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国家
1998年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国家是中国,2020年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国家是美国。
国际空间站于1993年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国际空间站最初的大体分工是:
美国研制试验舱、离心机调节舱、居住舱、节点-1舱、气闸舱、夯架结构和太阳能电池阵。
俄罗斯研制多功能货舱、服务舱、万向对接舱、对接段、对接与储存舱、生命保障舱、科学能源平台和2个研究舱。
欧洲研制试验舱、自动转移飞行器及节点舱。
意大利研制3个多用途后勤舱。
日本研制试验舱,它由增压舱、遥控机械臂系统、暴露设施和试验后勤舱组成。
加拿大负责研制移动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空间站遥控操作机器人系统加拿大机械臂、移动基座系统和专用灵巧机械手。
巴西提供一些特殊试验设备。
空间站计划装配13个增压舱,其中6个是用于科学试验的研究舱,1个是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存储功能的多功能货舱,以及3个对接用的节点舱。
建造阶段: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1998年),主要进行了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阶段(1998-2001年),初期装配阶段。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首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发射成功。1998年12月4日,美国团结号节点舱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并于12月7日与曙光号成功对接。
第2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成1个具有载3人能力的初期空间站。
第三阶段(2001年-2006年),最终装配和应用阶段。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