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哪些讨人厌的行为一定要改掉?
1、打断谈话
为何不容忽视: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性行为
为何不容忽视: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为何不容忽视: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当五岁的杰克开始“选择性听取”时,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通常他可以看两个)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或两天不能出去玩。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否则的话,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
4、无视规则
为何不容忽视: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医生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制止方法: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她哭了,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为何不容忽视: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制止方法: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
6、夸大事实
为何不容忽视:也许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或是一个甚至还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似乎无关紧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诚实。医生认为:“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让他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
7、挖鼻孔
为何不容忽视:尽管看着孩子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很恶心,但是吃鼻涕并不会让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制止方法:转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向孩子解释挖鼻孔会传染病菌。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立刻递给他。让鼻孔湿润会减轻瘙痒感。冬天在他的卧室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避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
8、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
为何不容忽视: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都是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9、抠疮痂
为何不容忽视:肮脏的手指会将感染性细菌带到伤口上。反复被揭开的伤口也会结疤。
10、忘记洗手
为何不容忽视:经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排泄类病菌、甚至甲肝。
有些孩子毁坏欲强,有些东西刚到手上,很快就把他给破坏掉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玩具这样,拿到其他孩子的玩具也这样,久而久之,其他的小朋友见到这种类型的孩子就会躲得远远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破坏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制止,孩子以后或许会变成很危险的人物。
爸爸妈妈需要正视孩子的破坏行为。如果孩子是故意这样做的话,那一定要对孩子给与一定的惩罚,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让他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孩子缺乏礼貌
有些孩子见到认识的长辈不打招呼,也不愿把食物和玩具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只是希望玩别人的玩具,甚至有些孩子还会说出骂人的话,喜欢挥舞拳头。
孩子缺乏礼貌很多时候都是爸爸妈妈的问题,没有教孩子懂礼貌,如果希望孩子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人,就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礼貌,不要太溺爱孩子,告诉孩子基本的礼仪,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
3、孩子一直动个不停
有些孩子喜欢动来动去,总是静不下来,外人看起来会觉得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在吃饭时,这些孩子甚至会把筷子勺子弄到地上去,把饭菜撒到桌上,不好好吃饭。
孩子好动一定是有原因的,建议爸爸妈妈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好动的原因,如果仅仅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关注到自己的话,爸爸妈妈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激动的话,应该首先安抚孩子,让孩子静下来;如果孩子是性格不好,一定要及时教育孩子,让孩子收敛一些。4孩子开始不愿意分享,变得吝啬起来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他手里拿的有吃的、喝的、玩的东西,别人向他要,他多半愿意分享。但是,当孩子到三四岁的时候,家长可能会突然发现,孩子开始变得不愿意分享,吝啬起来。只要是他的东西,他都不让别人碰。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的这种行为,很自私、很讨厌,必须要改掉。其实,小孩子特别是在三四岁以前,并不懂得分享这个概念。他们之所以突然变得“自私”,也是因为正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开始对“物权”有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以后孩子知道自我保护,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随意碰。如果家长让他改掉、骂他自私,反而对他的心理有伤害。
如果你正在和别人聊天,突然孩子跑过来抱住你的胳膊,又咬又叫,非得要挟你的注意力的话,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妈妈,一定要蹲下身来告诉孩子,打断别人讲话是一件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通过几次教育和教导,孩子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看到别人说话的时候,他就不会往巴拉臭,他不会因为打断别人而让别人讨厌她,不喜欢她。
而有一些妈妈却不注意到这些细节,导致孩子在未来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成为别人很讨厌的对象,而不自知。
坏习惯二、无视父母的讲话
在详细经理头特别强调的是,父母呼应勿缓。可现在的孩子已经不计较这些了,任凭父母怎么叫他?他们都可以不回一声,尽管父母怎么问他?孩子都可以不立即回复。当然,孩子的这种行为往往来自犯错时,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引导和纠正。从第一次孩子没有回复父母开始,家长没有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那孩子就会形成习惯,慢慢地变得对父母的话漫不经心。
所以作为父母,你一定要学会跟孩子沟通交流,然后让孩子能够有效地和自己互动。
另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你一定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和父母是怎么说话的?你一定要让孩子,看到你是怎么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
坏习惯三、没有得到满足就发脾气或动手
如果你的孩子脾气非常的糟糕,当自己的情绪没法发泄时,当他们感觉不高兴时,当他们得不到之前想得到的东西时,孩子就会乱闹,发脾气,满地打滚,甚至动手。
孩子必将会在自己这些无法克制的情绪里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所以如果你未来不想让孩子吃亏,在这方面从小就要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和这个很坏的习惯。追父母不要一味地认为孩子不好,其实每一个小孩子都像一张大白纸,需要父母在他们身上画出各种的色调,孩子未来其实就是你化作的一个成品,所以,当父母的一定要用心。
第二,在街上不给他买玩具、零食,就遍地打滚。
第三,平常脾气不好,乱砸东西,做事没有耐心。
第四,过度沉迷于手机,天天打游戏。
第五,对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大吼大叫,没有尊老爱幼的意识。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令人讨厌的,也是一定药改掉的你。
2在公共场合的破坏性行为:孩子们可能在公共场合吵闹、烦躁和不服从,给他人带来不便。
3拒绝听从或听从指示:儿童可能无视规则或拒绝听从指示,从而导致不服从和违抗。
4打断别人:孩子们可能会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打断他们,使他们很难继续交谈。
5欺凌和攻击性行为:儿童可能会从事欺凌或攻击性行为,这可能会伤害他人并破坏他们的关系。
6拖延和逃避责任:孩子可能会逃避做作业或家务,导致拖延和缺乏责任感。
重要的是要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这些行为。此外,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积极的强化、清晰一致的边界和开放的交流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