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厌学,父母该怎么办?
当孩子出现厌学症状的时候,如果父母只是笼统地给孩子讲学习是何等的重要、不学习将是很糟糕的大道理时,对孩子是有任何帮助的。
厌学症的治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没有一个灵丹妙药可以根治。当孩子处于厌学状态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做到以下三点,帮助孩子重塑信心。
抛开错误,善于捕捉孩子的优点
在学习中找到小小的成就感,让学习产生积极反应。以这样一种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学习,让学习产生积极反应,获得成功的体验,孩子就可以保持平衡、愉悦的学习状态,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如果父母总是看到孩子的不足之处,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就会彻底摧毁孩子对学习的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世界一片黑暗,内心充满了消极负面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有的父母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习惯指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却从来都看不到孩子做的优秀的、正确的地方,这样势必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还记得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时,我们父母激动心情吗?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优点,及时地鼓励孩子,为他(她)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而骄傲,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每一步都很快乐,很有意义。
记得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她教育孩子的经历。她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常常因为写不好数字而哭鼻子,这时候,她就会拿起孩子的本子,从他写的一行数字中找出一个写的比较好的来鼓励孩子。有的时候,孩子写的确实不太好,想要找出一个写的比较标准得很难,但是这位专家依然会选择一个次好的来鼓励孩子。如果我们的眼中都是孩子的优点,那么,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缺点就会消失。
少点责怪,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认真查找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然后帮助孩子克服。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某个科目,并不是完全排斥这一科目,很可能在背后藏着一些细小的、不易被察觉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某一科的老师,有的是因为记忆枯燥的课本内容让孩子感觉到折磨,有的是因为应用题让孩子感觉到无助。作为家长要推心置腹地与孩子或者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帮助孩子攻城拔寨,逐个攻破,这也是我们孩子真正需要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不少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不去分析教育方法是否出现偏差,孩子心理是否出现问题,而是简单粗暴地骂孩子不争气、不努力,把原因都归结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上,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失败归因,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继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准问题,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办法,当孩子把错题都弄懂后,再找来同类型的题给孩子做练习,这样当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比如,在面对孩子考试成绩的时候,如果孩子考了70分,千万不要拿孩子和班上的学霸比,说人家考了100分,你咋就和人家的差距这么大呢?而是,要对对孩子说,这次考得还不错,有进步,上次才考了60多分,虽然进步只有几分,但说明你这段时间很努力,只要继续努力,下次考试还会有更大的进步,更好的成绩。
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明白,自己没有考好,并不是因为自己本身不够好,而只是某一方面有点弱,或者某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太牢固,只要把这类题弄懂、弄会了,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多点期望,帮助孩子树立成功信念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或者给孩子订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对孩子说,这次是全班第十名,下次必须好好努力,考到全班前三名,这样非常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
家长要善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降低对孩子的期望,才能让孩子对学习有掌控力,逐步树立成功的信念。
我见过一个市实验中学的学生,他在全班一直稳居倒数第三名,但是这个孩子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自卑,尽是阳光和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见到了他的妈妈,才知道原因所在。这是一位非常包容的家长,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成绩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相信只要孩子努力了,成绩是可以提高的,是可以从倒数第三成为倒数第四的。
她也从不拿自己的儿子去和别人比较,也不让儿子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而是和自己比较,只要努力,哪怕前进一名也是一种成功。后来,她的儿子果真一次比一次进步,虽然没有进入高分区,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下游进入中下游。
实际上,她的儿子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 体育 却是班级甚至学校最棒的,每次运动会完后,总会拿回不少的田径奖状。
这位家长在面对孩子名次的时候,没有埋怨、没有指责,有的只是包容与理解,只是降低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她传导给孩子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取得怎样的成绩,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只要努力必定会进步,进步必定就会获得成功。所以,这个家长拥有了曾经垫底,却一路向上, 健康 、快乐、阳光、多才多艺的儿子,儿子也拥有一个遇到困难,一直在理解、鼓励、支持他的好妈妈。
与此同时,也可以和孩子协商约定一些奖惩措施,对孩子完成的部分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的部分做出一定的处罚,需要指出的是,处罚的方式最好由孩子来决定,这样更有利于执行,如此来帮助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