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睡觉时,为什么会“做梦”?经常做梦,到底好不好呢?不妨了解
生理学角度表面:人体 健康 状态之下,最佳睡眠时间为7~8个小时左右,低于6小时的人群,患有心脑血管、慢性代谢疾病的风险,则会提升11.3%。
相信大家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出现做梦的情况,醒来之后针对于梦境的内容记忆较不清楚,甚至在做梦之后出现一定的疲惫乏力感,做完噩梦之后,心理担忧、恐惧感较为明显。
01
人睡觉时,为什么会做梦?
1、压力过大
生活当中经常做梦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大有关,尤其是随着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白天工作繁忙,再加上手头如果有一些任务不能很好完成,心理负担加重,就会给精神造成影响。
比如有的人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就会经常做梦,这与心理负担和身体压力过大,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是这种原因引起的,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的释放压力,改善经常做梦的情况。
2、正常现象
根据生理学角度表明人体做梦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脑部中枢思维能力呈现于活跃状态发展,但肢体性依旧处于休眠状态,从而会导致做梦这一现象发生。
睡眠过程中梦境持续时间为2~3分钟左右,所梦到的内容与自身的精神压力以及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多问以周围的人物以及事物为主。
3、忧思过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多数人所做的噩梦,多半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的,梦境围绕单一事物进行,通常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心理性折磨影响,导致恐惧感较为严重。
若在晚间睡前半小时时间之内,针对于一件事情过于忧虑,也会导致做梦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个人的睡眠质量。
02
经常做梦,到底好不好呢?不妨了解
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不同化,每个人在睡眠过程中所产生的梦境内容也是不同的,给人体带来的心理反应差别较大。
大部分人群认为梦境是一种好运的表现,特别是梦到钓鱼、抓钱时,表明自身离财运不远了,有部分人群认为经常做梦是疾病的征兆。
但以上这两种说法均不属实,无论是处于哪一种梦境状态之下,都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思维进行明确性分析,做梦本来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任何人都无法抗拒。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潘小平,所发布的《睡眠结构论》曾针对于做梦的症状进行明确表示:
人体 健康 状态之下,一晚做梦次数可高达4~5次左右,多数人群并不会完全记清楚自己的梦境,但能够大体性讲述梦境的内容,做梦处于睡眠过程中的一部分,不做梦的人群反而是不正常的。
根据生理学角度以及医学角度表明,做梦也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好处:
1、激发潜力
人体睡眠过程中,所呈现的梦境不受时间以及空间所限制,脑部中枢传感反应能力呈现于扩散化状态发展,并不会受到脑部思维能力以及精神压力的局限性。
经常做梦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大脑中枢的传感反应,间接性激发自身的思维潜能。
2、调节情绪
部分人群在做梦过程中易出现哭泣以及暴躁的现象,与自身的情绪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密切关联,所出现的梦境答案也是当事者迫切所需的心愿之一。
做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自身的精神压力,达到压迫、紧张情绪调节的作用,也有利于缓解暴躁情绪而引起的心慌症状。
3、维持大脑功能
晚间7~8个小时的优质睡眠质量,有助提高脑部中枢承担反应能力,达到神经性系统稳定的效果,长期做梦的人群,脑部毛细血管呈现于氧气充足状态化发展。
在晚年阶段,患有年龄性器官退行性变化而引起的阿尔兹海默症疾病的风险,发病率降低11.5%。
03
经常做5种器官的梦,警惕身体出现疾病
1、梦境过程中出现高空反应,容易听到奇怪的声音:预防听觉系统而诱发的炎症性疾病。
2、梦到吃东西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预防胃酸分泌紊乱而诱发的肠胃疾病。
3、做梦过程中出现踩空楼梯、腿部痉挛的现象:预防骨质疏松、隐匿性心脏疾病诱发。
4、做梦过程中出现淹水、溺死的现象:预防肝肾功能亏损而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问题。
针对于梦境的不同现象,建议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听信一时的封建思想,要根据自身的身体 健康 以及情绪状态进行精确分析。
04
科普延伸——想要睡个好觉,不妨这样做
【选好睡衣】
建议大家在购买睡衣时,尽量选择纯棉材料为主,根据自身的皮肤过敏程度进行适当选择,也要以宽松为主,不要为了一时的性感,穿搭过于紧迫。
在睡眠过程中,不仅会压迫各器官自我修复运行状态,还会影响个人的睡眠质量,导致做梦现象频发。
【睡前泡脚】
建议大家要沉睡前30分钟或者是45分钟泡脚的好习惯,有助缓解一天的疲惫乏力,选择适当的水温,持续泡脚时间为15~20分钟左右。
有助促进下肢血流循环速度,达到脚底穴位刺激感,疏通肢体脉络,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脑部中枢传感反应能力,达到睡眠质量稳定的效果。
【睡前喝牛奶】
长期受失眠症状所困扰的人群,可以通过睡前一杯牛奶的方法达到安神的效果,使人体紧迫性压力更好地释放,有助提高整体睡眠质量。 #夏方 养生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