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 我来答
生活的ray
2022-11-27 · TA获得超过254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6万
展开全部

安禄山因为自己的势力太强大,有了异心所以叛乱。安禄山虽然在造反之前,身体已经很差。但是,对于安禄山来说,他绝不会错过大好的机会。

因为安禄山为了造反,已经做了太久的准备工作,他已经通过巴结唐玄宗,屈辱地当杨贵妃的儿子,同时极力讨好李林甫等朝中大臣,打消了唐玄宗对他的顾虑,放松了唐玄宗的警惕,让唐玄宗把三镇节度使的职位给他,让他拥有了不小的权力。这对于安禄山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安禄山人物简介。

安禄山懂九蕃语言,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又设法取得唐玄宗、杨贵妃的信任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安禄山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至德二年(757年),子庆绪谋夺帝位,将其杀死,年约五十余岁。

小蜜蜂爱绘画
高粉答主

2022-11-27 · 小蜜蜂爱绘画
小蜜蜂爱绘画
采纳数:276 获赞数:4568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合,在开元时期,唐帝国政坛就有内部纷争,到了天宝年间,杨忠国与李林甫形成了当时两大政治势力,双方的争斗比较激烈。

李林甫现在的说法是奸臣,而杨国忠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双方这种争斗最后牵扯到了更大的范围,杨国忠拉拢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李林甫与安禄山表面交好。

双方的这种权斗愈演愈烈,李林甫病死后杨国忠开始了政治报复,这时安禄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杨国忠很早就在唐玄宗面前指点安禄山要谋反,到了杨国忠大权在握时,与李林甫有关的官员多被贬流放,这让安禄山开始坐不住了,如果是文官也就是被贬,可他是个武将,朝廷里看不上他的大臣大有人在,他如果垮台是会危及性命,因此逼迫他起兵造反的正是杨国忠。

相关说明

安禄山本是个胡人,奚族人,年青时就不安分守己,后来投靠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当时的幽州地处边境,靠近辽东,政治与民族环境比较复杂,安禄山因为是胡人通晓边疆事宜,又很勇猛,被张守珪逐渐提升为偏将。

安禄山大字不识一个,但溜须拍马本事高强,张守珪后来收他为义子,并向朝廷推举他,这样安禄山就开始进入了唐帝国的高层政治圈。

凭借镇压辽东的契丹,奚人的军功成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安禄山在进京时表现的厚颜无耻,他又是彪悍的武人,一到地方上表现出凶悍,又很会收买人心,手下的部队跟随多年,很多都是胡人,听从他的指挥。

天宝年间,国内太平日久,全国总兵力50万左右,这50万中除了西北方面有战事,东北方面就是安禄山的部队,其余的部队都是少经战阵的和平军,没什么战斗力。

相反安禄山长年在边疆,权力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本来就有野心,现在又有了的雄厚实力。

朝廷并不是没有防备他,对他的兵力要求是不超过5万,而他实际上一直在秘密训练扩充兵力,到叛乱爆发时,他的兵力达到了15万。

说明他早就有造反之心,只是时机不成熟,等到杨国忠开始彻底打击报复他时,他也就索性放手一搏,人生不就这么回事么,该享受的也享受了,儿子也有一大堆,手下良将勇士这么多,不如当回皇帝过把皇帝瘾,造反就开始了。

造成他叛乱的客观原因,与唐玄宗沉湎于享乐,荒废朝政有,关与国内武备松驰有关。

如果李林甫在世还能平衡一下双方的关系,不至于逼迫他造反,虽有造反的实力和心理准备,但如果内部关系能缓和还不至于这样。客观原因加上主观原因,最终安史之乱彻底爆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禄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