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07-18 · TA获得超过558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8万
展开全部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学习,亲身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氛围

  我们深知,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联想,很难形成创造性思维。因此,要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氛围,而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只有构建课堂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明主和谐的 教育 氛围,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它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创造这种氛围还应当努力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情景,启发他们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求知、探索、创新。有了这种氛围,教师能够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开展讨论和 辩论 ,能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具有竞争性的行之有效的创造性活动。

  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强弱,起码有三种因素:一是创新意识,即创新的意图、愿望和动机;二是创造思维能力;三是各种创造 方法 和解题策略的掌握。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创造方法与策略的推动力。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因此,有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教师应善于采用创造性的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的学法

  如:提出自相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 发散思维 各抒己见的“矛盾设疑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的“激励发现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指出问题本质,指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疏导法”;引导学生 逆向思维 ,培养其在特殊情况下另辟蹊径的“ 反思 法”等等。

  创新素质培养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和发展

  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强烈愿望,是创造性教学的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

   2 数学 学习方法

  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训练学生遇到数学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善于从局部到整体在从整体到局部去思考。在思维过程中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注意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如在列分式方程解运用题时,不仅要检验,同时也要验证在运用题中是否符合题意;在几何的相关证明题中,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条件,思考如何通过条件证明结论,在证明过程中体现出条理性和严密性。

  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数学的实际情境出发,引入并开展有关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在函数相关题型的思考中,让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能通过函数图像理解相关信息,也能通过函数解析式等条件分析相关性质。在复习过程中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灵活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法,进行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敏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树立信心 增强记忆

  首先从思想上树立信心。通过一年的学习初二学生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在学初中的有关基础知识内容时,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解,都能听得懂,因为它所用到的小学知识无非就是加、减、乘、除而已,再加上每一节课极少量的新内容、新法则等等,要掌握一般的基础知识并不难。练习中的一步到位的与新知识有关的简单题也并不难做,难的是较复杂一点的、与以前学过的自己又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一点的题。所谓“数学学习,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就是指的这一类的题。但这并不是说,因为这样,就不要去学新知识,就学不好新知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即使你以前的知识都没学好,只要你会加、减、乘、除,大部分的新概念、新法则、新知识你仍然能学会,仍然能依据新学的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并且从中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我这节课认真学了,听懂了,会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了。之所以碰到难一点的题我不会做,那是因为我以前的知识没学好,在某一个地方卡住了,做不下去了,只要我把以前的知识好好补一补,像现在这样把知识一点一滴地学到手,我就不信学习成绩赶不上去。

  事实是,前几届有好些个学生原本数学成绩很差,到初三了才着急起来,认真地持之以恒地补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最后在中考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有的从考几分、十几分到中考考出六十几分,有的从二十几、三十分到中考七、八十分。当然,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与中考题大部分题目比较容易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要考虑到初中毕竟还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考面临的是全体学生,必然要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中考成绩也是体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中考题里面始终都会有大量基础题。)但再容易的题目也要你能掌握有关知识的最基础的东西才行呀!如果你自暴自弃,每一节课都不认真学,连最简单的题也不会做,我看你到中考时也只有望题兴叹,后悔莫及。有不少学生中考后都有这样的感叹:早知中考数学题这么容易,我平时学习只要稍为认真一点,平时测验能真正拿个三、四十分(不是掺假的),中考拿个七、八十分绝对没问题。

   3数学学习方法

  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即暴露思维

  暴露思维主要是暴露教师的思维,充分展示教师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过程,特别是充分展示教师解题中分析疑难,解题中矛盾冲突的判断和选择过程。

  对于解题时出现越来越复杂或者根本解不下去,这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时怎么办也是学生迫切的要求。应引导学生从新审题、从新分析,是否有条件未用或转换理解角度。在该题中有这么几个关键字眼“所有”“都”,故转换方向,考虑m作为变量,x为常数,那么该不等式就是关于 的一次不等式问题,就非常容易解决了。 从高考来看,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

   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尝试训练

  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思维态势。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挖掘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内在的思维潜力,启迪思维。

  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学习心理,一是矛盾心理,学习就是新知识顺应和同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 ,必然存在着新旧知识的矛盾。故教师要设置疑虑,善于揭示新旧知识的矛盾。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学习,二求果心理,教师设置悬念,故意推迟结论的出现,使学生产生紧张的求果心理,跃跃欲试地投入其中,这是高超的教学艺术。三求民心理,例1给出的解法突破常规,耳目一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出启发学生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猜想讨论发现 总结 。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4数学学习方法

  重视认识冲突,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从问题开始,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可能让学生自行酝酿提出问题,产生进一步研究的愿望,并掌握深入讨论的方向。例如,有关添拆项的因式分解,我这样引入:首先让学生板演,出现两种结果: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种结果不一样?同学们经过对照猜想得到x+xy+y还可以分解下去,而且应得到(x+xy+y)(x-xy+y).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让学生试用多项式相乘对照等式两边和中间过程,发现“添项再分组”的因式分解方法,这种方法过去没有出现过的,于是,又产生第二个认识冲突:这种方法应用于别的例子也可行吗?这时我又及时给出有关例题,使之肯定自己的想法。这里,我不是生硬地提出x+xy+y能否再分解的问题,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一系列问题,使思维过程从无意识逐步向有意识过渡。

   变式 思维训练 要要注重实效

  变式思维训练要讲究实效,不能只图形式,应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例如,在“认识数字”的教学中,学习数字6时,学生对抽象的6没有具体的概念,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摆出6个实物来,有的学生摆出6根小棒,有的学生摆出了6个小球,还有的学生摆出了6张图片。学生摆出了6个实物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相互看看,别的同学摆的和你的相同吗?学生就会回答说不同。老师再启发学生思考,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就会回答是摆的东西不同。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变式思维:你们摆的东西不同,但结果对吗?学生就会异口同声说,对。老师启发学生回答:摆的东西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对呢?学生就可以知道,因为摆的都是6个东西。从事物到抽象的数字这个极为复杂的思考过程,通过学生的变式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数字的概念和含义。

  数学学习中变式思维的训练,应该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通过几道练习就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指望一两次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生活实际去训练。例如,参加学校的广播操训练,为了队形的美观,可以排成不同的队形。比如,班级有40个学生,站成四排,第一排是四个人,那后面可以怎么排队呢,学生就可以用变式思维去思考,第一排是4个人,那第二排可以是4个人,也可以是5个人,还可以是3个人。那后面的第三排为了队形的美观,就可能是4个人,或5个人等。学生的思考虽然不复杂,但由于运用了变式思考,通过变换已知的条件去改变后面的数字,对于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关 文章 :

1. 怎样训练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

2.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浅见

4. 怎样提高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

5. 怎样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

悍匪一号ok
2022-10-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738
展开全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维,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热情的对这门学科进行探索。

2.
提高数学思维,少不了老师的引导,但老师的引导要讲求方法,不能全盘拖出,在教授学生学习的同时,我们应该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考,自行完成学习。

3.
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很多学生害怕与老师沟通,所以老师和学生会产生很多信息误差。

4.我们可以通过图形锻炼逻辑思维,像几何图形,我们要了解他的已知条件,从而去进行推理,我们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向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亮且温柔丶行家K
2023-02-20 · 超过10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8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2.9万
展开全部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要结合孩子不同阶段学习能力进行。孩子学数学一般会经历这几个阶段:
浅层阶段(3岁前):认为数字仅仅是一个字。
初级阶段(3-6岁):物品的量,比如“我吃了4颗蓝莓”。
中级阶段(6-9岁):事物的关系,比如4点总是在5点的前面到来。
高级阶段(9-12岁):这些数量之间不仅可以比较,还可以操作。
深层阶段(12岁后):数字是数量的符号,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数字量化。因此,幼儿阶段家长不用刻意的去让孩子去学数数、计算,只需将生活中的“数学”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克服视知觉的局限,对数量有一定认识就可以。
在学前阶段,可以宝宝三岁左右进行,逐步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顺畅地建立起数学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学习数的概念,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这阶段建议可以结合数感星球的【数感学园】L1-L3阶段进行孩子数学思维启蒙。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5-6岁处于快进入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真正的数学思维训练开始,这时候孩子的大脑经过前运算阶段,对事物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这时候只要家长选择的启蒙方式得当,不止是10以内加减法、100、1000以内加减或者简单的乘除,孩子也能逐步做到。在这阶段建议可以结合数感星球的【数感学园】L3-L4模块进行孩子数学思维训练。
在学龄阶段,孩子已经进入小学数学学习阶段,除了学校固定课程学习知识,主要是激发孩子兴趣,提升孩子主动探索学习能力。建议可结合数感星球的【同步练习】模块结合小学教材进行复习,同时使用【数感学园】L5-L6模块进行预习及数学兴趣激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