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写深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一篇优秀的论述文应该具备几大写作原则?
1.要有明确的观点。观点间无矛盾、无逻辑混乱、要有独特的思想、敏锐的见解、给读者以新的认识。
2.论据是确切、可信而有效的。要基于理论、事实、数据,个人感受作依据不可靠、论据与观点有逻辑关联。
3.要具备论述思维的基本范式。如归纳、演绎、类比、因果、比喻、归谬等,也是论证的基本方法。
4.整体结构严谨而有序。结构安排指向一致,体现作者的论证思维;段落间语义连贯,过渡清晰,有逻辑性。
5.论述能有效地将观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并引领、丰富读者的思想。观点或结论性语句合理出现,符合逻辑推论。
6. 语言要求准确、清晰。
二、学生议论文结构现状:
例1.《残缺是美》
1、维纳斯失去了双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这是美。
2、史铁生、张海迪身残志坚,带给人们优美的文学作品,这是美。
3、霍金尽管全身瘫痪,但他的《时间简史》却超越了时空,这是美。
【论据在同一层面上论证。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缺少思维深度,思路闭塞,停留在论点的反复上,没有个人深刻的见解,不会再“为什么”上进行深入的发掘】
例2. 《母爱》
1、母爱是一把小伞……
2、母爱是一泓清泉……
3、母爱是一片森林……
4、母爱是一片大海……
【分论点相互交叉或涵盖】
例3. 《立足社会》
1、要立足社会,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2、要立足社会,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
3、要立足社会,就要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分论点间没有逻辑层次,论证说理方面还是只能有“强盗逻辑”,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说。】
三、说理深刻的两个方向:
1、说理的广度——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
2、说理的深度——因果推理思维过程。
【因果推理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设疑—回答—再设疑—再回答……
因果推理引向全面深入的重要思维方式:运用假设变换角度,形成正反对比。】
四、结构升格方法点拨
(一)论据在同一层面上论证
方法点拨:
(1)事例要注意时空顺序
一般先古后今,先中后外,先自然再人类,先他人再自己……
(2)事例要为讲道理服务
每个事例,都要有恰当的分析和推论,揭示其实质,使之与要议论的观点挂钩,从而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
(3)事例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如:以这种角度看来,有教养和没教养,有素质和没素质,只是概括了一个表面,实质上的区别,就是兽性的保留程度和暴露程度。有修养的人大方大度,对于损己之事,给予包容;兽血汹涌的人,自私自利,从不懂得容忍。有修养的人安分守己,在社会中积极奋进,公平守秩序,为社会作贡献;兽性肆虐的人,好吃懒做,只懂花钱不懂赚钱,日子过不下去了,对生活的恐惧就使潜伏的兽性觉醒,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成为社会的罪恶分子
(二)分论点三段论屡见不鲜;分论点间没有逻辑层次
方法点拨:
(1)分论点圆合式
总-分-总
(2)分论点层进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从前提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
引、理、事、联、结
起、承、转、合
(3)分论点对照式
引、驳、立、结
四、思想突围——作文要有大局观
1、民族(地域)的声音
例:他们不曾想过鲁迅总是无情地展示出那些悲惨的下场,正是因为他内心的经久不灭的烈火与长盛不衰的激情。他们不懂那盛开得如珊瑚似的火的冰,便是用鲁迅的鲜血染成的。他们不懂那一个个看似怪诞不经的梦中包含了怎样的痛心。他们不明白鲁迅千辛万苦写成的那么多的难背的文字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觉醒啊!他宁愿忍受孤独和不理解的嘲讽的声音,坚强地挺立在狂风暴雨之中,就是希望后代能够将我们的国家挽救,要我们的国家富强啊!
2、历史(人物)的身影
例: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3、生命的意识人文的关怀
例:但是,理想的模式并不能应用于所有人生的数据处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个案,更何况人生本来就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但是人们却很少看到或者根本就是不愿承认这种局限,尤其是在被暂时的胜利所迷惑时,我们更会盲目乐观,肆意夸大个人的能力。于是,许多人执著得近乎偏执地追逐七彩霓虹。然而现实的大地毕竟有无数的荆棘,当我们的双腿记录了斑斑驳驳的失望,当理想的模式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甚至越来越远时,能否冷静地问一声:“怎么办”,也许倒真正决定了人生的高低。当我们明白,大自然既需要巍峨的珠峰,也少不了铺路的碎石,我们既要享受太阳的温暖,又要欣赏月光的清凉,我们就不会在向别人投去惊羡的目光时而愈加沮丧,也不会在世俗的惋惜声中而自卑自责。
4、文人的气息
例:如孩童追逐落叶,迷恋着它蝶一般随风飞舞的舞姿,为着它,不惜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然而风终会停,叶终会落,当你发现落叶终归还是落叶时,你已垂垂老矣。
用生命的代价,每天一个或喜或悲或甜或苦的梦,这就是人生的含义……
因此智者选择潇洒的人生,该放手的时候且放手,告诉自己,“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永恒,其实就在你手掌上珍藏。
而庸人往往坠入碌碌人生,哀叹于往昔,无为于今朝,失望于未来。辛苦的维持却是惨淡的经营,其代价可谓大矣!
流星选择短暂的生命作为辉煌的代价;
昙花选择黑暗的夜间作为芬芳的代价;
我们何尝不是选择一生的辛勤作为活着的代价……
可这一切都无需太执着,更无需太痴迷。
轻轻撩起发丝,告诉自己:“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
5、哲理的思辨
例:清醒总附丽于距离,美感也就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启示我们不仅要跳出苦难,乐观地面对一切,更要超脱美好,感恩地面对你拥有的一切。春争迷人,走近它却害羞消失;海水蔚蓝,亲抚一泉,它只是纯净无色。
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锦衣玉食,却散尽家才,剃发归佛门。很多人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看破红尘,“五色而目迷”,他有了高出一般眼界,终成一代宗师。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6、生活的意识
例: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7、经典的力量
例:泰戈尔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在我的耳边低语,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它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 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晃动,飘摇在秋风里。“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叶儿一生的意义便在于此,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的告别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微薄力量。零落成泥,不奢求什么回报,它只是记住了大地对它的哺育,也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予以报答,也许正因为如此,叶子才得到了永生,飘散在诗人缠绵的笔墨里,一幅幅书卷里……
8. 将话题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文章具有历史深邃感,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
例: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句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那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9. 将话题置于现实风气背景下,文章具有思维的广度,易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例:我们拚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谁教过我们,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我们没有学过。
五、深刻小技巧
(一)矛盾
特意将相互矛盾的词语硬性组合在一起,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深刻语义,让读者在矛盾语言中回味、咀嚼,获得深刻的颖悟。
1. 主语矛盾
例:凶恶是一种伤害,慈善也是一种伤害。
凶恶是一种直接的伤害,慈善是一种间接的伤害。
凶恶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慈善是一种静悄悄的伤害。
2. 谓语矛盾
例:慈善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慈善可以帮助人,也可以打击人。
慈善有时能扶起人,有时能打倒人。
慈善有时能彰显爱心,有时能泯灭良知。
3. 宾语矛盾
例:慈善能拯救一个人的身体,更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
慈善是一种凶恶。
有时,慈善也是一桩罪恶。
有时,慈善换来更大的冷漠。
4. 定语矛盾
例: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
对于很多人来说,慈善是一份最持久也最短暂、最昂贵也最廉价、最美好也最沉重的生命礼物。
具体实施方法:
1、定点。主谓定宾四个成分,选一个成分作为矛盾点。
2、造句。制造出与话题相关的句子。
(二)辩证思维
1. 十种辩证分析能力:
矛盾分析;现象与本质分析;数量与质量分析; 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因果分析;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内容与形式分析;内因与外因分析;纵向与横向分析
2. 你能看出这些句子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吗?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2)唇亡齿寒;一叶知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此一时彼一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 运用句式,提高辩证思维分析能力。
(1)采用“并不是……,而(应)是……”、“A,并不等同于B”、“当然,A并不意味着B”、“A,不是B,也不是C,而是…”、“然而,不能将A和B混为一谈”的句式,进行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实质精神的分析。
例:冯骥才的乡土传奇,深入乡间野地只为求得农耕文明时代最后的慰藉与精神;韩少功的寻根文化,朝山谒水叩经问史无非为寻得古典文艺。中国人不可缺失的底蕴。坚持传统,并不是肤浅于模仿古人所作所行;应是从这种浅表的喧闹中挣脱,立于对高洁品性精神与文化风骨的继承。
还记得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吗?那时候,人人高喊着恢复过去的荣光,所有先代的文案、律法、思想都被他们捧在了手中心口。我们都知道,他们并不是为了退回过去的时代,他们叫嚣着的是对未来、对前进的憧憬和理想,而过去,是他们向前方好景行进的最合适的拄杖。
(2)采用“并不是……,而(应)是……”“A,并不等同于B”、“当然,A并不意味着B”、“A,不是B,也不是C,而是…”、“然而,不能将A和B混为一谈”的句式,进行易混概念的辨析。
例:创新,不是对过去的厌弃,更不是背叛,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释放自己的光和热。吸纳前人的精华,活出自己的精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细节的魅力不是它能改变一个人,而是它能唤醒“人”的意识,引导人们塑造自己的生活,也塑造真实的生活。
(3)采用“对于……来说”的句式,进行普遍与特殊拓展说理。
例:带着传统上路固然是好,但传统也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对于尊敬师长、关爱他人、谦逊礼貌等传统美德,我们当然要带着他们上路。但对于贵贱有序、跪拜礼等礼仪习俗,我们应该将他们从包袱中拿下。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有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4)采用“固然(的确)……,但是(然而)……”的句式,进行逆势转折辩证。
例:带着传统上路固然是好,但传统也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对于尊敬师长、关爱他人、谦逊礼貌等传统美德,我们当然要带着他们上路。但对于贵贱有序、跪拜礼等礼仪习俗,我们应该将他们从包袱中拿下。某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教育时,让学生跪拜老师与父母。依我看来,尊敬师长的教育活动当然是好的,但是进行跪拜这种方式就有点过了。我们是应该学习传统美德,但是,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去适当调整改变。因此,带着传统上路,我们也要有选择。
惠特曼明明只受过五年的教育,却成为美国诗歌的“树干”,不禁让人惊奇诗歌的门槛究竟在何处。的确,他的诗甚至有些被批评为无法读下去,但他的诗同时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没有故乡的废墟,没有游子的离愁,有的只是每一个生活的细节。
(5)采用“不仅……,更是……”的句式,进行逐层深入深刻说理。
例:这里的慢,不仅是指时间上、空间上的慢,更是一种心态上的慢。
细节不仅代表了一种审美态度,更意味着生活的实感。
(6)采用“或者(许)……,或者(许)……”的句式,进行可能性剖析。
例: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寻找信仰和价值的时代,我想,信仰、幸福和价值的缺乏,正是心灵细节的缺失,或者因为丢失细节而麻木,或者因为丢失细节而迷茫,说到底是一个人内心的贫乏与软弱。
可诗意是个太奢侈的词。或许我们都勉强地感受过所谓爱的挣扎、生的烦恼、死的痛苦,可多少人会怀揣一颗敏感易碎的心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或许抱怨空气污浊,寄心于蓝天白云大旷野的旅人亦不在少数,可多少人肯放下相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采用“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句式,进行一分为二的好坏优劣分析。
例:现代化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无论职员、学生还是工人都为了现实目标两点一线地往来着,鲜有时间去精心安排顺应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所谓“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顺应人们的需求,提供着打包好的文化快餐,让每个“饥饿难耐”的人都感觉填饱了肚子。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似乎已经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明程度退化到“食以裹腹”的原始状态了,自然不会去观照其中的细节。
这种努力一方面使商品更快地流入市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缺乏细节的恶果。
(8)采用“有人说……,可是……”的句式,进行先驳后立的全面说理。
例:有人说,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了幸福。可是有的百万富翁锦衣玉食却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牧民仅能食饱穿暖却赶着牛羊唱起了悠扬的山歌。他们到底谁更幸福?
还有人说,拥有了成功就拥有了幸福。可是如果这幸福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拼搏来换取,要以无数次的失败和苦涩的泪水为代价,又有多少人愿意得到这种沉重的幸福?
(9)说话拿捏准确,不说“过头话”
例: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的自由自在,恐怕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如果换个角度看,有压力并非全是坏事,它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肯尼迪也说过:“重大压力将会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英雄行为。”只有学会用压力来逼迫自己,才能珍惜自己的人生,浓墨重彩地书写每一页。
(三)结尾联系实际拓展——文章合为时而著
1. 方法:
联系实际拓展,即在主体部分论证之后,在接近文章结尾处宕开一层,作“相关”现象或自我思想实际的联系,以增强观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文章不仅具有真情实感,而且在思想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心灵的启迪。
2. 联系类型:
①联系当前社会热点现象或身边存在的类似现象,以体现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②联系自我思想实际,以体现文章的自我针对性。
3. 操作要领:
①可以联系正面的实际,也可以联系反面的实际(反面为主)。
②如果主体部分已经联系社会实际,结尾最好变换角度,进一步联系自我实际或周边实际。
③展开内容:过渡语+(人)表现+实质(目的、原因、结果)+态度(感悟)
④过渡用语:反观当今,许多……;可是,当你走在……;想想自己……
1.要有明确的观点。观点间无矛盾、无逻辑混乱、要有独特的思想、敏锐的见解、给读者以新的认识。
2.论据是确切、可信而有效的。要基于理论、事实、数据,个人感受作依据不可靠、论据与观点有逻辑关联。
3.要具备论述思维的基本范式。如归纳、演绎、类比、因果、比喻、归谬等,也是论证的基本方法。
4.整体结构严谨而有序。结构安排指向一致,体现作者的论证思维;段落间语义连贯,过渡清晰,有逻辑性。
5.论述能有效地将观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并引领、丰富读者的思想。观点或结论性语句合理出现,符合逻辑推论。
6. 语言要求准确、清晰。
二、学生议论文结构现状:
例1.《残缺是美》
1、维纳斯失去了双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这是美。
2、史铁生、张海迪身残志坚,带给人们优美的文学作品,这是美。
3、霍金尽管全身瘫痪,但他的《时间简史》却超越了时空,这是美。
【论据在同一层面上论证。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缺少思维深度,思路闭塞,停留在论点的反复上,没有个人深刻的见解,不会再“为什么”上进行深入的发掘】
例2. 《母爱》
1、母爱是一把小伞……
2、母爱是一泓清泉……
3、母爱是一片森林……
4、母爱是一片大海……
【分论点相互交叉或涵盖】
例3. 《立足社会》
1、要立足社会,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2、要立足社会,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
3、要立足社会,就要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分论点间没有逻辑层次,论证说理方面还是只能有“强盗逻辑”,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说。】
三、说理深刻的两个方向:
1、说理的广度——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
2、说理的深度——因果推理思维过程。
【因果推理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设疑—回答—再设疑—再回答……
因果推理引向全面深入的重要思维方式:运用假设变换角度,形成正反对比。】
四、结构升格方法点拨
(一)论据在同一层面上论证
方法点拨:
(1)事例要注意时空顺序
一般先古后今,先中后外,先自然再人类,先他人再自己……
(2)事例要为讲道理服务
每个事例,都要有恰当的分析和推论,揭示其实质,使之与要议论的观点挂钩,从而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
(3)事例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如:以这种角度看来,有教养和没教养,有素质和没素质,只是概括了一个表面,实质上的区别,就是兽性的保留程度和暴露程度。有修养的人大方大度,对于损己之事,给予包容;兽血汹涌的人,自私自利,从不懂得容忍。有修养的人安分守己,在社会中积极奋进,公平守秩序,为社会作贡献;兽性肆虐的人,好吃懒做,只懂花钱不懂赚钱,日子过不下去了,对生活的恐惧就使潜伏的兽性觉醒,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成为社会的罪恶分子
(二)分论点三段论屡见不鲜;分论点间没有逻辑层次
方法点拨:
(1)分论点圆合式
总-分-总
(2)分论点层进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从前提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
引、理、事、联、结
起、承、转、合
(3)分论点对照式
引、驳、立、结
四、思想突围——作文要有大局观
1、民族(地域)的声音
例:他们不曾想过鲁迅总是无情地展示出那些悲惨的下场,正是因为他内心的经久不灭的烈火与长盛不衰的激情。他们不懂那盛开得如珊瑚似的火的冰,便是用鲁迅的鲜血染成的。他们不懂那一个个看似怪诞不经的梦中包含了怎样的痛心。他们不明白鲁迅千辛万苦写成的那么多的难背的文字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觉醒啊!他宁愿忍受孤独和不理解的嘲讽的声音,坚强地挺立在狂风暴雨之中,就是希望后代能够将我们的国家挽救,要我们的国家富强啊!
2、历史(人物)的身影
例: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3、生命的意识人文的关怀
例:但是,理想的模式并不能应用于所有人生的数据处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个案,更何况人生本来就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但是人们却很少看到或者根本就是不愿承认这种局限,尤其是在被暂时的胜利所迷惑时,我们更会盲目乐观,肆意夸大个人的能力。于是,许多人执著得近乎偏执地追逐七彩霓虹。然而现实的大地毕竟有无数的荆棘,当我们的双腿记录了斑斑驳驳的失望,当理想的模式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甚至越来越远时,能否冷静地问一声:“怎么办”,也许倒真正决定了人生的高低。当我们明白,大自然既需要巍峨的珠峰,也少不了铺路的碎石,我们既要享受太阳的温暖,又要欣赏月光的清凉,我们就不会在向别人投去惊羡的目光时而愈加沮丧,也不会在世俗的惋惜声中而自卑自责。
4、文人的气息
例:如孩童追逐落叶,迷恋着它蝶一般随风飞舞的舞姿,为着它,不惜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然而风终会停,叶终会落,当你发现落叶终归还是落叶时,你已垂垂老矣。
用生命的代价,每天一个或喜或悲或甜或苦的梦,这就是人生的含义……
因此智者选择潇洒的人生,该放手的时候且放手,告诉自己,“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永恒,其实就在你手掌上珍藏。
而庸人往往坠入碌碌人生,哀叹于往昔,无为于今朝,失望于未来。辛苦的维持却是惨淡的经营,其代价可谓大矣!
流星选择短暂的生命作为辉煌的代价;
昙花选择黑暗的夜间作为芬芳的代价;
我们何尝不是选择一生的辛勤作为活着的代价……
可这一切都无需太执着,更无需太痴迷。
轻轻撩起发丝,告诉自己:“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
5、哲理的思辨
例:清醒总附丽于距离,美感也就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启示我们不仅要跳出苦难,乐观地面对一切,更要超脱美好,感恩地面对你拥有的一切。春争迷人,走近它却害羞消失;海水蔚蓝,亲抚一泉,它只是纯净无色。
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锦衣玉食,却散尽家才,剃发归佛门。很多人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看破红尘,“五色而目迷”,他有了高出一般眼界,终成一代宗师。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6、生活的意识
例: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7、经典的力量
例:泰戈尔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在我的耳边低语,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它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 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晃动,飘摇在秋风里。“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叶儿一生的意义便在于此,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的告别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微薄力量。零落成泥,不奢求什么回报,它只是记住了大地对它的哺育,也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予以报答,也许正因为如此,叶子才得到了永生,飘散在诗人缠绵的笔墨里,一幅幅书卷里……
8. 将话题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文章具有历史深邃感,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
例: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句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那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9. 将话题置于现实风气背景下,文章具有思维的广度,易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例:我们拚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谁教过我们,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我们没有学过。
五、深刻小技巧
(一)矛盾
特意将相互矛盾的词语硬性组合在一起,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深刻语义,让读者在矛盾语言中回味、咀嚼,获得深刻的颖悟。
1. 主语矛盾
例:凶恶是一种伤害,慈善也是一种伤害。
凶恶是一种直接的伤害,慈善是一种间接的伤害。
凶恶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慈善是一种静悄悄的伤害。
2. 谓语矛盾
例:慈善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慈善可以帮助人,也可以打击人。
慈善有时能扶起人,有时能打倒人。
慈善有时能彰显爱心,有时能泯灭良知。
3. 宾语矛盾
例:慈善能拯救一个人的身体,更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
慈善是一种凶恶。
有时,慈善也是一桩罪恶。
有时,慈善换来更大的冷漠。
4. 定语矛盾
例: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
对于很多人来说,慈善是一份最持久也最短暂、最昂贵也最廉价、最美好也最沉重的生命礼物。
具体实施方法:
1、定点。主谓定宾四个成分,选一个成分作为矛盾点。
2、造句。制造出与话题相关的句子。
(二)辩证思维
1. 十种辩证分析能力:
矛盾分析;现象与本质分析;数量与质量分析; 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因果分析;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内容与形式分析;内因与外因分析;纵向与横向分析
2. 你能看出这些句子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吗?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2)唇亡齿寒;一叶知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此一时彼一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 运用句式,提高辩证思维分析能力。
(1)采用“并不是……,而(应)是……”、“A,并不等同于B”、“当然,A并不意味着B”、“A,不是B,也不是C,而是…”、“然而,不能将A和B混为一谈”的句式,进行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实质精神的分析。
例:冯骥才的乡土传奇,深入乡间野地只为求得农耕文明时代最后的慰藉与精神;韩少功的寻根文化,朝山谒水叩经问史无非为寻得古典文艺。中国人不可缺失的底蕴。坚持传统,并不是肤浅于模仿古人所作所行;应是从这种浅表的喧闹中挣脱,立于对高洁品性精神与文化风骨的继承。
还记得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吗?那时候,人人高喊着恢复过去的荣光,所有先代的文案、律法、思想都被他们捧在了手中心口。我们都知道,他们并不是为了退回过去的时代,他们叫嚣着的是对未来、对前进的憧憬和理想,而过去,是他们向前方好景行进的最合适的拄杖。
(2)采用“并不是……,而(应)是……”“A,并不等同于B”、“当然,A并不意味着B”、“A,不是B,也不是C,而是…”、“然而,不能将A和B混为一谈”的句式,进行易混概念的辨析。
例:创新,不是对过去的厌弃,更不是背叛,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释放自己的光和热。吸纳前人的精华,活出自己的精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细节的魅力不是它能改变一个人,而是它能唤醒“人”的意识,引导人们塑造自己的生活,也塑造真实的生活。
(3)采用“对于……来说”的句式,进行普遍与特殊拓展说理。
例:带着传统上路固然是好,但传统也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对于尊敬师长、关爱他人、谦逊礼貌等传统美德,我们当然要带着他们上路。但对于贵贱有序、跪拜礼等礼仪习俗,我们应该将他们从包袱中拿下。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有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4)采用“固然(的确)……,但是(然而)……”的句式,进行逆势转折辩证。
例:带着传统上路固然是好,但传统也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对于尊敬师长、关爱他人、谦逊礼貌等传统美德,我们当然要带着他们上路。但对于贵贱有序、跪拜礼等礼仪习俗,我们应该将他们从包袱中拿下。某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教育时,让学生跪拜老师与父母。依我看来,尊敬师长的教育活动当然是好的,但是进行跪拜这种方式就有点过了。我们是应该学习传统美德,但是,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去适当调整改变。因此,带着传统上路,我们也要有选择。
惠特曼明明只受过五年的教育,却成为美国诗歌的“树干”,不禁让人惊奇诗歌的门槛究竟在何处。的确,他的诗甚至有些被批评为无法读下去,但他的诗同时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没有故乡的废墟,没有游子的离愁,有的只是每一个生活的细节。
(5)采用“不仅……,更是……”的句式,进行逐层深入深刻说理。
例:这里的慢,不仅是指时间上、空间上的慢,更是一种心态上的慢。
细节不仅代表了一种审美态度,更意味着生活的实感。
(6)采用“或者(许)……,或者(许)……”的句式,进行可能性剖析。
例: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寻找信仰和价值的时代,我想,信仰、幸福和价值的缺乏,正是心灵细节的缺失,或者因为丢失细节而麻木,或者因为丢失细节而迷茫,说到底是一个人内心的贫乏与软弱。
可诗意是个太奢侈的词。或许我们都勉强地感受过所谓爱的挣扎、生的烦恼、死的痛苦,可多少人会怀揣一颗敏感易碎的心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或许抱怨空气污浊,寄心于蓝天白云大旷野的旅人亦不在少数,可多少人肯放下相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采用“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句式,进行一分为二的好坏优劣分析。
例:现代化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无论职员、学生还是工人都为了现实目标两点一线地往来着,鲜有时间去精心安排顺应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所谓“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顺应人们的需求,提供着打包好的文化快餐,让每个“饥饿难耐”的人都感觉填饱了肚子。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似乎已经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明程度退化到“食以裹腹”的原始状态了,自然不会去观照其中的细节。
这种努力一方面使商品更快地流入市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缺乏细节的恶果。
(8)采用“有人说……,可是……”的句式,进行先驳后立的全面说理。
例:有人说,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了幸福。可是有的百万富翁锦衣玉食却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牧民仅能食饱穿暖却赶着牛羊唱起了悠扬的山歌。他们到底谁更幸福?
还有人说,拥有了成功就拥有了幸福。可是如果这幸福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拼搏来换取,要以无数次的失败和苦涩的泪水为代价,又有多少人愿意得到这种沉重的幸福?
(9)说话拿捏准确,不说“过头话”
例: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的自由自在,恐怕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如果换个角度看,有压力并非全是坏事,它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肯尼迪也说过:“重大压力将会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英雄行为。”只有学会用压力来逼迫自己,才能珍惜自己的人生,浓墨重彩地书写每一页。
(三)结尾联系实际拓展——文章合为时而著
1. 方法:
联系实际拓展,即在主体部分论证之后,在接近文章结尾处宕开一层,作“相关”现象或自我思想实际的联系,以增强观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文章不仅具有真情实感,而且在思想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心灵的启迪。
2. 联系类型:
①联系当前社会热点现象或身边存在的类似现象,以体现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②联系自我思想实际,以体现文章的自我针对性。
3. 操作要领:
①可以联系正面的实际,也可以联系反面的实际(反面为主)。
②如果主体部分已经联系社会实际,结尾最好变换角度,进一步联系自我实际或周边实际。
③展开内容:过渡语+(人)表现+实质(目的、原因、结果)+态度(感悟)
④过渡用语:反观当今,许多……;可是,当你走在……;想想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论文大师兄
2024-11-18 广告
2024-11-18 广告
结合开源架构预训练及微调,研发学术之星4.0学术模型,面向超7000万有写作论文、书籍、报告需求的高知人群。 从读写论文需求切入,开发工具提升用户的写作效率,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了论文开题、写作、答辩及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基于提供的学科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论文大师兄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