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 我来答
Anna安2333
2023-01-27 · TA获得超过3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文学概论》课程分A卷和B卷,考生可根据使用教材版本不同任选A卷或B卷,使用1989年版和1995年修订本教材的考生请选A卷,使用2000年第1版的考生,请选B卷,若两卷均答,以A卷作为评卷依据。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文学处于人类社会结构中的___________位置上,它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一样都属于___________.

  2.导致作家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地说,一个是_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个是___________的作用。

  3.文学发展的继承和革新的辩证关系,简而言之,继承是___________,革新是___________.

  4.依据作品所运用的语言的有韵或无韵,可将文学区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5.创作灵感的基本特点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6.对叙事文学而言,艺术构思中形象酝酿阶段的基本使命是:A、使人物形象___________;B、使人物形象___________;C、使人物形象___________.

  7.在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劳动说”的先期提出者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从语言的直观层次看,诗歌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

  9.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运用语言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作品完成后的感性形态。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题为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项),6—15题为多项选择(每题有二至五个正确项)。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该题不给分〕

  1.在我国文论,最先对诗歌中的作家作品风格进行类型研究的是( )

  A. 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2.“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3.依据不同的艺术手法各自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种( )

  A.隐喻、夸张、排比、对偶 B.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C.讽刺、反语、婉转、荒诞 D.写实、浪漫、象征、魔幻

  4.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

  A.经验主义 B.实证主义 C.唯理主义 D.感觉主义

  5.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下列类别( )

  A.情节剧与抒情剧 B.歌剧与话剧

  C.独幕剧与多幕刷 D.悲剧与喜剧

  (以下为多项选择题)

  6.我国晚清学者王国维认为,诗的意境可区分为以下几类( )

  A.雄浑之境 B.冲淡之境 C.有我之境

  D.无我之境 E.古朴之境

  7.文学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从创作角度看,相似的内容可用不同的文学样式来表现

  B.从创作角度看,形式的高下优劣将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

  C.从发展角度看,一种形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从发展角度看,形式的变革可有力促进文学的快速发展

  E.从欣赏角度看,形式最先为读者所感知并可以单独欣赏

  8.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是( )

  A.以抽象的理性形式反映对象 B.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C.以冷静的客观态度说明对象 D.以浓烈的主观情思观照对象

  E.以观念性的图式去图解对象

  9.叙事类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它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

  A.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哲理化的基础上,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C.在形象性的基础上,理念性与经验性的统一

  D.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

  E.在审美性的基础上,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

  10.下列文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范畴的是( )

  A.自然主义 B.表现主义 C.象征主义

  D.存在主义 E.超现实主义

  11.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是( )

  A.音乐性 B.形象性 C.说明性

  D.含蓄性 E.情感性

  12.文学创作的主导思维方式为什么是形象思维 它是由下列哪些因素所决定的( )

  A.文学所表现的特殊对象内容 B.文学所运用的特殊方式手段

  C.文学所采用的语言文字材料 D.文学所发挥的独特社会功能

  E.文学所身处的意识形态地位

  13.文学鉴赏之所以具有审美享受的性质,其主要原因是( )

  A.鉴赏的客体作品内蕴审美特质

  B.鉴赏的客体作品具有思想倾向

  C.读者以审美的态度去观照作品

  D.读者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作品

  E.读者以科学的精神去阐释作品

  14.在我国文学,以作家在创作题材上的共同性来命名的文学流派有( )

  A.边塞诗派 B.江西诗派 C.山水诗派

  D.田园诗派 E.阳湖诗派

  15.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标准,可具体化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

  A.反映生活的真实性 B.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C.作品组构的整体性

  D.艺术表现的独创性 E.作品特色的民族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情节

  2.审美享受

  3.艺术构思

  4.典型人物

  5.“巫术说”

  四、辨析题(每题7分,共14分;先判断命题的正误,然后简要地阐明理由)

  1.一个时代文学的繁荣局面,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造就的。

  2.所谓文学的世界性,是指文学的民族性消亡后的全球大一统的文学。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怎样理解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特点及它的长处与短处。

  2.文学作品的主题为什么会具有时代性

  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同一民族、同一时代中,产生文学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文学批评是一种融合了社会批评的美学批评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由___________、意义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的“世界”层等四个层次构成。

  2.文本只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经过读者的体验,并与作者构成___________时,才能被称为美学对象。

  3.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意境可以区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是___________.

  5.隐含的作者是在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___________得以存在的___________.

  6.在抒情作品的创作中,抒情的途径一般有:一、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

  7.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___________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___________.

  8.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的阅读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

  9.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先锋小说家的无体裁写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

  10.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理论家曾把文 文化阅读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题为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项),6—15题为多项选择(每题有二至五个正确项)。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该题不给分〕

  1.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又被称作( )

  A.游移焦点叙述 B.多焦点叙述 C.无焦点叙述 D.反焦点叙述

  2.提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是( )

  A.陆机 B.刘勰 C.叶燮 D.严羽

  3.现代数码成像技术比古老的神话更善于制造的是( )

  A.虚拟现实 B.生活真实 C.悲剧效果 D.喜剧效果

  4.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 )

  A.表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情感积累 D.生活阅历

  5.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 )

  A.爱德华 泰勒 B.弗雷泽 C.苏珊 朗格 D.萨洛蒙 赖纳许

  (以下为多项选择题)

  6.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们可以将创作动机区分为( )

  A.主导动机 B.积极动机 C.非主导动机

  D.消极动机 E.以上四项均对

  7.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突出体现新观念的特征的是文本的( )

  A.拼贴 B.拼接 C.杂陈

  D.并置 E.排列

  8.以下属于审美的是( )

  A.审丑 B.审崇高 C.审卑下

  D.审悲 E.审喜

  9.一定的政治体制与政治观点及其变化,对文学的重要影响体现在( )

  A.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方向和性质

  B.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C.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D.不同时期的政治,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E.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10.文学文本区别于一般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 )

  A.文学文本具有内指性

  B.文学文本总是指一种实际语言形态

  C.文学文本建构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D.文学文本往往要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

  E.文学文本总是被创造出来供读者阅读和接受的

  11.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有( )

  A.杰姆逊 B.休姆 C.理查兹

  D.兰索姆 E.热奈特

  12.文学的文化意义包括( )

  A.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

  B.文学可以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C.文学可以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D.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况

  E.文学可以憧憬人类的未来

  13.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A.内指性 B.音乐性 C.陌生化

  D.本色化 E.表现性

  14.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之所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于( )

  A.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

  B.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

  C.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D.典型环境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E.典型人物对环境具有反作用

  15.以下关于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情感则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

  B.情绪产生在情感之前

  C.情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情感不仅有情境性而且有稳定性

  D.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

  E.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文学典型

  2.原型意象

  3.审美心理结构

  4.文学思潮

  5.语音层面

  四、辨析题(每题7分,共14分;先判断命题的正误,然后简要地阐明理由)

  1.艺术想象就是艺术直觉。

  2.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文学的电子传播的特征。

  2.文学创作中对于语言的运用有哪些具体要求

  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区别。

  2.根据你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请区别文学与科学文化。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29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态

  2.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 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

  3.革新的前提和基础 继承的目的和要求(或称目的和方向)

  4.韵文(或称文) 散文(或称笔)

  5.突发性 直觉性 创新性

  6.清晰起来 丰满起来 活跃起来

  7.沃拉斯切克 毕歇尔

  8.韵律之美 高度凝练

  9.内容结构 表现手段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A 2.C 3.B 4.C 5.C

  6.CD 7.ACE 8.BD 9.ADE 10.BCDE

  11.ABDE 12.ABD 13.AC 14.ACD 15.ABCDE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指叙事文学作品中由人物的活动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2.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他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多心理功能被调动起来,处于无障碍状态,从而使他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愉悦。

  3.指作家在感受、认识所汲取的生活材料的内在意蕴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意图,运用典型化或意境化的方法建构起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体系的心理活动。

  4.指作家的审美力和生命力所创造的,由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性三个层次互相交融所组成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既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又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的完满而有生气的性格整体。

  5.在探索文艺起源问题上的一种理论观点,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和弗雷泽提出。他们认为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因为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

  四、辨析题(每题7分,共14分)

  1.对。

  文学的繁荣当然离不开作家的创作,但是,它并非作家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因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所以,读者对文学的热情如何、需求如 何,将直接影响作家的创作激情与创作走向。即是说,只有作家与读者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并且相互合作,携手并进,才能造就文学的繁荣局面。

  2.错。

  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社会属性。文学的世界性的涵义应作如下理解:

  一是各民族的优秀文学越来越多的跨出国门,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精神财富。

  二是各民族文学在相互间频繁地借鉴、吸收和交融汇合中,不断催生出带普遍性的新的艺术素质来。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 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特点是:它不像其他艺术形式的形象那样具有直观性。读者面对文学作品根本无法看到形象,读者只有在理解作品的语言的基础上,经过自己 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在脑子里浮现出相应的形象来。就是说,读者是通过理解语言符号间接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

  它的长处是:文学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性天地,读者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丰富它、充实它。 短处是:一部秀、最出色的文学作品,对于不懂作品所用以塑造形象的语言的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2.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时代性的原因是;

  首先,文学反映的总是特定时代的生活内容,其与时代相关联的生活情景、审美意识 等不可能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其次,作家的心灵窗口会敏感地接纳时代的风云变幻,作家的社会责任性会促进他关注时代的社会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时代相适应的审美理想、审美方式反映它们。

  再次,公众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也总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并且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反馈于文学创作。

  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产生文学风格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现实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生活是文学风格的客观基础,而现实和历史的社会生活不仅是五光十色、异常多样的,而且是变动不居、流动发展的。这样,具有多样性的现实与历史的社会生活,必然导致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第二、作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而不同的作家因其个性气质、生活实践、文化素养、艺术追求等因素的不同,会形成不同 的创作个性,同一作家其创作个性也会有所变化与发展。这样,多样性的创作个性,必然会使文学风格出现多样性。

  第三、公众审美要求的多样性。文学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公众,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而公众因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素养、年龄性别等的不同,会形成多种多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这样,多样性的审美要求反馈于文学创作,必然会产生出多样性的文学风格。

  2.说文学批评是一种融合了社会批评的美学批评的原因是:

  第一、文学作品说到底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一切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包含着深广的社会内容,总是要提出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因此,批评就必须依据 正确的历史观和一定的社会生活为参照系,来分析、研究作品,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是说,文学批评首先是一种社会批评。

  第二、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点在于审美。文学所反映的生活,虽然融合着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因素,但其中的审美因 素却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因此,文学批评又不能不是美学批评,即依据一定的美学观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作出中肯的审美价值方面的评价。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音层 图式外观层 意向性状态

  2.对话关系

  3.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4.象征性

  5.讲述行为 一种意识

  6.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7.感性形式 心理能力

  8.审美和娱乐 求知与受教 批评与借鉴

  9.多语体或杂语体小说 自反小说或元小说

  10.品质阅读 价值阅读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C 2.B 3.A 4.B 5.D

  6.AC 7.AD 8.ABCDE 9.ADE 10.BDE

  11.BCD 12.ABCDE 13.ABCD 14.AC 15.ABCDE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是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3.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4.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它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相关联,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段内文学的主要倾向。

  5.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

  四、辨析题(每题7分,共14分)

  1. 错。

  首先,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与感性形象紧密相关,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都具有创造性。

  其次,虽然二者具有共同点,但艺术想象不是艺术直觉,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而且艺术想象的过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 性形象,期间虽有创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层面的加工改造,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从感性形象入手,终结于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韵味的把握。

  2.对。

  首先,语言中蕴含着语音、节奏、象征、形态等审美的因素,在文学中,通过作家对语言的这些“美的资源”的悉心开发和铸造,语言本身在意义表达中就会显示出它的独特的“美”来。因此,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资源。

  其次,在文学中,语言当其成功地和富于个性地表达了意义时,它本身也会显示出独特的美来,语言美是文学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首先,电子传播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

  其次,电子传播提供的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合。

  再次,电子传播具有世界性与商业化的倾向。

  2.文学创作中对语言运用的具体要求有:

  (1)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恰如其分。

  (2)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有透明性。

  (3)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有独创性。

  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首先,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其次,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再次,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产品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非艺术、文学的精神产品一般也以某种知识观念的汲取与引用为消费过程的终结,它们都是 为消费而消费,并不对产品本身构成新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学消费则既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的生产,两者同步进行构成了消费实现。

  2.首先,文学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人、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科学的中心问题则主要是自然世界,科学也研究人自身,但在科学尤其是在自然科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的视野。

  其次,文学和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文学要揭示的是人的心灵方面的奥秘,科学揭示的是自然方面的奥秘。

  再次,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与美,但文学追求的真主要是人的情感的真,科学则追求客观世界规律的真;科学在必须选择时,它选择真而“牺牲”美,文学则在真与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单一的选择。文学要求真、善、美的统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