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 我来答
八卦达人17
2022-07-29 · TA获得超过61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4万
展开全部
16汉本2  胡熙  15185710281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_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一颗红心向党走,将革命进行到底。女主人公林道静,第一任丈夫余永泽,革命带头人以及小林革命精神的领头人卢嘉川,卢嘉川的妻子林红(郑姐姐),后续革命者江华。林道静热爱国家,向往自由,希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对于国家她是大爱的,对于家庭,她是自私的。林道静生命里出现的三个不同的英雄,是她思想历程的三次转变: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向党靠拢的申请共产党的积极分子,再到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共产党,无产阶级斗士。  

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现实和文长余敬塘的压迫,她只有来到大海面前才感到生活的一丝快乐,“云儿飘,星儿摇摇,海一早息了风潮..”也只有大海才能给她一丝安慰和活下去的勇气。

母亲是跳海自杀的,她也想跳海自杀,似乎这样就可以得到心灵的解脱。就这样,在大海做媒下,她结识了她的爱人  余永泽。余永泽给了林道静对知识对文学渴求的需要,给了她罗曼蒂克般的温暖,给了她无比的光明和希望。于是她坠入了爱河,对爱情的渴求,对家庭牢笼和社会中笼的挣脱,使她把余永泽当成了世界上唯一值得她信任的人。

然而,在林道静的骨子里,她是追求进步,追求自由,反对传统道德,提倡女性独立的,在婚后漫长的生活里,她俨然成了家庭主如,自己的精神力量被余永泽的大男子主义磨火了。她开始不什于余永泽给她带来的安逸生活,在先进的革命事业中她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她原本以为余永泽和她是一起的,在心灵或是行动上都是一起的,可是余永泽的士大夫本质和情弱的性格让她彻底绝望了,她发现他们根本不是同一类的人,于是“娜拉”最终还是选择了出走,追寻自己渴望的生活和目标。

林道静在与余永泽的共同生活中虽然是感到幸福的,但是她并不沉迷于在这个小家庭中做主妇的生活,她要有自己的事情,要过独立的生活,要实现她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于是,她与余永泽这个上大学的封建代表决裂了,也是和封建的婚姻模式决裂了。

在看到余永泽的懦弱和不关心国事的同时,她遇到了卢嘉川。在卢嘉川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真正在找寻的东西,是希望,是信仰,或是别的东西,总之,正是因为和余永泽的对比,才更加显现出了林道静对卢嘉川的敬仰和爱慕。卢嘉川的出现使林道静的爱情观发生了变化,而对这个有理想、有成熟心智的年轻人,林道静被深深的吸引了。是卢嘉川填补了林道静感情的真正需要,是他使林道静找到了更理性的爱情,同时这种爱情也是能够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爱情。

这种在阶级斗争下产生的感情,和那些花前月下的你依我依是不一-样的。在林道静看来,卢嘉川是革命的象征,是战斗的象征,他们追寻着同样的信仰和理想。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爱情的种子还未萌芽便没有了,他们都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在过去战争的年代,许多爱情故事都是以革命为背景的,因革命而生,最终奉献于革命。也就是说一一个时代的背景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当时人们的爱情观。

卢嘉川是林道静党性的启蒙老师,从卢嘉川那里,林道静才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革命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林道静对于卢嘉川的感情不仅仅是爱情,在某种程度上也超越了爱情本身,是一种对理性对真理对革命的追寻和认可。在她看来,卢嘉川和她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和余永泽格格不入的。于是,尽管卢嘉川死了,林道静却依然对卢嘉川心存敬仰和爱慕之情。

林道静是时代造就的知识女性,是知识造就革命热情,是热情造就的对党的忠诚,  她对党的忠诚,使她投入了时代的洪流,找到了人生之路,使她的青春在农村斗争和地下工作等革命实际中发挥了作用,展现出了崇高的精神境界。林道静由彷徨、犹豫、思想脆弱、境界狭小的个人反抗逐渐变得广阔、开朗、成熟而坚强起来,她放弃了和余永泽的舒适生活,唾弃国民党达官贵人胡梦安的荒淫无耻,毅然选择了革命的光辉大道,并勇敢地走入了社会投身到民主革命运动之中,直到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些都是党的培养引导与自已不断追求努力的结果。

青春之歌讲的不光是林静道的事迹,还是共产党的事迹,是多人共同的结果。 《青春之歌》的魅力就在于主人公林道静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林道静作为现代时期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着现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林道静逐步地走上了工农革命的道路,对革命认识的逐步加深。林道静的形象唤起了众多时代青年向往革命、走向革命的激情,这个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定的地位。

青春是短暂而美好的,林道静用她的执着构建了她内心向往的青春,每个人都在仰望青春的摩天轮,守望幸福着曾经拥有或者渴望拥有的追寻,我们会看到的青春之歌,是一种单纯而美好的回忆。在林道静的青春里,她拥有过迷花的弄影,想到过芳草的连天,梦起过流萤的飞舞,当风吹起,风筝远去,轻寒恻恻,原来梦已醒,落果也长熟,那一曲青春之歌早已回荡在成长的年轮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