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评价包括哪些要素呢?
1、评价目的——为什么评
1.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
评价者在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程问题的认识,形成新思想,积累新的课程经验。
2.管理课程
以管理课程为目的的评价,一般以选择、推广课程与鉴定学前教育质量为其主要功能。
2、评价内容——评什么
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与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三个部分。
1.课程方案评价
第一,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各个要素、部分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原则,是否以先进的课程理论为指导;第二,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各要素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是否符合原先的指导思想。
2.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1)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反应,指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表现等
(2)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指对儿童的控制程度、课堂管理方式、教育机制和技巧等
(3)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
(4)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等
3.课程效果评价
评价课程方案效果,一般是通过对儿童的发展评价来确定的,包括:评价儿童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了解教师发生哪些变化,有怎样的提高等。
3、评价主体——谁来评
课程评价的主体指的是课程评价者。《纲要》中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在此之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比较单一的管理人员评价,而课程评价的主体从单一的行政评价转向管理人员、教师、儿童及其家长的多元评价,对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质量、改进幼儿园教育、促进儿童发展都非常有利。
教师和儿童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在多元评价的主体中,教师与儿童则是主体中的主体。
1、发挥儿童评价主体的作用
(1)开展具体性的自我评价
(2)引导儿童互评
2.发挥教师评价主导的作用
3.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着发展评价的实施
作为家长,积极的支持与配合能使儿童的发展评价更顺利、更完善。
4、评价标准和指标——按何标准评
1.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
(1)导向作用
(2)鉴定作用
(3)诊断作用
(4)改进作用
2.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
(1)准确性——指评价标准能保证所有的信息是需要的、可靠的。
(2)有用性——指评价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为各类对象提供丰富的信息,并对课程的发展、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合法性——指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教育机构和个人的权益。
(4)可行性——指切实可行,投入的人力、物力适宜有效。
5、评价类型与方法——怎样评
1.评价类型
目前经常使用的课程评价类型有:
按评价的参照点来分,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发展评价。
按评价的功能来分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评价方法
评价应该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应该根据评价目的与内容,综合采用观察、谈话、测验、作品分析、调查、档案分析等多种方法。
有如下:
1、根据评价方案目标的预定性和评价设计的系统性程度分类。
2、根据受评对象的范围分类。
3、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分类。
4、根据评价参照体系分类。
5、根据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式分类。
6、根据评价的主体分类。
7、学前课程为儿童所设计的目标。
8、学前课程选择的内容。
9、学前课程运用的手段和采用的方法。
10、学前课程中儿童参与活动的形式和兴趣。
相关目的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自小开始,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如果家长只注重孩子背会了什么,背会多少,考试成绩多少,这些智力上的长进,只看到眼前的一些成长,忘记培育孩子的梦想,忽视了重于一切的“心灵教育”,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可能拥有多么远大的理想。
更进一步来看,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认清人生的意义,明白人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让我们的教育培育出生活的强者,这个强者不是物质上的强者,而是道德上的强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