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内向的男生聊天找话题,内向的人在聊天时
在日常生活中,内向的人通常都是“被动聊天”的。
也就是说,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参与话题的构建和挖掘,而是被动地以一种“别人去问,自己才答”的方式去聊天。
这种聊天方式的缺点是,跟别人缺乏“互动反应”,无法让对话变得更有建设性和意义,进一步加深彼此的关系。
那为什么内向的人,无法跟别人自如聊天,做到对答如流、轻松幽默呢?不外乎三个原因:
1,缺失相关的聊天技巧和经验;
2,缺乏良好的心态,总担心自己说出来的话不够好;
3,执着于自身的内向状态,抗拒跟外界产生联系;
对于第一个原因,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针对性学习相应的聊天技巧,让自己积累相关聊天场合的经验,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而对于第二个原因,就需要加强和提升自己的信心,让自己懂得面对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场合,说出哪些话是“好”,说出哪些话是“不好”,有了这些新的认知,基本上问题也能够解决。
这篇文章,只要是针对前两点去讲述,希望帮助那些很想跟别人聊天,却又不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内向者,变得更为健谈——至少让别人看起来,你是能够可以聊天的人。
怎么做呢?分享三个法则!
聊天前你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我们每个人面对陌生的情景时,出于人类的本能,在心里肯定会有那么一点的恐惧感或者不安感。而内向的人,对于这一点会更为强烈。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够“完美”应对当前的局面,又由于害怕自己应对得不好而丢脸,那么这种心理压迫感,就会导致他们选择逃避的姿态了。
那怎么办呢?首先你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给自己培养一个表达的“万用模式”;
内向的人,由于不懂得如何随机应变,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些社交场合时,往往就不懂得怎么做,才能够“表现好自己”。
尽管这个世界有各种各种的社交场景,但并不是说,每个社交场景,都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我们可以掌握一个交流的“万用模式”,然后再根据自己每次面对的不同场景,修改这个表达的“万用模式”,以便适用于当下的情况就行了。
例如在社交场合,一般都需要跟别人打招呼、问好,然后闲聊几句这些模式。如果你懂得闲聊的开场白和拓展话题的一些技巧,基本上就足以应对大部分类似的场合了。
有了这些表达的“万用模式”,那么不管你参加朋友的婚礼,还是参加公司的年会这些活动,你也可以通过这种万用模式来跟别人进行互动,达到交流的基本目的。
第二,找到导致自己紧张的核心因素;
有时候即便你做好了所谓的“准备”,但心里依然会不自觉地感到紧张,这时,你就需要介入理智,去思考导致你紧张的那个核心原因了。
为了能够弄清楚你为什么紧张,你最好先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我当前讲话最担心的什么?这种担心,是不是在我掌控的范围内? 当我做不好,最糟糕的结果呢?而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又是什么? 这种担心的感觉,可不可以在我的调整和改进之后,获得缓解呢? 导致我担心的情况,有哪些地方可以凭借我的努力而改变得到的?问自己这些问题,可以让你理智地看待当前紧张的情况,从而更好压制自己这种情感上的情绪。
第三,构建一个专属的聊天新角色;
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几副面具。
想一想,当你面对好朋友时,你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交往姿态?面对家人时,又会有什么样的聊天方式?或者面对陌生人或喜欢的人时,你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状态?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面对不同情况时,我们下意识给自己佩戴的一种“面具”。这些面具,有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有的则是为了释放情绪,有的纯属就是自我掩饰。
很多人说话,都会用固有的角色去应对问题。如果用新的方式去做,就会觉得自己很虚伪而感到不习惯。
但是,如果你能够给自己构建出一种专门用来应对聊天的新角色,那么当你身处聊天场合时,你也可以用这个角色的反应方式,去应对当下的聊天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构建这个说话新角色,你可以参考那些说话厉害的人,学习他们的角色,用他们的方式模拟说话,直到你形成自己的风格 。
私底下不断演练这个角色,当你对这个角色有一个熟悉的感觉,一旦身处社交场合,就要有意识地用这个新角色的性格去处理当中的社交问题。
久而久之,你在家一个角色,你社交一个角色,这样你就不用以家里那个角色心理,影响到你社交的姿态了。
懂得构建闲聊的话题
话题很重要,内向的人,由于不懂得主动去构建话题,拓展话题,于是就很容易宁愿沉默寡言,都不参与聊天了。
一般来说,我们跟别人交谈,通常是围绕三种聊天形式展开的:
1,提出问题(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2,陈述事实(自己的经历,看到的事情,读到的信息);
3,表达观点(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这三种聊天形式,构成了我们整个谈话的全部内容。不管是别人,还是我们自己,都会用到这三种聊天形式,差别只在于每一种形式的使用比例而已。
但我建议,每一种聊天形式,都不要太多,千万不要陷入一问一答的情况,适中就好。例如:
A:听说小明攒够钱去外国旅行了,你知道吗?(提出问题:封闭式问题)
B:我想应该是。他之前一直在兼职挣钱,很努力。(陈述事实)
A:那真的要替他高兴了,希望今年也可以到外国走一趟。你呢?有什么旅游计划?(表达观点+提出开放式问题)
B:都没有时间,工作上的事让我走不开,我也想去旅游放松一下啊!(陈述事实)
A:有这么忙吗?(提出问题)
B:不想忙也得忙,我还有房贷要还,这种生活上的压力,比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大!(陈述事实)
A:对啊,上一年听你说要买房子,没想到现在你都已经在还房贷了!(陈述事实)
B:生活就是这样子,很多我们以为还轮不到自己去做的事情,渐渐地慢慢地,我们都统统要去做了。(表达观点)
A:确实如此啊!
上面这段对话,就是夹杂了提出问题、陈述事实和表达观点这三种聊天形式。通过不断穿插使用,最终构成了这段闲聊。
那怎么选择话题作为闲聊的内容呢?一般有几种常用类型:
第一类:生活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生活问题或者工作问题,例如怎么教育下一代,怎么网购更便宜,情侣或夫妻之间如何相处,同事之间的交际应酬等,都是大多数都关心的问题。
第二类:娱乐与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例如做什么运动,喜欢看书还是看电视剧,哪些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美食,怎么安排节假日等,这些都是一般人感兴趣的话题。
第三类:有趣的经历;
例如买东西上当了,与人相处发生的糗事,跟异性聊天产生的语言误会等,甚至去哪里旅游,碰见什么人,今天的工作遭到了什么事这些,都可以当成笑话那样分享出来。
我们当然不能够去取笑别人,但如果别人分享自己的糗事,我们也可以分享一件,大家在笑谈中,自然构建出良好的气氛。
第四类:新闻热话;
例如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也是挺不错的闲谈资料,如果你对某些事件有自己特殊的意见和看法,那么彼此围绕着这件事交换意见,相信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总之,只要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用心去观察,就很容易发现对方聊天的那个“点”。然后我们在闲聊时投其所好,这样既可以聊到自己想聊的话题,同时也会让对方因此而很快对你这个人获取熟悉感。
慢慢地,彼此的适应性心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组织语言,让表述更有逻辑
平常聊天,除了一问一答,有时还需要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形成一个系统而逻辑的表达。
内向的人,一般不敢太长篇大论去说话,一来怕自己说得不好,二来不知道怎么说,才会说出更有“分量”的话语。这时,就需要懂得如何组织语言了。
一般来说,组织语言长篇大论的讲述,一般都三种形式:
金字塔表达法则:先观点,后论述理由,然后再给出具体例子。 叙述: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的顺序讲述事情,适当加上插叙和倒叙。 总分总:先概括,然后拆分几点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这三种表达形式,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只要根据这些形式,做好相应的内容填充和扩充就行,如:
1,观点:我找到了非常适合我的女朋友。
2,佐证观点的故事,也就是理由:一起旅游的时候,女朋友对我照顾得很好。
3,对观点进行总结,结束语。
针对这个表达公式,思考每一点的内容之后,就可以把这三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表达“内容包”,开始跟家人进行表达了:
“爸妈我有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想跟你们说,就是我已经找到一个女朋友啦,是我的大学同学。我觉得这个女生非常适合我,我很爱她,她也很爱我。( 主要观点 )
之前 我们几个大学同学去旅游,她是某个女同学的朋友,也跟着一起去玩,坐高铁的时候刚好坐在我前面,于是我们就有机会聊起来,成为朋友了。( 叙述事情的发生经过 )
没想到,她跟我的爱好非常相似,都喜欢看书,喜欢去旅行,也喜欢看电视,听歌的口味都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她跟我们是住在同一座城市!( 拆分讲述作证观点的理由 )
后来 有一次我不小心淋雨生病了,只能睡在宿舍里,完全没有精神去吃饭,而她那天刚好要还我的书,得知我病了后,就连忙买饭给我吃,还给我买药,拜托我舍友送回来,对我很关心,从那时开始,我也开始慢慢对她产生感觉了,我觉得这个女孩,很适合做我的另一半。( 拆分讲述作证观点的理由 )
现在 我们已经在一起差不多一年啦,我们都打算毕业后,都回来自己的家乡工作。爸妈,到时有机会,我再带她回来给你们见见,希望你们也会喜欢啊!”( 结束语,总结 )
只要我们对于讲述的事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运用这些表达形式去组织语言,并不是难事。
再举一个例子:
“我之前去4S买车,看到那边出了一款很好看的新车型,颜色淡雅、时尚,尤其是车身的流线型设计,再加上车灯的精巧,给人非常优雅、大气的感觉。而且听说车子耗油量不高,坐上去又舒服。如果当时预算足够,我肯定要买它了。”
这个表达,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想要提升表达的逻辑性,丰富表达的内容,我们就需要把这段话进行润色。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运用总分总这个形式,将其拆分为三个逻辑关系,第一句话是表达是汽车的外观,第二句话是汽车的性能,第三句话是表达汽车的舒适度。然后我们依照次序对其做出铺排,形成一个逻辑性的讲述。
按照这个表达框架,我们可以这样说:
“之前去4S买车,看到那边出了一款很好看的新车型。
这辆车的外观给人很优雅、大气的感觉。淡雅的颜色,陪衬着流线型的车身,加上精巧的车灯设计,就给人一种很好的时尚感。
而且听说这辆车的性能很不错,耗油量不高,动力感却很强,对油门的反应比较灵敏,开起来会有一种‘斯文野兽’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还是坐在车上的舒适感啊!座椅软硬适度,对身体的包裹性又很足,不会坐久了就觉得难受。要不是当时预算不够,我还真想买这辆车了。”
这样说,是不是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有层次感,让人听起来理解更容易呢?
平时根据表达的场合,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去铺排内容,组织语言,这样就可以给人很会说话,也做到看上去很健谈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