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报刊常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什么是英文报刊
英语报刊课与英语其他课程虽然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有不少自身特色。
笔者根据40余年的报刊教学实践经验,认为理想的高校英语报刊教师除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过硬的英语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素质: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善于使用科技手段,更新知识优化环境。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素质做些议论。
一、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新闻概况指的是报刊的特性、报业发展史、报刊目前经营状况、读者群特点、报刊主要类型文章的功能和新闻价值观念。了解西方新闻概况,可以帮助英语报刊教师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报刊文章语言。
报刊是大众性传媒,风格必须适应大众口味。刊物的大众性越强,语言就越要注重可读性,适合大众的阅读水平,要尽可能通俗质朴,简洁明了(端木义万 2000)。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所奉行的准则。为了增加客观性,报刊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引语,用词力求准确具体,避用情感词语和夸张手法。
报业发展史与新闻写作风格密切关联,不同时代都会给新闻报道语言留下清晰的烙印。譬如,19世纪电报的发明导致新闻报道“倒金字塔”模式的出现(Inverted Pyramid Form)。
又如,20世纪的广播和电视新闻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报刊的新闻报道失去了原先的“时新性”(Timeliness)的优势,促使报刊在解释性新闻报道(Interpretative News Reporting)发展。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报道(Straight News Reporting)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除具有信息功能之外,还有劝说功能,是有深度、有分析、有观点、有个性的写作。
文章一般围绕因果(Cause-and-effect)敷墨”(端木义万 2002)。报刊标题写作受排版和功能因素制约,栏目狭窄迫使标题用最少的篇幅传达新闻故事的核心信息,因而标题句式高度浓缩,常采用省略、短词和以符代词手段。
标题的劝说功能导致常用比喻、典故、押韵、双关、对仗或仿词修辞手段以便取得吸引读者、增加趣味的效果。(端木义万 2001)西方报业的发展史是垄断化的历史,目前绝大部分报刊掌握在报业集团和联合大企业手中。
这种体制使得报刊语言中渗透着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批评性社会理论认为“社会中的电视、报刊是帮助社会对大众进行统治和操纵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作为电视报刊的语言也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
(戴炜华,陈宇昀 2004)新闻话语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话语”(van Dijk 2002)。新闻报道“往往采用宣传手段影响公众舆论,这些手段形成了‘语义噪音’(Semantic noise)”(Merril 1990)。
英语报刊教师应该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要帮助学生阅读时排除杂音、拨开迷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实质。新闻价值直接影响新闻写作。
例如,时新性(Timeliness)要求新闻报道内容要新。报刊在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事物和现象时必然也使用相关的词语。
此外,新闻写作人员为了使报道有新鲜感在语言上刻意求新,除活用习语、典故手段外,还经常自创新词。因此,“报刊是使用新词的庞大机器和杜撰新词的巨大工厂”(端木义万 1985)。
再如,邻近性(Proximity)既可指地理上的邻近性(Geographical Proximity),也可指心理上的邻近性(Psychological Proximity)。邻近性要求报道的内容贴近读者的生活和心理,也要求使用的语言适合他们的口味。
所以大众性报刊力避“阳春白雪”之嫌,采用通俗语言,使用口俗词,甚至俚语(端木义万 2000)。西方新闻界十分关注“冲突性”(Conflict),有的学者甚至把它放在新闻价值之首。
“冲突性”新闻价值对报刊语言也有影响。具体表现在新闻写作人员喜爱使用“暴力”“战争”等比喻词语,如war on poverty, war on corruption。
其他新闻价值还有奇特性(Unusualness)、重要性(Consequence),显著性(Prominence)、趣味性(Human Interest)。二、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大量实践说明,语言理解障碍常常不在语言结构本身,而在相关文化知识的缺乏。
英语报刊内容浩若烟海,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多方面。英语报刊教师的文化知识越丰富,课程驾驭能力就越强。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注意语言难点,而且要找出文化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理解中的文化障碍。例. Violence in language has bee almost as casual as the possession of handguns.(Time, April 2,1990)学生如果不了解美国持枪合法情况(成人没有犯罪记录均可购买枪支),就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语言粗鲁问题比持枪问题更为严重。
因此,教师在解释本句时有必要介绍美国枪支文化。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报刊教师要想把外报外刊课程教好,就要不仅在语言方面下功夫,做到“语言通”,还得要在文化知识方面下功夫,做到“文化通”。
三、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英语报刊课是一门阅读课程,因此,适用于阅读课程的教学理论一般也适用于英语报刊课程。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过程。
英语报刊教师应该掌握这一理论并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现代图。
2.现在大学生用什么英语报纸好我看有英语周报还有一些有四级题的推销
推荐《Chian Daily》和《Beijing Review》,都是很经典的英语学习材料。
有人也许订了好多报纸但都没有提高,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是机械地获取新闻中的字面意思,不去思考其中用了哪些词汇,有什么语法现象,遇到某种事情该如何表达等等。 其实上述两种报纸中的报道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能扩大读者的知识面,而读的多了自然词汇量也就大了,也了解各种语法现象及词汇运用了,写作成绩也就提高了。
至于听力,阅读报纸是无法提高的吧,听力是靠练的,没有捷径可走。 其实想要练习材料很多,教材可以从《初级英语听力》、《step by step》的第一册开始。
广播可以听CRI(要听正常的新闻、专门的教学栏目,而不是heat FM音乐台,那样帮助不大);好多人都推荐VOA,但事实上很难收到,而且对于基础较差的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鸭子听雷不知所云,意义也不大。电视方面,可以看CCTV9,专门的英语台,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外籍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身边绝佳的听力材料。
还有更贴近生活的听力材料就是原声电影。不过最好不要带英文字幕,因为带字幕有两种缺陷,一是你专注于字幕往往听不进英语表达,二是你先看好中文意思再等着英文出来,表面上听懂了,但日常生活和考试中都是事先不知道意思的,总是先看中文再听中文对听力提高帮助不大。
再有就是练习听力要讲究一些方法。我个人有两点体会: 1。
泛听虽然比较节省时间,可以涉猎更多更广的题目,但事实上其效果并不如精听好。要想大幅提高听力水平一定要精听,最好一字不落地听,连介词助词都要听出来。
不要觉得动词后面究竟加的是on还是out无关紧要,事实上往往这些小词会影响到整句话的意义,对答题做出判断影响很大;更何况,要想听出这些小词是很费功夫的,经过特训能把介词都听出来,要听懂动词名词就更不在话下了! 2。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不要戴着耳机听,而是要外放出来。
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用耳机听听力磁带,考试时若突然改用录音机外放就会觉得声音很远很飘渺,好像听不清,因此成绩也受到影响。耳机传出来的声音跟一个人站在那里对你说话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尽量熟悉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听话状态,这样才不会造成考试或环境改变时心里没底。
英语报刊课与英语其他课程虽然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有不少自身特色。
笔者根据40余年的报刊教学实践经验,认为理想的高校英语报刊教师除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过硬的英语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素质: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善于使用科技手段,更新知识优化环境。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素质做些议论。
一、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新闻概况指的是报刊的特性、报业发展史、报刊目前经营状况、读者群特点、报刊主要类型文章的功能和新闻价值观念。了解西方新闻概况,可以帮助英语报刊教师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报刊文章语言。
报刊是大众性传媒,风格必须适应大众口味。刊物的大众性越强,语言就越要注重可读性,适合大众的阅读水平,要尽可能通俗质朴,简洁明了(端木义万 2000)。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所奉行的准则。为了增加客观性,报刊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引语,用词力求准确具体,避用情感词语和夸张手法。
报业发展史与新闻写作风格密切关联,不同时代都会给新闻报道语言留下清晰的烙印。譬如,19世纪电报的发明导致新闻报道“倒金字塔”模式的出现(Inverted Pyramid Form)。
又如,20世纪的广播和电视新闻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报刊的新闻报道失去了原先的“时新性”(Timeliness)的优势,促使报刊在解释性新闻报道(Interpretative News Reporting)发展。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报道(Straight News Reporting)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除具有信息功能之外,还有劝说功能,是有深度、有分析、有观点、有个性的写作。
文章一般围绕因果(Cause-and-effect)敷墨”(端木义万 2002)。报刊标题写作受排版和功能因素制约,栏目狭窄迫使标题用最少的篇幅传达新闻故事的核心信息,因而标题句式高度浓缩,常采用省略、短词和以符代词手段。
标题的劝说功能导致常用比喻、典故、押韵、双关、对仗或仿词修辞手段以便取得吸引读者、增加趣味的效果。(端木义万 2001)西方报业的发展史是垄断化的历史,目前绝大部分报刊掌握在报业集团和联合大企业手中。
这种体制使得报刊语言中渗透着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批评性社会理论认为“社会中的电视、报刊是帮助社会对大众进行统治和操纵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作为电视报刊的语言也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
(戴炜华,陈宇昀 2004)新闻话语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话语”(van Dijk 2002)。新闻报道“往往采用宣传手段影响公众舆论,这些手段形成了‘语义噪音’(Semantic noise)”(Merril 1990)。
英语报刊教师应该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要帮助学生阅读时排除杂音、拨开迷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实质。新闻价值直接影响新闻写作。
例如,时新性(Timeliness)要求新闻报道内容要新。报刊在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事物和现象时必然也使用相关的词语。
此外,新闻写作人员为了使报道有新鲜感在语言上刻意求新,除活用习语、典故手段外,还经常自创新词。因此,“报刊是使用新词的庞大机器和杜撰新词的巨大工厂”(端木义万 1985)。
再如,邻近性(Proximity)既可指地理上的邻近性(Geographical Proximity),也可指心理上的邻近性(Psychological Proximity)。邻近性要求报道的内容贴近读者的生活和心理,也要求使用的语言适合他们的口味。
所以大众性报刊力避“阳春白雪”之嫌,采用通俗语言,使用口俗词,甚至俚语(端木义万 2000)。西方新闻界十分关注“冲突性”(Conflict),有的学者甚至把它放在新闻价值之首。
“冲突性”新闻价值对报刊语言也有影响。具体表现在新闻写作人员喜爱使用“暴力”“战争”等比喻词语,如war on poverty, war on corruption。
其他新闻价值还有奇特性(Unusualness)、重要性(Consequence),显著性(Prominence)、趣味性(Human Interest)。二、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大量实践说明,语言理解障碍常常不在语言结构本身,而在相关文化知识的缺乏。
英语报刊内容浩若烟海,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多方面。英语报刊教师的文化知识越丰富,课程驾驭能力就越强。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注意语言难点,而且要找出文化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理解中的文化障碍。例. Violence in language has bee almost as casual as the possession of handguns.(Time, April 2,1990)学生如果不了解美国持枪合法情况(成人没有犯罪记录均可购买枪支),就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语言粗鲁问题比持枪问题更为严重。
因此,教师在解释本句时有必要介绍美国枪支文化。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报刊教师要想把外报外刊课程教好,就要不仅在语言方面下功夫,做到“语言通”,还得要在文化知识方面下功夫,做到“文化通”。
三、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英语报刊课是一门阅读课程,因此,适用于阅读课程的教学理论一般也适用于英语报刊课程。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过程。
英语报刊教师应该掌握这一理论并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现代图。
2.现在大学生用什么英语报纸好我看有英语周报还有一些有四级题的推销
推荐《Chian Daily》和《Beijing Review》,都是很经典的英语学习材料。
有人也许订了好多报纸但都没有提高,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是机械地获取新闻中的字面意思,不去思考其中用了哪些词汇,有什么语法现象,遇到某种事情该如何表达等等。 其实上述两种报纸中的报道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能扩大读者的知识面,而读的多了自然词汇量也就大了,也了解各种语法现象及词汇运用了,写作成绩也就提高了。
至于听力,阅读报纸是无法提高的吧,听力是靠练的,没有捷径可走。 其实想要练习材料很多,教材可以从《初级英语听力》、《step by step》的第一册开始。
广播可以听CRI(要听正常的新闻、专门的教学栏目,而不是heat FM音乐台,那样帮助不大);好多人都推荐VOA,但事实上很难收到,而且对于基础较差的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鸭子听雷不知所云,意义也不大。电视方面,可以看CCTV9,专门的英语台,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外籍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身边绝佳的听力材料。
还有更贴近生活的听力材料就是原声电影。不过最好不要带英文字幕,因为带字幕有两种缺陷,一是你专注于字幕往往听不进英语表达,二是你先看好中文意思再等着英文出来,表面上听懂了,但日常生活和考试中都是事先不知道意思的,总是先看中文再听中文对听力提高帮助不大。
再有就是练习听力要讲究一些方法。我个人有两点体会: 1。
泛听虽然比较节省时间,可以涉猎更多更广的题目,但事实上其效果并不如精听好。要想大幅提高听力水平一定要精听,最好一字不落地听,连介词助词都要听出来。
不要觉得动词后面究竟加的是on还是out无关紧要,事实上往往这些小词会影响到整句话的意义,对答题做出判断影响很大;更何况,要想听出这些小词是很费功夫的,经过特训能把介词都听出来,要听懂动词名词就更不在话下了! 2。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不要戴着耳机听,而是要外放出来。
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用耳机听听力磁带,考试时若突然改用录音机外放就会觉得声音很远很飘渺,好像听不清,因此成绩也受到影响。耳机传出来的声音跟一个人站在那里对你说话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尽量熟悉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听话状态,这样才不会造成考试或环境改变时心里没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