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的难点之四:整体阅读

 我来答
幸运的小丸子2333
2023-01-18 · TA获得超过38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4万
展开全部
整体阅读的能力或者称为整体阅读的方法,套个大帽子,理论来源,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深印于头脑的归纳综合的思维习惯或者模式)和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完形,也有翻译作完型的)。“整体感知——细部探究——重点感悟”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而我们回忆一下老师上课是不是这样呢,此外,从文章角度来看(尤其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意义联系的系统,它有自己的整体结构。看看被诟病最多的八股文吧(起承转合)。

整体阅读不仅仅指内容大意(概括主旨)方面;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也属于整体阅读的范围。在阅读活动中,总(文)到分(字词句,在具体的阅读中就是根据具体的题目)到总(答案的组织,当然这个说的比较功利些)回顾高考(中考亦是如此)的课外(其实不仅仅是课外,而应该包括所有的文章)现代文阅读试题,对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已从对文章内容整体理解的表层层面,过渡到对文章的语言揣摩、综合评价的深层层面,更关注考生对文章的文学因素、文化底蕴、哲理思辨、人文精神、道德因素的把握,一句话,文以载道。

常见考点:

文意的归纳(包括主旨的归纳)

这个在中考中还比较常见,到了高考的时候就是对文章主旨的总结了。

如06高考题天津卷:18.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四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06四川卷: 14.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当然主旨的概括要难得多了。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在学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不厌其详地抄中心思想了吗?现在就用到了,可惜高中不怎么提了,但是高考还是要考得。

注意不同的文体概括方法是不同的,简单的记叙文,把6要素简单的整合一下即可,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就是影响),最后发表一下议论。

议论文和说明文比较简单。说明文一般很少出此类的题目,大多是对某一段的内容做一个概括而已。而议论文出现此类的题目,一般都是有分论点的。注意整合。

高考中一般是复杂的记叙文(或者称之为散文)和短篇小说(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是散文),这个需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方法:速读。理清作者的思路(要善于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二是整合,该舍(没用的信息)。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写法的项略)。第三:检查,别漏了要点(可根据分值,一般在2至3个小要点)

其他题目:都有按照此法。

掌握整体感知的技巧 :
1. 从题目作者入手,猜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基调。(总-分-总)

题目为一文之眼,它是文章的统率和灵魂。题目可以揭示文章的立意,我们在写文章时都强调题好一半文。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亦是如此。

抓好题目,就要学会用短语成分(这个从短语分析的语法方法似乎现在都比较淡化了)分析法将题眼找出来,然后从词的情感义挖掘出蕴含的情感和态度。

作者的风格带有的独特性,因此熟知作者的行文习惯、语言特色、甚至于通过课外的阅读知道更多的作者背景知识,则更有利于把握文意。

风格是独特而又是变化的,有的作家的前后期的风格是大有变化的,如孙犁。此外大作家的作品也有不同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如苏轼的词,有的就写得相当好的缠绵悱恻的。这个在古诗词鉴赏中也要注意。

2. 抓开篇结尾,揣文章脉络,把握整体趋势(总-分-总)

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抑或总分总的结构。烂熟于心。首尾照应能使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一体。这个似乎也暗合老师在改作文时的过程。

前后照应不仅仅是适用于整篇,在某一个段落也要如此。罗嗦一下开篇和结尾作用,要有清晰的理解。开篇在文中一般常见为两种形式:一为开门见山的开篇点题式,开篇即从主题、内容方面总领全文,张一文之本,举一文之纲。二为曲径通幽的形象导入式,设下悬念,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入手处:抓文眼。在开头的,看看它能统多少的文字。此类字眼经常是动词。

结尾通常有两种作用:一为总括全文,对文章内容作整体收束;二为升华主题,对文章意蕴情感作更深的挖掘。卒章显志是也。

同样的方法:解读,每一段时亦要注意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关键字眼。

3.通过关联语言,理清结构层次(总-分-总)

通过作者的感情基调可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但是入手处却是看到见的关联词语。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安排方法可分为笔联、意联两类。笔联,指文章前后互相照应衔接的语言形式,也就是“语脉”。意联,指文章前后内容、情感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脉”。如第二步是也。

关联词语不仅仅是指关联词语,还应该包括具有过渡作用的句子(承上启下)。此外标点符号(如冒号有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破折号:解释、转折、递进,一般都是它们的特殊用法)等。在某一段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当然在文中具有特殊语气的句子也要重点关照。

关于结构,在中考中常见的文章(议论文和说明文中)数字的这一类类: 1,2,3,诸如此类的数词和序数词。逻辑性和条理性,从行文中把握,在组织的答案中体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