,需要休养生息,没有能力支持关羽。
如果从蜀汉的大战略来看,关羽北伐其实是一支孤军,益州没有支援,上庸也没有支援,关羽北伐只能依靠自身的荆州三郡,可是荆州三郡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
关羽打到襄樊之后,开始节节胜利,曹魏的荆州军区司令征南将军曹仁被关羽打败,与汝南太守满宠只能躲在樊城坚守,而襄阳太守吕常则被关羽包围在襄阳城,随后曹操派出于禁及其七军支援曹仁,因为当时是雨季,被关羽利用雨水打败并俘虏了于禁及七军,同时还有立义将军庞德,庞德因为不愿意投降,而被关羽所杀。
关羽一时威震华夏,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这消息传到益州,同样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在一系列的胜利之下,关羽的头脑也开始发热,他想进一步吞并襄阳与樊城,但是这个时候襄樊之战已经打了几个月了,关羽的军队只有荆州三郡的三四万人,而曹魏方面的援军则是源源不断地赶到。
实际上这个时候,关羽已经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士兵作战疲惫,但关羽仍然没有提前撤军,这是关羽所犯的第二个错误。
这两个原因并非关羽骄傲造成的,有人说关羽轻视孙权,责备糜芳与傅士仁才导致荆州被夺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孙权想夺荆州的计划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长时间了,无论关羽是不是拒绝了孙权的提亲,又或者轻视孙权,孙权都会偷袭荆州的。
至于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也跟东吴偷袭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东吴的偷袭,他俩是不会投降的,这跟关羽是不是责备他们关系不大,即使关羽没有责备糜芳与傅士仁,在东吴军队兵临城下之时,糜芳和傅士仁这样的人,多半也会投降。
关羽确实有点骄傲,但这不是襄樊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襄樊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东吴的偷袭。
这个结果不仅关羽没有想到,连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想到,或者说想到了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防备孙权,身为蜀汉最高首领,刘备需要对襄樊之战失败的原因负责任,身为蜀汉的战略规划师,诸葛亮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