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以后的中苏关系(1917~1925)。

考试资料网
2023-04-17 · 百度认证:赞题库官方账号
考试资料网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答案】: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很重视对华关系,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摈弃了沙皇俄国的侵略政策,确定了新的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揭开了中俄关系史上崭新的一页。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向当时中国北洋政府驻俄公使表示愿意同中国政府谈判关于取消不平等条约,放弃在华特权,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两国关系的问题。由于当时北洋政府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没有做出积极响应,因而苏维埃政府的愿望没有实现。为了使中国人民了解苏维埃俄国的对华政策和推动新的中苏关系的建立,1919年7月25日苏维埃政府发表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第一次对华宣言,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北洋政府于1920年9月派军事代表团到莫斯科“实地调查”。为了加快两国关系的建立,1920年9月27日苏维埃政府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宣言。两次对华宣言阐明了苏维埃国家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热情赞扬和广泛支持,北洋政府表示愿与苏俄直接谈判。1922年8月,苏维埃政府派越飞为全权代表来华谈判建交问题,越飞与当时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顾维钧举行过多次会谈,但由于双方在中东铁路与外蒙古问题上存在分歧,未能达成协议。为了使中苏建交谈判尽快达成协议,苏联政府决定派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为全权代表前往中国。1923年9月2日,加拉罕到达北京。9月4日对报界发表了被称为第三次对华宣言的声明,为其与北京政府的谈判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从中作梗和北洋军阀的反苏情绪,谈判进展缓慢。在全国舆论的责难下,1924年5月31日,加拉罕与顾维钧分别代表苏中两国政府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又称《中苏协定》。协定还包括《中俄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及七个声明书和两件公函。
《中苏协定》是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史上第一个平等友好的条约,它使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原则具体化,法律条文化,从此中苏建立外交关系。1924年6月13日,苏联政府建议把两国外交代表升格为大使级。苏联成为第一个向中国派遣大使的国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