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的全部知识点 5

求比较全的,不要练习题的!!!... 求比较全的,不要练习题的!!! 展开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2-06-16 · TA获得超过10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514万
展开全部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意在临心
2010-05-26 · TA获得超过355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27万
展开全部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3.1.1 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A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3.1.2百家争鸣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B
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1.3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B
孔子:①提出“仁” 与“礼”的学说;②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③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④言论编纂成《论语》。
孟子:①“仁政”学说。 ②性善论。 ③君轻民贵
荀子: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性恶论。③ 礼法并施
3.1.4 汉代儒学正统思想的史实B
(1)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汉代新儒学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改革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3.1.5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对儒学的发展
(1)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二程(程颢、程颐),朱熹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
(2)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主流
3.1.6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A
李贽主张:①批判儒家思想;②认为人皆有私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①批判君主专制;②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③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④经世致用思潮。
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反对程朱理学;反对专制主义;经世致用思想;工商皆本思想。
3.2.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B
造纸术: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的蔡伦造成“蔡侯纸”。
印刷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宋代发明活字印刷。
火药:唐代发明
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发展,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2.2古代中国天文、数学、医学和农学等科技成就。A
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天文学著作。仪器:浑仪、简仪
元朝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东汉《九章算术》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农书:南北朝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元朝王祯著《农书》,明朝徐光启著《农政全书》

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3.2.3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A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1.汉字的起源:刻画符号—甲骨文(商代)-金文-小篆(秦统一全国文字)-隶书-楷书

2. 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1)东晋王羲之:号称“书圣 ”,主要作品《兰亭序》

(2)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他们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3)隋唐的草书名家:张旭、怀素。

二、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起源、演变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1. 中国画的分类:

按题材分: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三大类。

2 文人画 代表人物:唐代顾恺之《女史箴图》,并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3. 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3.2.4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B

1、《诗经》:是我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

2、楚辞:是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3、汉赋:两汉时期盛行,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4、唐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数量多、流派众、内容广、体裁全。

5、宋词:代表人物:北宋的苏轼 ,南宋的辛弃疾

6、元曲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包括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7、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及作者

(1)《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历史演义小说

(2)《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英雄传奇小说

(3)《西游记》吴承恩明朝神魔小说

(4)《红楼梦》曹雪芹清朝优秀长篇小说

3.2.5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艺术成就A

京剧形成: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道光年间,由徽剧与汉调相互融合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3.3.1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 A

1、开眼看世界

人物和事件:

林则徐:①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 他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魏 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影响:研究介绍世界知识,“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为抵御外侮、谋求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2.体用之争

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挽救清王朝。

历史作用:

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早期维新派:

(1)代表人物:

从洋务运动中分离而出,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2)思想主张:

最初都持“中体西用”的立场,并身体力行;由于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洋务运动的弊端,后来进而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3)历史作用:

① 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

②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行动。

3、维新思潮:

(1)背景:

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康有为:

① 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聚众讲学;② 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

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世纪60年代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支持“中体西用”学说,后来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3.3.2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B

否定专制统治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3.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B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

主要思想阵地:《新青年》

(2)主要内容:

①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的新文学;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

(3)影响:

①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 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 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3.3.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

1、传播:

① 开始传入: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影响:

①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 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3.4.1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C

1、三民主义:

(1) 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孙中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建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的纲领。

(2)旧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2、新三民主义:

(1)新三民主义提出: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2)内容:

“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3)作用:

①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② 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原因: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3、推动作用:

①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 新三民主义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字数超了,下面接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九月流雪
2010-05-26 · TA获得超过2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6万
展开全部
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时间
把一阶段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udyyduj110
2010-06-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万
展开全部
字数太多了,要么发你邮箱?
必修三 思想文化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百家争鸣
1、儒、道、墨、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
儒家:孔子[春秋]:(儒家创始人)
①思想:核心是“仁” 与“礼”;
②政治:主张“德治”,反对苛政。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编纂:编“六经”,为保存古代文化有重要贡献。
孟子(“亚圣”)[战国]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战国]: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老子[春秋](道家创始人)
①哲学:“道”是世界本源;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如“塞翁失马”);
②政治: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战国]:“道”是最高原则、“齐物”、“逍遥”
墨家:墨子[战国](墨家创始人):
①主旨:兼相爱、交相利;
②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③讲求实际功利,刻苦俭朴,具苦干、牺牲精神
法家:韩非[战国]:(法家集大成者)
①融合法术势,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②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主张以法治国,依时改革(“事异则备变”)。
2、孔、孟、荀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贡献(b,c)
①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确立了儒学的核心——“仁”,奠定了儒学的基础;
②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和“君轻民贵”思想;
③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1、罢黜百家,倡导儒学(b b)
概况: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而推行
核心: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影响:①使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③加强对思想和文教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④局限性: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太学的出现(a a)
时间:汉武帝时。
意义:中国第一个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第三课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a b)
(1)北宋五子(周、邵、张、二程)开创理学
二程的观点: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③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2)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观点:①理先于气,万理归一为“太极”;
②学习应循序渐进,强调“仁”;
③“正君心”。
影响:①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②其思想作为后世官方正统儒学,影响深远;
③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南宋陆九渊(心学开创者)
①核心命题:“心即理也”;
②反对埋首书册,主张“发明本心”。
③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4)明代王守仁(即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主张: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③强调“知行合一”,批判伪善。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背景: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a c)
浙东学派创立者,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主张:①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君臣平等;
③限制君权,废一家之法,设天下之法,设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④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a ,b)
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①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提出“众治”,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③后人将其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顾炎武最注重实学。
3、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a b)
①其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②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b c)
发明:考古表明,可能在西汉早期。
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蔡侯纸”。
影响:纸的发明影响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作用。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a c)
发明:战国,“司南”在《韩非子》中提到过。
应用: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在北宋《萍洲可谈》中已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记载。
影响: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a c)
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使用:①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
②北宋: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③明朝: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影响: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的进步及其影响(a c)
①公元868年,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③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字盘。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的应用。
影响:①提高了印制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推进了文化的传播。②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a a)
起源:原始社会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发展:①殷商时代:甲骨文、金文
②小篆:创始于秦代;
③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
④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
⑤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⑥行书:晋代开始盛行。
2、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a a)
东晋:王羲之(书圣)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
唐代: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②怀素、张旭 擅长狂草。
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3、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a b)
传神,讲求神似、气韵和意境。

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a b)
《诗经》:①概况: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精粹,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生活;《雅》反映贵族阶级生活;《颂》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 ②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离骚》:①概况: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②影响:《离骚》著称于世,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a b)
“诗仙”李白(701-762):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他的诗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原因:身处盛唐时代
“诗圣”杜甫(712-770):“苦难诗人”。其诗风凝重、沉郁,笼罩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杜诗被后人成为“诗史”。
原因:身处唐帝国由盛转衰及自身的苦难经历
3、著名词人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a,b)
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对词的发展有巨大贡献。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其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语言清浅婉约,不避俚俗,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柳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李清照:南宋婉约派代表。经历南渡悲苦、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其词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集大成者。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功力、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4、著名元杂剧作家关汉卿(a,b)
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作品往往揭露黑暗现实、讴歌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a b)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a b)
①林则徐: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这些书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参考。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师夷长技”,即学习西方的长处; “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b)
①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鼓吹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③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大胆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主张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④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增强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影响:①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②维新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③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冲击了旧文化,宣传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④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a,a)
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a)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c,d)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辟了道路。
②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白话文的使用)。
④局限: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和全盘西化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a,b)
①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②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a,b)
①提出:1905年同盟会成立,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明确解释为三民主义。
②含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反映维护人民利益的愿望
③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a,c)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提出反帝口号;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②作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第二课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a,b)
背景:国民革命失败;敌强我弱;进攻大城市受挫。
时间:井冈山时期(1927-1934年)
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意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a,a)
①标志:1945年4月,中共七大。
②意义: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

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a,b)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
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南方谈话和中国十四大(1992年)(b,b)
背景: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内容: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
南方谈话:②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③判断实践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虚行使者
2010-05-26 · TA获得超过7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0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175万
展开全部
去我QQ空间看,在日志上,全http://user.qzone.qq.com/279870993/blog/127418626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