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区域或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

aijifalaowang
2010-06-11 · TA获得超过3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都市区形成与发展机制分析

----------------------------------------------------------------------

都市区是城市区域化的地域空间表现形式,是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性地域。自1910年美国提出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这一概念以来的近一个世纪,西方国家经济核心区域经历了集聚型城市、都市区乃至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开始由集聚型城市向都市区结构转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则开始了都市连绵区结构的构建。分析世界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以“他山之石”、“前车之鉴”的态度审视西方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进而提出对我国都市区发展机制的调控措施,这对促进我国都市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区形成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更深层次理解,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生长、扩散三个层面。由此而言,城市化过程除了表现为人口集中过程外,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体现为人口分散过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已证实这一观点。在此认识基础上,可将世界城市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时期(表1)。各阶段人口变化特征为:城市化和郊区化阶段,城市圈人口增加,其中,城市化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中心集聚,郊区化阶段郊区人口增长则快于中心城区;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圈人口减少,人口趋于分散,城市中心人口迅速减少;再城市化阶段是美国等政府采用措施改善内城衰败状况的结果,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中产阶级迁回城区,但却未能彻底扼制内城衰败的趋势。理论上,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可以保证内城相对稳定、健康的发展。英国的城市发展即如此。

说明:“+”、“-”符号表示人口变化,“+”表示人口增加,“-”表示人口减少。

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演变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区域要素、人口、产业的空间活动存在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方式,不同阶段,其作用结果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化初期(工业化初期),在集聚经济效应的拉动下,人口、产业向交通区位、资源等条件优越的经济中心聚集,城市个体迅速膨胀,活动范围大大扩大,前工业时期地方经济中心均匀分布的格局被打破。此阶段可称之为城市多中心集聚阶段。

郊区化阶段,产业革命的集聚与近域扩展作用并存,郊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市区,城市沿主要交通线路呈圈层状向农村地域推进。在规划约束下,城市扩展地域以农田与中心城区相隔。城市由内向外形成核心区、边缘区和吸引区。此阶段可称之为多中心郊区扩展阶段。其中,核心区为中心城区,边缘区以通勤活动为主的日常生活圈地域,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农村腹地为吸引区。

逆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发展以地域推进为主,城市圈人口减少,远郊卫星城镇或农村腹地城镇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新一轮的集聚——扩散周期使区域中形成规模不等、职能不同的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网络。这一演变历程,即城乡二元分离向城乡融合、区域城市化向城市区域化演进的过程,集聚型城市发展为都市区,都市区在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紧密联系、分工协作,进一步发展为高级的城市地域联合体大都市带(或都市连绵区)。发达国家经济核心区域已经历此种城市空间演变历程。

由此,都市区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经济发展构成其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集聚与扩散趋势的相互作用是其结构形成与转换的根本控制阀,交通设施的建设、政府政策制度的参与、影响其形成与发展。

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分析

经济发展: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

对于城市化的动力结构,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地理学有不同看法,但各学科均不能否认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由此,经济发展与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的转换将存在某种确定的、必然的联系。首先,经济增长为都市区结构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地理学家贝里等许多中外学者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前工业时期,由均匀分布的地方中心发展成为聚集型城市,农业产品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是必要的前提;高收入阶层的出现、对外交通通讯设施与郊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成的推动力与必要的物质条件,经济增长是其根本源泉。其次,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是都市区形成的主要动因。工业化导致近、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集聚型城市的出现、发展与膨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则促进了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形成。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城市中有其所需的大量不同性质的劳动力,这些特点使第三产业占据现代城市中心,工业则因为城市中心用地空间有限、地价昂贵等原因被迫迁往郊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随之建立。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了郊区化的进程,都市区即为郊区化的空间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生产性服务、居民对生活性服务的要求将更精细、更全面,第三产业在城市中发展前景深远而广泛。

集聚与扩散: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转变的控制阀

经济学认为,同一工业部门的多个企业以及多个部门的空间集聚,可以进行专业化协作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及共同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节约外部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导致拥挤、污染等非货币成本的增加,城市规模越大,这个成本越高。当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达到平衡时,城市的规模扩大就停止了。这一均衡规模的大小受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制度、空间结构等内外因素制约,是一发展的、动态的平衡过程。受聚集效应制约,向中心集聚、离中心扩散或城市中心化、郊区城市化是大城市必然经历的城市发展阶段。当集聚负效应日益增大时,城市由向心集聚向离心扩散转变,部分城市功能外溢,城市开始进入都市区结构的构建。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高级商业中心、公司总部等布局于城市中心,住宅业、传统工业、仓储业企业则受城市负的集聚效应驱使向郊区扩散,其区位选择主要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个人的空间偏好,如对清新环境的向往和对娱乐设施的喜好。

交通建设:都市区空间结构构建的先决条件与空间有序发展的关键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引发城市要素分散趋势的主要原因,然而人际交往、物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等在现代生产、生活中仍很必要,因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并未削弱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在郊区化过程中,居民、工业企业、甚至SOHO等现代办公企业形态仍将沿对外交通干线向外扩散,并将选择交通便利的区位布局。在都市区内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布局也将围绕交通干线与交通网络的布局展开。临近交通干线,尤其是交通结点,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及享受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交通通达性将影响城市地租、地价。除城市中心外,其它交通线路的汇聚点也有可能成为不同级别的结节点的所在地,由此形成都市区的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这样,交通线路网布局将通过不同地段聚集效应的差别、地价的差异,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选址与迁居、迁移行为,并最终构成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

政策制度:都市区形成、发展的宏观引导与调控因素

经济规律自发地作用于城市空间扩展,政府则以城市发展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土地使用制度等引导和协调城市发展,影响都市区形成与发展速度及其空间形态的塑造。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度,依据客观结果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能够促进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如日本交通先行的城市发展政策,使城市交通方式在100年里迅速经历了马车、电车、公共汽车到汽车、地铁、路面铁道及新干线的革新,加速了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进程。英国、韩国采取的分散城市职能、在都市区边缘兴建绿带的政策,亦相应地促进了都市区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对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如美国推行自由放任的城市发展政策,结果导致城市向农村地区低密度、分散波浪式蔓延,内城衰败、种族歧视政策是都市区强烈的居住空间分异的政治根源所在;三是城市政策在不同时期内正负作用不同。如严格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曾适应了我国城市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夺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可进入性,则导致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非农化水平,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引导中国都市区健康发展的思考

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大城市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进入绝对分散的城市郊区化阶段,沈阳、南京等城市也处于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又为我国都市区发展创造了良好国际经济环境。顺应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演变的一般规律,都市区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中国都市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动力来源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外交通建设的牵引、郊区优越条件的拉动与中心城区城市环境恶化的排斥。现阶段我国城市郊区化过程虽受上述因素影响,但是大规模郊区化过程却产生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在地价规律及地方政府“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工业企业率先迁入郊区。同时,长期以来实行的倾向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又使我国城市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上述特点使我国都市区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在其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都市区整体发育水平低。我国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过程始于工业企业向郊区的迁移,交通通讯、教育、卫生、商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人口郊区化趋势尚不明显。郊区企业多为城市中心迁出企业,并未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同时存在劳动效率低或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景观型城市郊区化发育水平低,导致都市区整体发育水平低。

第二,都市区空间发展无序。都市区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与控制,城市空间扩展多以城区为中心呈同心圈层状波浪式向外延伸,“摊大饼”式的郊区化过程无助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解决。郊区副中心尚未形成,多核心城市空间模式有待完善。

第三,都市区整体优势有待发挥。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利益不够协调,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东南沿海地区、辽中南地区已出现城市连绵区的形态,但相邻都市区产业结构雷同,城市间无序竞争抑制了城市连绵区整体优势的形成。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大都市带内各都市区的分工合作、紧密联系为我国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

对中国都市区健康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都市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审视典型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基础上,对我国都市区发展提出如下调控建议:

第一,创建有利于都市区发展的政策、制度、法规环境。政府机构应顺应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演变的一般规律,尽快树立都市区观念,加强都市区系统的研究,制定相应的都市区规划,并协调、统一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完善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体系,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都市区行政管理模式,为都市区发展创建有利的政策、制度等社会环境。

第二,制定相应的都市区经济发展战略。将都市区发展纳入经济全球化、城市全球化的体系中,结合世界产业格局变化、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等因素进行城市定位,兼顾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影响制定区域及城市产业发展及布局战略。

第三,充分发挥交通设施对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尤其要重视交通建设对都市区空间有序发展和空间合理组合方面的作用,以对外交通建设引导都市区空间发展,协调交通设施布局与都市区职能结构及功能地域结构的关系。结合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客观现实,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的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高速且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重视都市区生态环境建设。西方都市区发展历程及我国城市发展实践说明,都市区生态系统建设不容忽视。我国中心繁荣与郊区化并存的地域城市化特点,要求统一规划都市区绿地系统,保证绿地可达性与功用性兼顾,建立统一的都市区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创建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都市区。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