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告诉了我们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告诉了我们什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告诉了我们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1119725221
推荐于2016-12-02 · TA获得超过54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9万
展开全部
  美德才能净化人的心灵

  全文以哲学家带领学生周游世界后到旷野上最后一课为主要内容,揭示人“要用美德铲除灵魂的杂草”的道理。
  实际中我们会被大大小小的利益所迷惑、会因为各种因素而迷茫、不知多错。然而,对于社会当中的纷扰,我们应该保持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德、这样才能抵抗诱惑,让自己的心灵更美满
  我只给你抛个砖,你的玉要你自己去发现
  知识可以学,发现知识后面的真理是大脑的事情
  以一个原点开始,四面八方都是路

  杂草,为什么叫杂草,因为它们对人类来说是没有直接使用价值的
  然而土地却什么都能孕育,你需要杂草还是稻谷?
  丰厚的材料可以组成各种东西,可以造模型,可以造机械
  那么造什么呢
  知识就是土地,就是材料
  目的决定使用价值
  旷野不生杂草,除了种庄稼外,也可以是让它不成为旷野
  但是,哲学家的目的是发现真理,所以旷野还必须是旷野

  灵魂的价值是有所成就,或者是得到升华
  每个人的灵魂都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可以是神,可以是魔
  但是,哲学家的目的是发现秩序,所以灵魂还必须是普通的灵魂

  哲学家的弟子们从找到“除掉旷野里的杂草的方法”里感悟到“要想让心灵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你有什么其他不同的感悟吗?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很多时候宰相不一定肚里能撑船,但肚里能撑船便有宰相之才,哲学家这个问题很象一个有名的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记的一句话说,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你也不必在意别人的感悟,毕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落尘水de6
2010-05-24 · TA获得超过8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2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77.8万
展开全部
杂草,为什么叫杂草,因为它们对人类来说是没有直接使用价值的
然而土地却什么都能孕育,你需要杂草还是稻谷?
丰厚的材料可以组成各种东西,可以造模型,可以造机械
那么造什么呢
知识就是土地,就是材料
目的决定使用价值
让旷野不生杂草,除了可以种庄稼外,也可以是让它不作为旷野而存在,管你是放置物品也好,建造工程也好,还是作围场也好……
但是,哲学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秩序与真理,将这个世界本原展现给世人,所以旷野还必须让它是空旷的原野,因为那是它的本色

同理,灵魂的价值是有所成就,包括得到升华
每个人的灵魂都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可以是神,可以是魔
但是,哲学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秩序与真理,包括人在内,所以灵魂还必须让它是是普通的灵魂。既然是是未被建设的灵魂,又只要它不丛生杂念就可以了,那么就给它宁静和秩序

参考资料: 第三次转自己写的答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4622267.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