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经典影评
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声响和罗伯特·梅赫(John Barry)的背景音乐与此同时传来,令人置身悠远、辽阔的东非大草原。
2000英寸的风哗哗哗吹着,你伸出头去俯览成群结队过河的角马,划过由火列构成的红云。1985年的好莱坞大片《走出非洲》,改编于荷兰文学家迪利·布里克森(艺名“伊萨克·迪内森”)的同名的自传体小说。
在1986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这部影片夺得了包含获奖电影、导演奖、最好改编剧本以内的7项奖励。电影的顺利,使作品的销量由先前的10部书激增至150部书,也使迪利在肯尼亚内罗毕的故宅变成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
在非洲的恩贡山下,曾经的我有一座大农场。50岁的迪利·布里克森写出《走出非洲》的开场词时,嘴巴和笔头都是有一种隐约的自豪,一种这一生没白过的自信。也许好多人第一次看到、听见这一开始时,也都半是回味无穷半是艳羡——当我老了,也可以底气十足地道出那样一句话来,该有多好。
1885年,她诞生在丹麦哥本哈根周边的伦斯特德生态园,爸爸出生皇室家中,妈妈出生富有的中产阶层。在她十岁时,爸爸自杀身亡,死亡原因成谜(一说是因政冶挫败而气馁心寒,一说是因患有性病而不堪入目承受病痛折磨)。
以后,她与妈妈的大家族生活在一起,在宽裕的条件里,发展趋势着她在文学类和文化上的天赋。28岁时,为了更好地男爵夫人的称号,她带上丰富的陪嫁嫁给了德国男爵布洛尔·布里克森。结婚后没多久,由迪利娘家人注资,她们在澳大利亚买下来了一座大农场,逐渐运营现磨咖啡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