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的由来
“胡同”,这两个字原是蒙古语的译音。
《析津志》载称“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袭下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所以,北京胡同是久远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北京历史的面貌,是有丰富内容的。
“胡同”一词出现在《三国志》,胡汉同居一巷之意。
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
自元大都以来形成的老北京胡同成棋盘式格局。
胡同的形成和发展,在其名称上也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并反映出社会风情。
每条胡同一形成,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叫开了,就确确实实地代表了这条胡同在整个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交往、通信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
这是胡同名称的实用指代作用。
由于胡同名称从元朝开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们口头相传,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国后才有的。
扩展资料
北京的胡同名称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来条。
既有以人们所敬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也有几个朝代的历史名人、达官贵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然而数量最多的还是以平民百姓、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的姓名来命名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胡同里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为接近。
这类胡同名称充分体现出人文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