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路程、时间与速度分别是什么样的概念呢?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认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速度的 方法 。知道速度的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学数学的情感。注重运用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情境:比一比两辆车谁跑得快一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数量,进而归纳出速度=路程÷时间,再结合试一试两题,让学生得出: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进一步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速度的单位。学习了这节课,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 故事 ,话说比赛后兔子越想越不服气,它又要和乌龟比比谁的车更快,请看。
二、质疑导思,再识速度
1、认识速度。
(1)出示情境图,
兔子:我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
乌龟:我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谁的车更快?
(2)画线段图分析,小组交流。
(3)比较:都要先求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4)问:“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说着多麻烦啊,谁能更简单的来表达它的意思?(一速度)速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那么120千米可以怎么说?2时呢?(板书:路程,时间和)
(5)找一找:(找出下列各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l 神洲七号飞船在太空中每秒飞行7.8千米,20秒可以飞行156千米。
l 小林家距离学校1200米,他每分钟走60米,20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
(6)归纳求速度的方法并介绍速度单位表示方式。
师:根据刚才这道题,你能说一说怎样求速度吗?(第一辆车2时行了120千米,2时是时间,120千米是路程,速度=路程÷时间)说明每小时行60千米出可以写成“60千米/时”,那么每小时70千米可以怎么表示?
(7)课件出示“关于速度的小知识”,发现:物体在单位时间(1时、1分、1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8)试一试;(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
l 一列火车2时行驶了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
l 自行车3分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l 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_。
2、路程、时间的计算方法
(1)出示试一试。
(2)问:已知什么条件,所求是什么?
(3)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
(4)各小组汇报,归纳: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学 反思
我教学的课题是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创设情境: 就是通过学生跑步比赛的成绩表让学生进行两次比较分析,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揭示速度的含义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
3、通过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速度。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首先,感觉学生学习气氛不够热烈,课堂不够活跃,这一点还需要在调动学生情绪上下功夫,在语言的启发上动脑子,另外,我还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进行抢答,这样气氛会好些,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概念性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2、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时间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够到位。
3.这节课的重点是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者关系的三个关系式后,我是否应该设计一个综合性更强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而我设计的练习题是否太单薄,只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个关系式。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认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速度的 方法 。知道速度的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学数学的情感。注重运用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情境:比一比两辆车谁跑得快一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数量,进而归纳出速度=路程÷时间,再结合试一试两题,让学生得出: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进一步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速度的单位。学习了这节课,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 故事 ,话说比赛后兔子越想越不服气,它又要和乌龟比比谁的车更快,请看。
二、质疑导思,再识速度
1、认识速度。
(1)出示情境图,
兔子:我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
乌龟:我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谁的车更快?
(2)画线段图分析,小组交流。
(3)比较:都要先求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4)问:“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说着多麻烦啊,谁能更简单的来表达它的意思?(一速度)速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那么120千米可以怎么说?2时呢?(板书:路程,时间和)
(5)找一找:(找出下列各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l 神洲七号飞船在太空中每秒飞行7.8千米,20秒可以飞行156千米。
l 小林家距离学校1200米,他每分钟走60米,20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
(6)归纳求速度的方法并介绍速度单位表示方式。
师:根据刚才这道题,你能说一说怎样求速度吗?(第一辆车2时行了120千米,2时是时间,120千米是路程,速度=路程÷时间)说明每小时行60千米出可以写成“60千米/时”,那么每小时70千米可以怎么表示?
(7)课件出示“关于速度的小知识”,发现:物体在单位时间(1时、1分、1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8)试一试;(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
l 一列火车2时行驶了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
l 自行车3分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l 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_。
2、路程、时间的计算方法
(1)出示试一试。
(2)问:已知什么条件,所求是什么?
(3)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
(4)各小组汇报,归纳: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学 反思
我教学的课题是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创设情境: 就是通过学生跑步比赛的成绩表让学生进行两次比较分析,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揭示速度的含义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
3、通过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速度。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首先,感觉学生学习气氛不够热烈,课堂不够活跃,这一点还需要在调动学生情绪上下功夫,在语言的启发上动脑子,另外,我还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进行抢答,这样气氛会好些,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概念性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2、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时间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够到位。
3.这节课的重点是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者关系的三个关系式后,我是否应该设计一个综合性更强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而我设计的练习题是否太单薄,只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个关系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