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代表死的字
1. 求文言文中表示“死”的字,即详解
一、等级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驾崩、山陵崩等。
2、薨: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禄:士死曰不禄。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圆寂:佛教用语,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称(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亡。
三、避讳及谦称
9、百年以(之)后:死亡的委婉说法。
10、见背:(书面语)指长辈去世,委婉的说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11、? :婉词,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词,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词,称人死。
14、归天:填沟壑: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例如: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四、褒贬
15、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16、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害。
17、见阎王:指死,含有贬义。
18、蹬腿:(蹬腿儿)指人死亡(含诙谐意)
19、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20、见鬼:指死亡或毁灭。例如:让这些害人虫见鬼去吧。
21、翘辫子:死(含讥笑或诙谐意)。例如:袁世凯做皇帝没几天就翘辫子了。
五、中性
22、殁:(书面语)死。
23、殇:(书面语)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25、亡故:死去。
26、断气: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于名誉、地位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带有点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于年老体衰而死亡(区别于病死)
30、升天:称人死亡(迷信)
31、寿终正寝: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了,快要进棺材了。
35、晏驾: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2. 求文言文中表示“死”的字,即详解
1、薨逝,拼音:hōngshì,指王侯之死。同薨殂。据《礼记》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2、崩:专用于指帝王之死。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死的称呼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绝对不能混淆。
3、大夫去世叫卒,卒字表示衣服裁剪完成,有结束的意思。
4、士去世叫不禄,也就是以停止领取俸禄来表示死。
5、平民死亡才叫做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
6、殇(shāng),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
7、当然也有按年龄的,8至11岁死为“下殇。”12至15岁死为“中殇”。16岁至19岁死为“上殇”。若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老年死谓之“寿终”。
3. 文言文中有死的意思的字有哪些
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 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4. 代表死亡的字
代表死亡的字有:死、殁
一、死拼音:sǐ
释义:
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亡。~人。这棵树~了。~棋。~火山。
2.不顾生命;拼死:~战。~守。
3.至死,表示坚决:~不认输。~也不松手。
4.表示达到极点:笑~人。高兴~了。~顽固。
5.不可调和的:~敌。~对头。
6.固定;死板;不活动:~脑筋。~心眼。~规矩。~水。开会的时间要定~。
7.不能通过:~胡同。~路一条。把漏洞堵~。
二、殁拼音:
释义:
1.死:病~。也作没。
2.形声。从歺( è),(mò)声。歺残骨,与死亡有关。本义:死
3.通“刎”。自杀 。如:殁身(杀身;终生)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
白话版《说文解字》:死,生气耗尽,表示人的灵魂与躯体相分离。字形采用“歺、人”会义。所有与死相关的字,都采用“死”作边旁。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死活[sǐ huó]
活得下去活不下去(多用于否定句):这种做法简直是不顾别人的~。
2.生死[shēng sǐ]
生存和死亡:~关头。~与共。同~,共患难。
3.该死[gāi sǐ]
表示厌恶、愤恨或埋怨:~的猫叼走一条鱼。真~,我又把钥匙丢在家里了。
4.死亡[sǐ wáng]
有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结;失去生命。与“生存”相对。
5.猝死[cù sǐ]
突然死亡。多由冠状动脉强烈痉挛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常为心室颤动)引起。就地进行人工呼吸等可能救活。
5. 表示死字的词语
长逝:1.远去。 2.谓逝世,去世。
逝世:1.去世:不幸逝世。
病逝:1.因病去世。
永逝:1.永远消逝。 2.逝世。
丧逝:1.逝世。
亡逝:1.犹亡故。逝世。
奄逝:1.谓去世。
夭逝:1.短命早死。
倾逝:1.逝世。
徂(cú)逝: 1.亡故。 2.远行。 3.流逝。
逝殂(cú):1.犹死亡。
沦逝:1.没世,逝世。
淹逝:1.疾速地过去。 2.去世。
先逝:1.先行。 2.先逝世。
逝死:1.死去。
逝灭:1.消逝,灭亡。
往逝:1.犹去世。
6. 死在古文中的说法
(一)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
《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二)根据人的年龄。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
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
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根据人的死因。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
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
(四)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盘”;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等等。
(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人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
但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