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聪明孩子就一定聪明,父母不聪明孩子就一定不聪明?
父母不聪明不等于孩子不聪明。有很多事例表明,父母一方痴呆,一方脑瓜也不算聪明,但他们的孩子却聪明过人,不但大学毕业了,还考上了研究生。
孩子的智商并不完全与父母的智商有联系,遗传只是先天性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如果后天性的教育跟不上,再高孩子的智商 也没有任何作用,更加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只要教育得当,智商就是低一些的孩子,也一样会变的很聪明。
智力受遗传因素所控制,但并不否认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法国著名遗传学家米歇尔。杜依姆也认为“虽然对于大脑细胞神经发育及运转起非常重要作用的某种基因是遗传而来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智力完全与遗传有关,因为智力的发展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母亲怀孕及分娩时的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不同,也可能造成儿童在智力发育上的差别,从而导致智商各不相同,而且即使孩子继承了父母某些聪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会因为后天环境的不同而被完全改变。
后天环境决定了遗传潜力的表现,应该认为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智力是包括语言、认知、判断、计算、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状,某种能力差异不等于其他能力也差,扬长避短方能人尽其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遗传因素决定的潜力是相差不大的关键,积极创造后天的良好环境,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使每一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狼孩”和“猪孩”就向人们展现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性。那些父母智力正常的后代,离开了正常的生活环境,同动物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当他们重新回到人类社会的时候,错过了正常的智力开发期。语言行动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呈低下的状态,并且很难恢复正常。
所以,遗传只是智商的潜在值,而不是智商的绝对值。它为智力的发育提供了潜在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后天早期良好的、适时的教育刺激下,才能充分开发智商的潜力,使其转化为具有社会效益的智商。
智力的表现形式 一般认为人体主要表现为7种智能,即语言才能、音乐才能、逻辑与数学才能、空间才能和运动才能、自我才能和社会才能。
在孩子的成长中,通过措辞和感情训练培养语言才能,通过曲调和节拍训练培养音乐才能,通过理解和理论训练培养逻辑与数学才能,通过想象和形象培养空间才能,通过小脑子脊髓合作训练培养运动才能,通过个性与特性训练培养联系自我才能,通过感受与意图训练培养社会才能。
也有的是家长特别聪明,都是大学教授,而且都是顶级的人物,而孩子一点都不聪明,
应该有一定的概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