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2、文明礼貌的重要性:(P79)
3、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也是礼貌待人的体现。
4、礼貌用语的要求:
(1)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3)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5、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容貌清洁,二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三是举止规范。
6、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7、按礼仪要求做的好处:(P84)
8、如何对待传统礼仪?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P87、P88)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90)
2、对忌妒心理的认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3、竞争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4、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6、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7、“863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获得成功。
9、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0、怎样在合作中竞争?(P96)
11、全新的竞争理念:(P97)
12、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P97)
13、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关系:(P98)
14、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P98)
15、在竞争和合作中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P98)
16、什么是团队精神?
17、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P104)
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能盲目。对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当然,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P105
4、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5、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谅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7、对平等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8、什么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
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如:残疾人、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
对待他们,我们首先应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其次,应尽力帮助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9、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0、尊重社会的表现:(P112)
11、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它的惩罚。保护环境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什么是诚信?P115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P115、P116)
3、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4、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5、诚实和信任的关系。(P119)
6、诚信守则
(1)坚持实事求是;
(2)在涉及到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7、如何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隐私的关系?(P122)
8、诚信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善意的谎言”是不诚信吗?为什么?(P123)
9、诚信的核心是善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1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我们向往公平
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2、公平对于合作的主要作用: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失去公平合作就难以维持下去,更不可能成功。
二、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1、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2、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1)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2)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3)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3、如何维护社会公平:(1)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为正义高歌
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1、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分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2、正义制度就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3、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而制定的。4、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5、正义行为应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支持和赞扬。非正义行为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必然遭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首先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2)要坚持正义的标准。(3)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4)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机智勇敢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第2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责任对于你我他
一、有承诺就有责任 1、承诺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2、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二、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1、责任随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担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面对责任的选择
一、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 1、承担责任有什么影响:(1)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自己一的兴趣和爱好(2)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可能影响健康(3)可能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4)危险和危急时刻还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声明。2、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1)能促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2)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3)才能赢得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4)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二、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 1、不承担责任、不履行义务会给个人、他人和社会都带来种种不良后果2、一个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人的人实际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必然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有受到法律制裁,遗憾终身。
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
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1、认识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2、从我、从现在,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3、学会在不同面前进行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1、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道德和法律是维护良好秩序的有力武器。2、每个成员都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
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服务、奉献社会的最有条件做到的就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3、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需要。
第2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第3课腾飞的中国巨龙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一、百姓生活大变迁 (1)人们饮食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讲宽敞,连小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2)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读书看报,影视歌舞,运动健身。(3)人民生活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在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表现在: 1、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北京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再夺佳绩)。2、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3、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国地位日益提高。
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一、执政兴国图伟业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根本原因是源于她的先进性,表现在: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中国共产党为我国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二、旗帜引领前进路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不断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3、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第4课 全面共同富裕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现阶段,我国主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几种经济成分。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①是由我国社会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实行这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4、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切好“蛋糕” 共同富裕
一、分配制度的新变化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好处——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作用,极大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诚实劳动 合法致富 1、共同富裕——就是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致富要靠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3、我国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第5课 人民当家作主
一年一度人代会
一、阳春三月看人大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授予他们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4、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5、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它们的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二、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1、人大代表能够代表人民意愿①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③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4、青少年要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一、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二、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的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妥善的解决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5、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维护民族关系?
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6课 走强国富民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
一、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党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基本路线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3、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一个中心”是关键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国防、教育等,而经济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4、为什么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1)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2)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3)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4)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5)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讲述春天的故事
一、改革——社会发展的动力 1、改革的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2、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3、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4、改革的成绩:通过改革①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实际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举身边的事例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6、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改革: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1、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2、对外开放的两种基本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3、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或为什么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②我国随虽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③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4、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时代的选择
一、科教兴则国兴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①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③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2、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①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②人才的培养主要在教育③。③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
二、面对竞争与差距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①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国面临日趋6激烈的国际竞争②我国科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科技和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2、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含义:就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创新是关键
一、科技创新 赶超一流 1、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和意义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创新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2、我国实施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①长远的规划(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863计划…).②重要措施(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幅度加大科技的投入…)
二、教育创新 人才蔚出 1、教育创新的必要性:①从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来说,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②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面貌,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我国教育改革的措施: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②构建教育立交桥③实施素质教育 3、从现在做起,争当创新型人才(要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人口问题(1)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3)人口问题的负面影响:A、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B、就业压力越来越大C、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D、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资源问题:(1)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相对短缺。(2)严峻性:资源相对短缺,需求量不断增加,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3、环境问题:(1)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 1、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大,造成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也发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其内涵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们在行动
一、计划生育好1、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实行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1、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2、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4、青少年应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第9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1、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2、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2、民族精神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精神动力。3、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从经济的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②从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角度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③从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和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④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二、火炬在我们手中 1、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②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2、文明礼貌的重要性:(P79)
3、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也是礼貌待人的体现。
4、礼貌用语的要求:
(1)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3)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5、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容貌清洁,二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三是举止规范。
6、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7、按礼仪要求做的好处:(P84)
8、如何对待传统礼仪?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P87、P88)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90)
2、对忌妒心理的认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3、竞争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4、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6、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7、“863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获得成功。
9、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0、怎样在合作中竞争?(P96)
11、全新的竞争理念:(P97)
12、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P97)
13、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关系:(P98)
14、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P98)
15、在竞争和合作中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P98)
16、什么是团队精神?
17、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P104)
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能盲目。对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当然,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P105
4、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5、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谅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7、对平等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8、什么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
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如:残疾人、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
对待他们,我们首先应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其次,应尽力帮助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9、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0、尊重社会的表现:(P112)
11、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它的惩罚。保护环境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什么是诚信?P115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P115、P116)
3、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4、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5、诚实和信任的关系。(P119)
6、诚信守则
(1)坚持实事求是;
(2)在涉及到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7、如何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隐私的关系?(P122)
8、诚信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善意的谎言”是不诚信吗?为什么?(P123)
9、诚信的核心是善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1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我们向往公平
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2、公平对于合作的主要作用: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失去公平合作就难以维持下去,更不可能成功。
二、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1、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2、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1)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2)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3)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3、如何维护社会公平:(1)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为正义高歌
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1、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分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2、正义制度就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3、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而制定的。4、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5、正义行为应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支持和赞扬。非正义行为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必然遭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首先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2)要坚持正义的标准。(3)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4)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机智勇敢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第2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责任对于你我他
一、有承诺就有责任 1、承诺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2、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二、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1、责任随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担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面对责任的选择
一、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 1、承担责任有什么影响:(1)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自己一的兴趣和爱好(2)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可能影响健康(3)可能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4)危险和危急时刻还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声明。2、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1)能促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2)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3)才能赢得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4)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二、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 1、不承担责任、不履行义务会给个人、他人和社会都带来种种不良后果2、一个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人的人实际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必然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有受到法律制裁,遗憾终身。
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
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1、认识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2、从我、从现在,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3、学会在不同面前进行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1、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道德和法律是维护良好秩序的有力武器。2、每个成员都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
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服务、奉献社会的最有条件做到的就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3、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需要。
第2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第3课腾飞的中国巨龙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一、百姓生活大变迁 (1)人们饮食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讲宽敞,连小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2)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读书看报,影视歌舞,运动健身。(3)人民生活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在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表现在: 1、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北京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再夺佳绩)。2、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3、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国地位日益提高。
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一、执政兴国图伟业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根本原因是源于她的先进性,表现在: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中国共产党为我国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二、旗帜引领前进路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不断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3、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第4课 全面共同富裕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现阶段,我国主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几种经济成分。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①是由我国社会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实行这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4、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切好“蛋糕” 共同富裕
一、分配制度的新变化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好处——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作用,极大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诚实劳动 合法致富 1、共同富裕——就是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致富要靠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3、我国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第5课 人民当家作主
一年一度人代会
一、阳春三月看人大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授予他们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4、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5、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它们的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二、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1、人大代表能够代表人民意愿①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③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4、青少年要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一、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二、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的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妥善的解决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5、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维护民族关系?
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6课 走强国富民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
一、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党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基本路线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3、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一个中心”是关键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国防、教育等,而经济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4、为什么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1)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2)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3)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4)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5)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讲述春天的故事
一、改革——社会发展的动力 1、改革的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2、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3、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4、改革的成绩:通过改革①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实际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举身边的事例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6、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改革: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1、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2、对外开放的两种基本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3、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或为什么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②我国随虽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③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4、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时代的选择
一、科教兴则国兴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①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③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2、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①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②人才的培养主要在教育③。③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
二、面对竞争与差距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①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国面临日趋6激烈的国际竞争②我国科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科技和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2、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含义:就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创新是关键
一、科技创新 赶超一流 1、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和意义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创新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2、我国实施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①长远的规划(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863计划…).②重要措施(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幅度加大科技的投入…)
二、教育创新 人才蔚出 1、教育创新的必要性:①从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来说,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②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面貌,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我国教育改革的措施: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②构建教育立交桥③实施素质教育 3、从现在做起,争当创新型人才(要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人口问题(1)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3)人口问题的负面影响:A、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B、就业压力越来越大C、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D、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资源问题:(1)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相对短缺。(2)严峻性:资源相对短缺,需求量不断增加,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3、环境问题:(1)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 1、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大,造成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也发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其内涵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们在行动
一、计划生育好1、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实行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1、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2、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4、青少年应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第9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1、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2、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2、民族精神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精神动力。3、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从经济的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②从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角度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③从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来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和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④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二、火炬在我们手中 1、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②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