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医的废医验药?
所谓废医就是废除中医理论,验药就是对中药、药方的疗效进行验证。这个提法的意思是中医理论没什么价值,中药还是有效的,但不可靠,要按照现在西医的规则进行检验验证。提出这种建议的人基本上属于书斋里拍脑袋的思想,其思维也是僵化孤立的原子思维,而不是辨证思维。
中医理论是否正确,这是争论了很长时间的话题,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估计能再争论个20~30年也不会有定论。
但是没有中医理论,中医也就不再是中医了,中医并不是因为用了草药,中医之所以是中医就因为其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民国张锡纯曾经用阿司匹林增加疗效但不耽误其中医大师的名头,因为其用药的理论是中医理论。
再说验药,说起来容易,事实上对真正的中医来讲,验药只可能应用于极少数简单单纯的病症,对大部分中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验药本身就不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对西医来说,高血压用什么药,心脏病用什么药,肝炎什么药,几乎是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中医来讲根本不存在这种关系,高血压、心脏病如果某些症状表现相似,根据中医理论很可能会用同一类的方子,同样是高血压,因为某些症状的不同,方子很可能大相径庭。
例如:对于糖尿病,仝小林大夫有不同的几十个基础方子,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加减。结果就近乎是千人千方,这种情况如何验药?
如果疾病与药方能简单的一一对应,那治病就简单了,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简单的事,征服疾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