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四的成语有哪些?
再三再四、四海为家、四面楚歌、不三不四、四平八稳等。
一、再三再四 [ zài sān zài sì ]
重复好几次。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再三再四拉他丛,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
二、四海为家 [ sì hǎi wéi jiā ]
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出处:《汉书·高帝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译文:况且帝王拥有天下。
三、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四、不三不四 [ bù sān bù sì ]
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五、四平八稳 [ sì píng bā wěn ]
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带四的成语有朝三暮四、不三不四、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四面楚歌等。
一、朝三暮四
1、意思:朝三暮四,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sān mù sì,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2、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3、出处翻译:猴子公拿着芧,说:‘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二、不三不四
1、意思:不三不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ān bù s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不像样、不正派。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2、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陈灵公口中还在那里不三不四,耍笑弄酒。”
3、出处翻译:陈灵公嘴里还在不像样地说着,饮酒耍笑。
三、五湖四海
1、意思:五湖四海,汉语成语,拼音是wǔ hú sì hǎi,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2、出处:《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出处翻译:四海之内的地方,都是兄弟啊。
四、四面八方
1、意思:四面八方,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bā fāng,意思是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2、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3、出处翻译:忽然遇到各个地方怎么生?
五、四面楚歌
1、意思:四面楚歌,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2、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3、出处翻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兵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会同诸侯军队包围了一层又一层。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歌,项羽就大吃一惊,说:‘汉军已经全部得到楚国吗?怎么楚人这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