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辛丑条约内容?
条约规定: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扩展资料
背景
19世纪末,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取得“租借”海港和筑路、开矿等重要投资特权,并且划分“势力范围”,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一方面,在中国于甲午战争中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后,主张变法维新的思潮占据了思想界的主流,由此催生出1898年的戊戌变法,但这次变法很快归于失败。
另一方面,在列强商品倾销造成的生计困难以及教士活动增多造成的教案频发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广大民众反对和仇视外国侵略者的情绪日益高涨。由此发生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
6、惩办“首祸诸臣”;
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
扩展资料:
1900年6月6日,英、法、德、日、意、俄、奥、比八国军舰指挥官在英舰“百人长”号上举行军事会议,决定采取一致行动,组成联军,侵犯中国。由于实力的悬殊,对于这场战争,列强是抱着发意外财的心理来的,认为“将作一趟十分顺利的行军”。
英国统帅西摩尔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表现。以保护各国使馆为名,6月10日,西摩尔率领两千人的侵略军气势汹汹地从天津强行西进,企图打入北京,叫嚣着要“在北京公使们那儿进晚餐”。
如果说,中国民众的忘死抵抗打破了列强的美梦,是改变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因,那么列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则是没有瓜分中国的外因,直接促成了列强接受一个“完整”中国的现状。
参考资料: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守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