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高中作文,半命题作文,“从史书中,我读出了_____” 10

读史可以明智,读书可以怡情。阅读古人的书籍,我们总能从中收良多。古人的壮志豪情、浩然正气,给我们以感动;古人的处世思想、安邦大计,给我们以警醒;古人的善于问道、孜孜求学,... 读史可以明智,读书可以怡情。阅读古人的书籍,我们总能从中收良多。古人的壮志豪情、浩然正气,给我们以感动;古人的处世思想、安邦大计,给我们以警醒;古人的善于问道、孜孜求学,给我们以触动...... 请以“从史书中,我读出了_______”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只补充题目和提供事例就可以了。请紧扣那段文字。 下星期一要交的。
展开
 我来答
Rosamond001
2010-05-28 · TA获得超过28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1万
展开全部
读历史书,读出了什么?

据说《资治通鉴》是集中华文化之大成者,可以从中看出各种东西尤其政治争斗,厚黑学。但是或许真应了那句话,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我读这个,发现书里面透露出来的都是很正面积极向上的信息啊,没发现教人如何斗,如何走邪路的。

书里面但凡走邪路的,最后都被唾弃了。坚持真理,最终即便家破人亡,也受到尊重和赞许(老百姓赞许,当然,也是史官的笔)。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下三个方面:

1、对道义的坚守——不因外界形式改变自己的信念

就是古语说得“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常常会出现这种场面:某一个权臣当道,广植党羽,四面来朝,八方来贺,但仍有一些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卑不亢,对这个人根本不鸟;这个反面人物又为了表现自己的胸怀,往往对这种人还要礼遇,待到这个人被打倒,不鸟他的人则翻身,但是他们又同样不为此幸灾乐祸,很平静的面对地位的改变。

2、对职责的坚守——做好分内的事,不因外界的因素影响自己对职责的坚持

清明朝代,身为官员,即便有人为了履行职责,被人栽赃陷害,甚至掉脑袋,仍然有人为此前赴后继,就如打仗的时候,前面有人倒下,仍然往前冲一样。更有身为谏官,虽然前面的人因为进言而被灭,仍然直言。我记得东汉有一个武将,被人栽赃,被朝廷免官,在接任到来之前,有人建议他不要再做了,给后来者摆个烂摊子,但是他认为,既然朝廷任命的人没到,那么他就还是在职的,继续执行屯垦,积累下大量的粮食,为后来者平定叛乱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西汉汉文帝时候,一次汉文帝外出,过桥的时候,马受到惊吓,汉文帝要求对犯事的人处重刑,但是当时的廷尉直接把汉文帝否决了,理由是依照法律,不是这样子的,既然国家订出了法律,就要维护其权威性,同样,也是维护了皇室的诚信。这个廷尉,即便面对皇帝的命令,仍然坚持自己身为廷尉的原则,公平正直。

3、对私欲的克制——不让自己的喜好影响自己对事物的客观看法

常常会有这样的人,被别人陷害过,弹劾过,当对手遭人暗算的时候,毅然站出来,为对方说话;理由是,两个人之间是私怨,朝堂上的事涉及国家民族大义,不能因私怨,而影响对大局的决策,也就是廉颇蔺相如那样子的。

或者甚至被对方整得很惨,待到攻守易形,仍然会公正处理。我忘了是东汉还是三国时候,一个宦官当道,丞相被打倒了,等到这个宦官被灭了,丞相复职,办案的人都想替丞相出口气,整这个人,但是丞相毅然亲自审问这个宦官,微笑面对,到了最后,还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最后这个宦官也并没被处极刑。

也或者两人根本合不来,但是在一方遭人贬损的时候,也不会跟着贬损对方,到了两人需要共事的时候,则也能互相克制,公私分明,把事情做好。

史书也有很恶心的地方,比如愚忠。但是,说实话,看到上面这三类故事,我很感动,或许我本身很单纯,或许我读书读得很片面。

参考资料: http://beidaren.net/bbs/viewthread.php?tid=3497

匿名用户
2010-05-30
展开全部
我也要写哦!下个星期一就要交了哦。大家交流交流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