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在自己几乎每一篇小说之中都有“王二“这样一个叙述者,王二身上又灌注了作者王小波身上的某些特征,这样就会造成读者对于王二和王小波的等价认同的一种阅读状态。
在《万寿寺》中,王小波写到王二是因为不愿做领导交代的事而进行小说创作,在最初就强调了一切叙述的虚假性,王二的玩世不恭让读者想到王小波的叙事姿态,这样 便不再期待从王小波的叙述中获得一种意义,而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虚无感,因为在最初就规定了一种必然走向虚无的结局。
在《黑铁时代》中,王二本身就参与了“黑铁公寓”的管理,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王小波自己与世俗的合谋。这样,最初的强烈的心理冲击就得到缓和,叙述者变得不再可信,叙述者的话语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符号的堆砌,这样荒诞感就诞生了。
扩展资料:
作品主题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这些反乌托邦小说都凸显出作家对国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张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的自然本性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权意识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反乌托邦小说所揭示的正是“个人”的危机。
王小波以这个文革这个特殊的时代为突破口揭示出了 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荒谬的生存体验,作者对这段荒唐历史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作品思想
罗素的自由主义思想对王小波的思想和行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小波在文本中追求与张扬的即是这种自由主义的精神,他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书写文本,以自由主义思想来统领文本中的历史世界。
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与笔下人物和已逝历史进行对话,以自由主义思想对—切非自由、非理性的存在进行抨击与反讽。因此王小波笔下的历史又都是自由主义思想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小波
他的写作特点最大的特点自由,他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
王小波小说性爱内容符合生活事实。贴近当时的社会环境。故事表达的是那一时期青年的生活内容。以《黄金时代》为例:就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中,无聊\压抑时常折磨着下乡的青年们,他们的抱负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年们无所事事,茫然无措,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破鞋”“伟大友谊”之无聊的事。
王小波小说虽有性爱情节,但所表达的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纵观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我们随时可以发现性爱情节。可我们看过之后,就会觉得作者所要表达的并不只是表面的内容。作者通过性爱来表达这一时期青年们内心无聊的宣泄,是发自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些都是这个环境逼迫的,这使我们必须对当时的环境进行思考,从而表达做着想要表达的内容。
除了这些迷宫式的小说,王小波还留下了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在这些文字里,其睿智与才情、思辨和幽默,敏感又坦畅的精神魅力更为直接的表现出来,对理想原则的坚持和对社会问题的强烈责任感,赋予这些文字以深厚的思想力度。
其实,关于他的杂文,简言之,我觉得八个字足够,睿智缜密 幽默犀利。
个人更欣赏他的书信集,如他所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在爱情里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心,浪漫骑士 行吟诗人 说的就很贴切
参考资料: 网络
2010-06-01
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