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病毒性肝炎按其病原分型目前至少有5种,其中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急性甲肝患者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在儿童中以无黄疸型为多见,潜伏期2~6周。粪-口感染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在集体单位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甲肝发病率较高。
2.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乙肝患者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6个月。主要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及密切的生活接触(粪便、唾液、初乳、尿、分泌物、汗等)进行传播;小儿还应特别注意母婴传播的途径,即母亲在妊娠后期患乙肝或是携带者,分娩时通过产道、胎盘传染给下一代,使婴儿得病。
3.非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本型肝炎的患者,潜伏期为1~6个月。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此型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4.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本型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为2~8周。因其传播途径是粪-口感染方式,可以暴发流行。特别是妊娠6~9个月的产妇更应引起重视。
5.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只能感染乙肝患者,可使肝脏病变加重,病情进行性发展,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肝硬化。潜伏期为1~6个月,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有家庭聚集发生倾向。虽然我国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对较低,但我国有数量巨大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都可能成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在对象。这是我国肝炎防治的新课题。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急性甲肝患者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在儿童中以无黄疸型为多见,潜伏期2~6周。粪-口感染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在集体单位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甲肝发病率较高。
2.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乙肝患者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6个月。主要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及密切的生活接触(粪便、唾液、初乳、尿、分泌物、汗等)进行传播;小儿还应特别注意母婴传播的途径,即母亲在妊娠后期患乙肝或是携带者,分娩时通过产道、胎盘传染给下一代,使婴儿得病。
3.非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本型肝炎的患者,潜伏期为1~6个月。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此型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4.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本型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为2~8周。因其传播途径是粪-口感染方式,可以暴发流行。特别是妊娠6~9个月的产妇更应引起重视。
5.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只能感染乙肝患者,可使肝脏病变加重,病情进行性发展,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肝硬化。潜伏期为1~6个月,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有家庭聚集发生倾向。虽然我国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对较低,但我国有数量巨大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都可能成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在对象。这是我国肝炎防治的新课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