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的措施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措施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在作物生长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提高干旱区水分利用率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措施有:一是工程节水。利用管灌、滴灌、水平畦灌、隔沟灌、间歇灌溉等减少田间蒸发量。二是生物节水。利用抗旱作物、抗旱优良品种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推广抗旱作物及抗旱品种﹚。三是农艺节水。利用不同植物抗旱节水特点,进行种植布局和耕作制度的调整,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在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作物品种既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农艺节水来提高水分利用率。
农艺节水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深耕
“深耕-寸土,能耐十天旱。”深耕可以打破常年耕作踩塌形成的坚实“犁底层”,将下层“死土”翻起,减小作物根系下扎阻力,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可熟化其结构,风化其养分,提高土壤的耕作性能、保水性能和肥力。深耕还可加强雨季吸纳降水,以供作物旱季消耗,可称为“深耕蓄墒”。从而达到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效果。深耕一般在作物收获后秋冬季进行。
二、中耕保墒。
“墒”,指的是土壤水分,保墒就是“经营土壤水分”。所谓经营,就是通过深耕、细耙、勤锄等手段来尽量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使尽可能多的水分来满足作物蒸腾。“耕”通俗的回答是“除草”。古代就有“锄三省-”的说法——锄三遍可少浇-水。实际上,除草只是较为浅显的原因之一,锄地的核心是“松土保墒”。“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就是说,锄地是不论次数的,没有草也要锄。“松土”,就是切断毛细管,堵塞裂缝。从而“保墒”一一一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和直接经裂缝蒸发。
松土保墒,一般在雨后土壤表面干燥到不泥泞时进行。用锄头在土壤表面松出l0公分左右厚的“暄土”,暄土不会开裂。暄土层与下层之间的毛细管也被切断了,不再能从下层获得水分,因此会迅速干燥成无水分可供蒸发的“被子”,把下层水分牢牢地“捂”在土壤中。
俗话说“锄头自有三寸泽”就是对松土保墒功能的生动总结。松土保墒,又被现代农业称作“暄土覆盖法”
三、覆盖保墒
土壤表面蒸发量占农田总蒸发的l/4~l/2。农田覆盖是-项人工调控土壤——作物间水分条件的栽培技术,是降低农田水分无效蒸发,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农业措施之一。
农田地膜覆盖阻断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使水分横向迁移,增大了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抑蒸力可达80%以上。覆膜的抑蒸保墒效应促进了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有效循环,增加了耕层土壤贮水量,加大作物利用深层水分,改善作物吸收水分条件。水热条件及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善同样有利于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
覆盖的方法有:秸秆覆盖、暄土覆盖(中耕)、地膜覆盖。
2024-09-2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