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小知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有趣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有趣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光年是距离单位、太阳的颜色、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太阳系中表面风速最快的行星、太阳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1、光年是距离单位
光年是天文大尺度距离单位,并非时间单位。鉴于光速在真空中不受惯性系和参考系限制而恒定不变的性质,人类把光速作为衡量距离的精准单位,还有一种含义,因为“光年”包含“年”这个字,而年通常是时间单位。
一光年就是光运行一年的距离,科学界把这个年定义为儒略年:365.25年;这样一光年精确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m,通俗来讲,一光年大概是:9.46万亿公里。目前人类最远探测器是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约216亿公里,也只有一光年的0.22%。
2、太阳的颜色
太阳真正的颜色是白色。我们之所以把太阳看成黄色,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层更不容易将高波长的颜色,比如红色、橘色和黄色,散射出去。
因此,这些波长的颜色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也就是太阳呈现出黄色的原因。要是离开地球在太空中看太阳的话,就会发现太阳真正的颜色是百色(我也没看过,不知道会不会发现眼睛已经被闪瞎)。
3、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
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而是金星。水星虽然距离太阳最近,但是水星表面温度在白天可以达到427℃,而金星由于有着浓密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强烈的温室效应。
其表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500℃,就算在金星夜晚也有400多℃,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有400多℃以上。顺便说下,水星因为其夜间温度可以下降至-183℃,使得水星是太阳系中表面温差最大的行星,表面昼夜温差高达600℃。
4、太阳系中表面风速最快的行星
海王星大黑斑是出现在海王星上的暗斑,如同木星的大红斑一样。它在1989年被NASA的航海家2号太空船检测到,虽然他似乎与木星的大红斑一样,但它是个反气旋风暴,它被相信是个相对来说没有云彩的区域。
这个斑点的大小与地球近似,并且非常像木星上的大红斑。起初认为它是与大红斑一样的风暴,但更接近的观察显示它是黑暗的,并且是向海王星内部凹陷的椭圆形。
围绕在大黑斑周围的风速经测量高达每时2400公里(1500英里),是太阳系中最快的风,大黑斑被认为是海王星被甲烷覆盖时产生的一个洞孔,类似于地球上的臭氧洞。
5、太阳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金星的公转周期是224.7个地球日,而自转周期是243个地球日,也就是说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长18个地球日,在哪里是名副其实的“度日如年”。
至于原因还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也就是说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2. 谁有关于天文学方面的小知识
天文知识1001条,下载地址: (一)宇宙的起源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注释: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 *** 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
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
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
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
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
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
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
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二)行星状星云 发射星云的一种。
在望远镜中大都具有象天王星或海王星那样的略带绿色而有明亮边缘的小圆面,因此赫歇尔在1779年发现这类天体后称它们为行星状星云。 用大望远镜观察显示出行星状星云有纤维、斑点、气流和小弧等复杂结构。
它们主要分布在银道面附近,受到星际消光的影响,大量的行星状星云被暗星云遮蔽而难以观测,根据太阳附近的分布密度(约每千立方秒差距三十到五十个)估计,整个银河系中应该有四五万个,现在观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行星状星云的质量在十分之一到一个太阳质量之间,星云中的密度在每立方厘米 100-10,000个原子(离子)之间。
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星都是温度很高的(大于等于30000K),星云吸收它发出的强紫外辐射通过级联跃迁过程转化为可见光。行星状星云象征着一颗恒星到了晚年,估计行星状星云的寿命平均为三万年左右,星云气体逐渐扩散消失于星际空间,仅留下一个中央白矮星。
(三)云雾状星云 气体星云主要由高温气体组成。 组成星云的物质受附近的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影响而带有电荷,并在它们降压的过程中放出射线(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霓虹灯)。
这类星云通常都是红色的,因为它们的主要成份氢在此情况下呈红色(其他物质呈不同的颜色,但氢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物质)。气体星云通常会孕育新的恒星。
尘埃星云是由尘埃组成的星云,它仅仅靠反射附近恒星发出的光而能被看到,所以也叫反射星云。尘埃星云也常常成为恒星诞生的场所。
它们看上去常呈蓝色,因为它们反射的蓝光较多。尘埃星云和气体星云一般都会呆在一起,有时它们一起被称作云雾状星云。
(四)暗星云 暗星云是银河系中不发光的弥漫物质所形成的云雾状天体。和亮星云一样,他们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小的只有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是出现在一些亮星云背景上的球状体;大的有几十到几百个太阳的质量,有的甚至更大。它们内部的物质密度。
3. 谁给我一些天文常识
全面了解-------水星(Mercury)水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 87.70 天自转周期: 58.65 日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 0.206轨道倾角: 7.0 度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卫星数: 无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赤道逃逸速度 4.25 km/sec 平均地表温度 179°C 最高地表温度 427°C 最低地表温度 -173°C 大气组成 氦 42% 钠 42% 氧 15% 其它 1%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
不过,古希腊天文学家们知道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赫拉克赖脱(公元前5世纪之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水星与金星并非环绕地球,而是环绕着太阳在运行。仅有水手10号探测器于1973年和1974年三次造访水星。
它仅仅勘测了水星表面的45%(并且很不幸运,由于水星太靠近太阳,以致于哈博望远镜无法对它进行安全的摄像)。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四千六百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千万千米,在轨道的近日点它以十分缓慢的速度按岁差围绕太阳向前运行(岁差: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0.2",约25800年运行一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
分日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后者是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的。)在十九世纪,天文学家们对水星的轨道半径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观察,但无法运用牛顿力学对此作出适当的解释。
存在于实际观察到的值与预告值之间的细微差异是一个次要(每千年相差七分之一度)但困扰了天文学家们数十年的问题。有人认为在靠近水星的轨道上存在着另一颗行星(有时被称作Vulcan,“祝融星”),由此来解释这种差异,结果最终的答案颇有戏剧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在人们接受认可此理论的早期,水星运行的正确预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水星因太阳的引力场而绕其公转,而太阳引力场极其巨大,据广义相对论观点,质量产生引力场,引力场又可看成质量,所以巨引力场可看作质量,产生小引力场,使其公转轨道偏离。
类似于电磁波的发散,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传向远方。--译注)在1962年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
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但在1965年,通过多普勒雷达的观察发现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已得知水星在公转二周的同时自转三周,水星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共动比率不是1:1的天体。由于上述情况及水星轨道极度偏离正圆,将使得水星上的观察者看到非常奇特的景像,处于某些经度的观察者会看到当太阳升起后,随着它朝向天顶缓慢移动,将逐渐明显地增大尺寸。
太阳将在天顶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倒退过程,再次停顿,然后继续它通往地平线的旅程,同时明显地缩小。在此期间,星星们将以三倍快的速度划过苍空。
在水星表面另一些地点的观察者将看到不同的但一样是异乎寻常的天体运动。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到700开。
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水星在许多方面与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没有板块运动。
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
巨大的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状。
事实上水星的大气很稀薄,由太阳风带来的被破坏的原子构成。水星温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些原子迅速地散逸至太空中,这样与地球和金星稳定的大气相比,水星的大气频繁地被补充更换。
水星的表面表现出巨大的急斜面,有些达到几百千米长,三千米高。有些横处于环形山的外环处,而另一些急斜面的面貌表明他们是受压缩而形成的。
据估计,水星表面收缩了大约0.1%(或在星球半径上递减了大约1千米)。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征之一是Caloris盆地,直径约为1300千米,人们认为它与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
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时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对盆地处奇特的地形。除了布满陨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对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许是古代火山运动的结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的结果。
水手号探测器的数据提供了一些近期水星上火山活动的初步迹象,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确认。 令人惊讶的是,水星北极点的雷达扫描(一处未被水手10号勘测的区域)显示出在一些陨石坑的被完好保护的隐蔽处存在冰。
4. 有哪些基本的天文学常识是非专业人士需要了解的
农历是阴阳历。
夜空中最亮的星不是北极星(相关讨论见: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什么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
全天共八十八星座,黄道跨越其中十三个。(新增蛇夫座)Virgo:处女座→室女座,Sagittarius:射手座→人马座,Aquarius:水瓶座→宝瓶座(后者为标准名称);Libra:天秤(cheng4)座。
(我所说的标准是这个:天文学名词)认星座和看流星雨都不需要使用望远镜。每天晚上都会有流星。
普通民众请选择观看「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 的流星雨(候选名单有:一月份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s,八月份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十二月份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附流星雨日历:Meteor Shower Calendar启明星和长庚星都是指金星。
不可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传说中「亮瞎我的钛合金狗眼」将成为现实。「你哭着对我说,照片里都是骗人的」天文照片中星云的灿烂效果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相关讨论见:天文照片里灿烂的星云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还是相机拍摄的效果?)「望远镜能看多远」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提问方式。(相关讨论见:现在最高级的天文望远镜能观测到多远,天文望远镜如何分级?)上弦月上半夜出现在西部天空,下弦月下半夜出现在东部天空,简称「上上西,下下东」。
星座是遥远天体的二维投影。(相关讨论见:同一星座中的天体,是确实在空间上相对较近,还是仅仅在地球的视野的投影上比较近?)照片里的「大月亮」效果是可以拍出来的。
(相关讨论见:为什么摄影作品中的月亮要比肉眼看到的巨大很多?)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几乎都位于银河系内。(相关讨论见:地球上,人类肉眼可见恒星是否全部在银河系?)月全食期间出现的「红月亮」、「血月」是地球大气层的杰作。
(相关讨论见:月全食“红月亮”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太阳系比我们想象中要空旷得多。(相关讨论见:在太空实验室里,模拟太阳系做一个完全按比例缩小的迷你太阳系,现实吗?)可借助提丢斯 - 波得定则记忆八大行星的轨道半径。
( *** :提丢斯 - 波得定则)节气是一个时刻。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是月球被潮汐锁定了。
(相关讨论见:月球为什么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呢?,月球固定一面永远朝向地球是否太过巧合了?)月相的形成的原因是月球围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遮挡了太阳光。(相关讨论见: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凹的,有时是凸的,有时还刚好是个半圆?)OS X Mountain Lion 默认壁纸的原型是 NGC 3190 。
(APOD:2010 May 3)「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没有写错。(相关讨论见:天狼星以及那些侮辱苏轼的人们)古诗词中出现的「斗牛」多指斗宿、牛宿而非北斗、牵牛。
恒星每天比前一天早升起约 4 分钟。月亮每天比前一天晚升起约 50 分钟。
在北半球我们无法同时看到天蝎座和猎户座。(相关讨论见:「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与「商」是哪两颗星呢?)木星的大红斑能塞进 2-3 个地球。
(现在好像缩水了)太阳黑子比周围正常的太阳光球暗,所以显得「黑」。大部分星座都不大形象。
由于岁差的影响,在以「千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上,「北极星」会发生改变:流星雨大多是彗星残留在轨道的碎片落入地球大气层形成的。流星暴的标准是「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理想状态下大概 3~4 秒有一颗流星,你们感受一下。
由于个头太小,太阳最后不会变成黑洞。(相关讨论见:太阳会变成黑洞吗?)光年是长度单位。
在天气晴好的夜晚,即便在大城市也还是可以看到星星的。天文学上使用「星等」描述天体的明暗程度。
星等数值越低,天体亮度越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并非越大越好。
天文学中的默认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目前学界认为宇宙没有边界。
(相关讨论见:宇宙是无限的么?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我们的世界有中心吗?,宇宙是无穷大的吗?那无穷大的宇宙外面又是什么?)日食一定发生在朔,通常是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一般是十五。
请正确区分「恒星周日视」(即「星轨」)与「流星雨」。八大行星基本位于同一平面(黄道面)。
流星雨具有周期性。(相关讨论见:流星雨有周期性吗?如果有,是什么原理呢?)小行星带的总质量很小。
(相关讨论见:假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人类有没有可能将小行星带的星体重新聚集成一颗大行星?)「来自星星的我们」除了氢,组成人体的所有元素都来自恒星合成。(科学松鼠会:为什么说《来自星星的你》这名字起得太有味道了?)所谓「行星逆行」不过是地球被内行星超车或者是地球超了外行星的车产生的错觉罢了。
「七月流火」的「火」是指「大火」心宿二,而非火星。「荧惑守心」是指火星在心宿二附近发生逆行的现象。
「日月同辉」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月明星稀。
回归周期在 200 年以下的彗星被称为「短周期彗星」。1604 年的开普勒超新星是人类最近一次观测到的银河系内超新星。
海王星公转周期约 165 年,发现(1846 年)至今仅绕日一圈(2011 年)。学界曾对恒星的发光机制进行了各种推测,最终爱丁顿的核聚变假说得到广泛。
有趣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光年是距离单位、太阳的颜色、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太阳系中表面风速最快的行星、太阳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1、光年是距离单位
光年是天文大尺度距离单位,并非时间单位。鉴于光速在真空中不受惯性系和参考系限制而恒定不变的性质,人类把光速作为衡量距离的精准单位,还有一种含义,因为“光年”包含“年”这个字,而年通常是时间单位。
一光年就是光运行一年的距离,科学界把这个年定义为儒略年:365.25年;这样一光年精确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m,通俗来讲,一光年大概是:9.46万亿公里。目前人类最远探测器是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约216亿公里,也只有一光年的0.22%。
2、太阳的颜色
太阳真正的颜色是白色。我们之所以把太阳看成黄色,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层更不容易将高波长的颜色,比如红色、橘色和黄色,散射出去。
因此,这些波长的颜色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也就是太阳呈现出黄色的原因。要是离开地球在太空中看太阳的话,就会发现太阳真正的颜色是百色(我也没看过,不知道会不会发现眼睛已经被闪瞎)。
3、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
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而是金星。水星虽然距离太阳最近,但是水星表面温度在白天可以达到427℃,而金星由于有着浓密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强烈的温室效应。
其表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500℃,就算在金星夜晚也有400多℃,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有400多℃以上。顺便说下,水星因为其夜间温度可以下降至-183℃,使得水星是太阳系中表面温差最大的行星,表面昼夜温差高达600℃。
4、太阳系中表面风速最快的行星
海王星大黑斑是出现在海王星上的暗斑,如同木星的大红斑一样。它在1989年被NASA的航海家2号太空船检测到,虽然他似乎与木星的大红斑一样,但它是个反气旋风暴,它被相信是个相对来说没有云彩的区域。
这个斑点的大小与地球近似,并且非常像木星上的大红斑。起初认为它是与大红斑一样的风暴,但更接近的观察显示它是黑暗的,并且是向海王星内部凹陷的椭圆形。
围绕在大黑斑周围的风速经测量高达每时2400公里(1500英里),是太阳系中最快的风,大黑斑被认为是海王星被甲烷覆盖时产生的一个洞孔,类似于地球上的臭氧洞。
5、太阳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金星的公转周期是224.7个地球日,而自转周期是243个地球日,也就是说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长18个地球日,在哪里是名副其实的“度日如年”。
至于原因还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也就是说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2. 谁有关于天文学方面的小知识
天文知识1001条,下载地址: (一)宇宙的起源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注释: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 *** 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
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
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
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
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
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
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
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二)行星状星云 发射星云的一种。
在望远镜中大都具有象天王星或海王星那样的略带绿色而有明亮边缘的小圆面,因此赫歇尔在1779年发现这类天体后称它们为行星状星云。 用大望远镜观察显示出行星状星云有纤维、斑点、气流和小弧等复杂结构。
它们主要分布在银道面附近,受到星际消光的影响,大量的行星状星云被暗星云遮蔽而难以观测,根据太阳附近的分布密度(约每千立方秒差距三十到五十个)估计,整个银河系中应该有四五万个,现在观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行星状星云的质量在十分之一到一个太阳质量之间,星云中的密度在每立方厘米 100-10,000个原子(离子)之间。
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星都是温度很高的(大于等于30000K),星云吸收它发出的强紫外辐射通过级联跃迁过程转化为可见光。行星状星云象征着一颗恒星到了晚年,估计行星状星云的寿命平均为三万年左右,星云气体逐渐扩散消失于星际空间,仅留下一个中央白矮星。
(三)云雾状星云 气体星云主要由高温气体组成。 组成星云的物质受附近的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影响而带有电荷,并在它们降压的过程中放出射线(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霓虹灯)。
这类星云通常都是红色的,因为它们的主要成份氢在此情况下呈红色(其他物质呈不同的颜色,但氢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物质)。气体星云通常会孕育新的恒星。
尘埃星云是由尘埃组成的星云,它仅仅靠反射附近恒星发出的光而能被看到,所以也叫反射星云。尘埃星云也常常成为恒星诞生的场所。
它们看上去常呈蓝色,因为它们反射的蓝光较多。尘埃星云和气体星云一般都会呆在一起,有时它们一起被称作云雾状星云。
(四)暗星云 暗星云是银河系中不发光的弥漫物质所形成的云雾状天体。和亮星云一样,他们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小的只有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是出现在一些亮星云背景上的球状体;大的有几十到几百个太阳的质量,有的甚至更大。它们内部的物质密度。
3. 谁给我一些天文常识
全面了解-------水星(Mercury)水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 87.70 天自转周期: 58.65 日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 0.206轨道倾角: 7.0 度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卫星数: 无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赤道逃逸速度 4.25 km/sec 平均地表温度 179°C 最高地表温度 427°C 最低地表温度 -173°C 大气组成 氦 42% 钠 42% 氧 15% 其它 1%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
不过,古希腊天文学家们知道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赫拉克赖脱(公元前5世纪之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水星与金星并非环绕地球,而是环绕着太阳在运行。仅有水手10号探测器于1973年和1974年三次造访水星。
它仅仅勘测了水星表面的45%(并且很不幸运,由于水星太靠近太阳,以致于哈博望远镜无法对它进行安全的摄像)。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四千六百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千万千米,在轨道的近日点它以十分缓慢的速度按岁差围绕太阳向前运行(岁差: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0.2",约25800年运行一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
分日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后者是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的。)在十九世纪,天文学家们对水星的轨道半径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观察,但无法运用牛顿力学对此作出适当的解释。
存在于实际观察到的值与预告值之间的细微差异是一个次要(每千年相差七分之一度)但困扰了天文学家们数十年的问题。有人认为在靠近水星的轨道上存在着另一颗行星(有时被称作Vulcan,“祝融星”),由此来解释这种差异,结果最终的答案颇有戏剧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在人们接受认可此理论的早期,水星运行的正确预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水星因太阳的引力场而绕其公转,而太阳引力场极其巨大,据广义相对论观点,质量产生引力场,引力场又可看成质量,所以巨引力场可看作质量,产生小引力场,使其公转轨道偏离。
类似于电磁波的发散,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传向远方。--译注)在1962年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
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但在1965年,通过多普勒雷达的观察发现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已得知水星在公转二周的同时自转三周,水星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共动比率不是1:1的天体。由于上述情况及水星轨道极度偏离正圆,将使得水星上的观察者看到非常奇特的景像,处于某些经度的观察者会看到当太阳升起后,随着它朝向天顶缓慢移动,将逐渐明显地增大尺寸。
太阳将在天顶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倒退过程,再次停顿,然后继续它通往地平线的旅程,同时明显地缩小。在此期间,星星们将以三倍快的速度划过苍空。
在水星表面另一些地点的观察者将看到不同的但一样是异乎寻常的天体运动。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到700开。
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水星在许多方面与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没有板块运动。
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
巨大的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状。
事实上水星的大气很稀薄,由太阳风带来的被破坏的原子构成。水星温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些原子迅速地散逸至太空中,这样与地球和金星稳定的大气相比,水星的大气频繁地被补充更换。
水星的表面表现出巨大的急斜面,有些达到几百千米长,三千米高。有些横处于环形山的外环处,而另一些急斜面的面貌表明他们是受压缩而形成的。
据估计,水星表面收缩了大约0.1%(或在星球半径上递减了大约1千米)。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征之一是Caloris盆地,直径约为1300千米,人们认为它与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
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时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对盆地处奇特的地形。除了布满陨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对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许是古代火山运动的结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的结果。
水手号探测器的数据提供了一些近期水星上火山活动的初步迹象,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确认。 令人惊讶的是,水星北极点的雷达扫描(一处未被水手10号勘测的区域)显示出在一些陨石坑的被完好保护的隐蔽处存在冰。
4. 有哪些基本的天文学常识是非专业人士需要了解的
农历是阴阳历。
夜空中最亮的星不是北极星(相关讨论见: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什么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
全天共八十八星座,黄道跨越其中十三个。(新增蛇夫座)Virgo:处女座→室女座,Sagittarius:射手座→人马座,Aquarius:水瓶座→宝瓶座(后者为标准名称);Libra:天秤(cheng4)座。
(我所说的标准是这个:天文学名词)认星座和看流星雨都不需要使用望远镜。每天晚上都会有流星。
普通民众请选择观看「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 的流星雨(候选名单有:一月份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s,八月份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十二月份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附流星雨日历:Meteor Shower Calendar启明星和长庚星都是指金星。
不可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传说中「亮瞎我的钛合金狗眼」将成为现实。「你哭着对我说,照片里都是骗人的」天文照片中星云的灿烂效果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相关讨论见:天文照片里灿烂的星云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还是相机拍摄的效果?)「望远镜能看多远」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提问方式。(相关讨论见:现在最高级的天文望远镜能观测到多远,天文望远镜如何分级?)上弦月上半夜出现在西部天空,下弦月下半夜出现在东部天空,简称「上上西,下下东」。
星座是遥远天体的二维投影。(相关讨论见:同一星座中的天体,是确实在空间上相对较近,还是仅仅在地球的视野的投影上比较近?)照片里的「大月亮」效果是可以拍出来的。
(相关讨论见:为什么摄影作品中的月亮要比肉眼看到的巨大很多?)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几乎都位于银河系内。(相关讨论见:地球上,人类肉眼可见恒星是否全部在银河系?)月全食期间出现的「红月亮」、「血月」是地球大气层的杰作。
(相关讨论见:月全食“红月亮”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太阳系比我们想象中要空旷得多。(相关讨论见:在太空实验室里,模拟太阳系做一个完全按比例缩小的迷你太阳系,现实吗?)可借助提丢斯 - 波得定则记忆八大行星的轨道半径。
( *** :提丢斯 - 波得定则)节气是一个时刻。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是月球被潮汐锁定了。
(相关讨论见:月球为什么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呢?,月球固定一面永远朝向地球是否太过巧合了?)月相的形成的原因是月球围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遮挡了太阳光。(相关讨论见: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凹的,有时是凸的,有时还刚好是个半圆?)OS X Mountain Lion 默认壁纸的原型是 NGC 3190 。
(APOD:2010 May 3)「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没有写错。(相关讨论见:天狼星以及那些侮辱苏轼的人们)古诗词中出现的「斗牛」多指斗宿、牛宿而非北斗、牵牛。
恒星每天比前一天早升起约 4 分钟。月亮每天比前一天晚升起约 50 分钟。
在北半球我们无法同时看到天蝎座和猎户座。(相关讨论见:「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与「商」是哪两颗星呢?)木星的大红斑能塞进 2-3 个地球。
(现在好像缩水了)太阳黑子比周围正常的太阳光球暗,所以显得「黑」。大部分星座都不大形象。
由于岁差的影响,在以「千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上,「北极星」会发生改变:流星雨大多是彗星残留在轨道的碎片落入地球大气层形成的。流星暴的标准是「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理想状态下大概 3~4 秒有一颗流星,你们感受一下。
由于个头太小,太阳最后不会变成黑洞。(相关讨论见:太阳会变成黑洞吗?)光年是长度单位。
在天气晴好的夜晚,即便在大城市也还是可以看到星星的。天文学上使用「星等」描述天体的明暗程度。
星等数值越低,天体亮度越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并非越大越好。
天文学中的默认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目前学界认为宇宙没有边界。
(相关讨论见:宇宙是无限的么?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我们的世界有中心吗?,宇宙是无穷大的吗?那无穷大的宇宙外面又是什么?)日食一定发生在朔,通常是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一般是十五。
请正确区分「恒星周日视」(即「星轨」)与「流星雨」。八大行星基本位于同一平面(黄道面)。
流星雨具有周期性。(相关讨论见:流星雨有周期性吗?如果有,是什么原理呢?)小行星带的总质量很小。
(相关讨论见:假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人类有没有可能将小行星带的星体重新聚集成一颗大行星?)「来自星星的我们」除了氢,组成人体的所有元素都来自恒星合成。(科学松鼠会:为什么说《来自星星的你》这名字起得太有味道了?)所谓「行星逆行」不过是地球被内行星超车或者是地球超了外行星的车产生的错觉罢了。
「七月流火」的「火」是指「大火」心宿二,而非火星。「荧惑守心」是指火星在心宿二附近发生逆行的现象。
「日月同辉」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月明星稀。
回归周期在 200 年以下的彗星被称为「短周期彗星」。1604 年的开普勒超新星是人类最近一次观测到的银河系内超新星。
海王星公转周期约 165 年,发现(1846 年)至今仅绕日一圈(2011 年)。学界曾对恒星的发光机制进行了各种推测,最终爱丁顿的核聚变假说得到广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