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出处在哪?
出处:《妙色王求法偈》
原文: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全文翻译: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由爱生嗔,由爱生恨,由爱生痴,由爱生念。从别后嗔恨痴念 皆化为寸寸相思。 相思相望不相亲,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从喜生忧患,从喜生怖畏,离喜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法相宛然,即为离于爱者。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心不动万物皆不动。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在佛教的爱情观里,爱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有污染的爱,指与无明烦恼相对应,有执着,有占有欲,称为“贪爱”,此类被归为心所法里的根本烦恼“贪”;
一类是无污染的爱,常常译作敬爱,在梵文里写作preman、priya,指对佛陀、老师、真理等的热爱,此类被归为善心所法里的“信”。
与此类似的,大乘《大般涅槃经》里有类似的分类,将此分为了“恶鬼爱”和“法爱”(Deharma-premau)。佛典里经常把夫妻之间的爱归为贪爱,因为夫妻之爱总是以占有欲等为基础。
分辨贪爱和法爱,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占有欲,也即是以我为中心,爱别人实质是爱自己,爱对方,无不是想得到对方的回爱,以驱除自己的孤独寂寞感,发泄自己的爱欲。
扩展资料
关于无忧亦无怖的相关故事:
在古代婆罗病斯王国,有一位叫妙色王的国王,妙色王治国有方,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丰,他自己更是大富大贵,有一位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
这妙色王虽然大富大贵,却并不沉溺于富贵,而是对如何获取生命超越的妙法满怀渴慕。为了得闻妙法,妙色王把装满金宝的箱子悬吊在木竿上,然后鸣鼓召告四方,"如果有谁能为我讲解妙法,我就把金箱送给他。"
天帝知道后,就化身为一个凶恶的夜叉去见妙色王,说"我能告诉你妙法,但我现在又饥又渴,需要先吃点东西。"妙色王就叫厨子端来食物,但夜叉说;"我不吃平常的食物,我只吃人的热血肉。
"妙色王说,"哪里去找人的热血肉给你吃呢?"夜叉说,"那就把你的儿子给我吃。"
妙色王听后,虽然为难,但慕法情切,就把儿子送给夜叉狼吞虎咽地当场吃了。夜叉吃完后说:"我还感觉饿,快把你的妻子送给我吃。"
于是又把妙色王的妻子吃了。可是夜叉仍不立即说法,他对妙色王说,"我还是没吃饱,现在请把你自己的身体拿给我吃。"
妙色王面无难色地回答说:"我很愿意把自己送给你吃,但我死了,又怎能听到你讲法呢?你先让我闻法,我听完后马上让你吃。"于是他们约定后,夜叉就向妙色王宣法:"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受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闻此妙法,无限欢喜,欣然对夜叉说:"我已觉悟了,快请把我吃掉。"这时天帝见妙色王心念坚定,知他必获大智慧,就恢复原形,把他的妻儿还给他。
并赞美他说:"你追求生命超越的信念很坚定,已经使你破除了烦恼,去掉了愚痴,超脱了生死,不久就会成就正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忧无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