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帮帮忙……高分!!!
以下是我即将说课的题目,由于上班的关系,没时间整理,请有心人帮我整理这十个题目的说课稿,分数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摆脱了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我与地坛(高一册,第...
以下是我即将说课的题目,由于上班的关系,没时间整理,请有心人帮我整理这十个题目的说课稿,分数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摆脱了
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
我与地坛(高一册,第7课)
我若为王(高二册,第6课)
过秦论(高二册,第17课)
荷花淀(高二册,第3课)
声声慢(李清照)(高三册,第8课)
游褒禅山记(高三册,第18课)
陈奂生上城(高四册,第3课)
人是什么(高五册,第2课)
将进酒(高五册,第15课)
最后,谢谢亲爱的你们了,追加分数只要在我承受范围类都行!!
说课稿就是说课的稿子嘛……
其实网上都可以搜到的,只是我时间有限,整理不出来啊,就想请你们帮帮我啊
谢谢
谢谢 展开
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
我与地坛(高一册,第7课)
我若为王(高二册,第6课)
过秦论(高二册,第17课)
荷花淀(高二册,第3课)
声声慢(李清照)(高三册,第8课)
游褒禅山记(高三册,第18课)
陈奂生上城(高四册,第3课)
人是什么(高五册,第2课)
将进酒(高五册,第15课)
最后,谢谢亲爱的你们了,追加分数只要在我承受范围类都行!!
说课稿就是说课的稿子嘛……
其实网上都可以搜到的,只是我时间有限,整理不出来啊,就想请你们帮帮我啊
谢谢
谢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声声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将进酒
李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
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
一、整体感知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
二、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感伤之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高堂明镜”并非指母亲,而是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
诗人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两鬓斑斑,真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转而写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 (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本意指乐器,这里做“击鼓作乐”解;“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提问:诗人说他们“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们呢?)不是!这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注意,此处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讲究马的装饰,会把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五瓣的就叫五花马。在这里指名贵的马。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提问:这种狂放是不是可信的,为什么?)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给学生十分钟,练习背诵。注意作者的感情。)
提问:
一、
1.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基调常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例如这首诗,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2.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来解释这两句,则诗人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3、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要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朝如青丝暮成雪”则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飘逸不群,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我们在领略诗句内涵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二、(提问:学了这首诗,大家觉得李白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学生回答后,说一下李白在华阴县的逸事。)李白的“痛饮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学生对此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见解,让他们说出来比不说好。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看几篇,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局限性之所在,以消除负面影响。
作业:背诵该诗;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游褒禅山记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一位截瘫者、孤独者对生命的感悟,体味作者伟大的人格力量。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交流,与作者对话的习惯。
3.借鉴、吸收作者通过写景叙事抒发感情,阐释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认识。
3.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即我对生命的思考,我对母亲的感情。
4.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配以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背景资料(配以课件演示)
1.史铁生,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开始辟为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二、导入新课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幼时患病,集盲聋哑于一身。她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她在良师益友安妮·莎莉的帮助下,不断和命运作斗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脆弱、会有病痛;会有痛苦、会有无奈与无助,此时,我们是向困难妥协自己走向毁灭,还是向困难挑战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家史铁生是如何抉择的?
史铁生是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为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史铁生的成功凝聚着大自然给他的人生感悟。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现在读来,感人至深,启示匪浅。 同时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铁生一样,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又会如何抉择呢?
三.阅读分析课文的第一分
1.最初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闯入地坛的?为何他会在地坛中驻留?
(解说:两腿残废后,由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作者带着逃避的心情,想从喧闹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宁静,找寻另一个世界,地坛便是她找到的另一个世界。作者驻留地坛的原因: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失去双腿,而地坛也是一个曾经有过炫耀和浮夸的人文风景,如今却落得“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相同的命运轨迹,使作者遇到地坛后便一见如故。但地坛的生命历程显得更长,四百年的风雨剥蚀,让地坛“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黄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种不动声色的渲染让作者停留思考。)
2.文全来看,景色描写也占了大量的篇幅。那么我们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本文中,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说: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3.在第一部分作者思考了哪三个问题?
(解说: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4.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生产了怀疑?
(解说: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象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5.作者在地坛经过几年的思考,得到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解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6.你同意史铁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吗?
(解说:史铁生的观点是带有消极色彩的,但应注意到作者所处的境地,在更消极的状态下这种生命观已经是积极的了。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在这一段中,描写的不同景色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解说;象征着人生所遇到的不同情景)
8.怎么理解“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句话?
(解说:人生中的不幸,只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们可以去发现那些没有改变的、仍然美好的东西。史铁生找到了,那就是写作!写作是他人生的支点。你找到你的人生支点了吗?我们应当问一问自己的心灵。)
四、阅读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说: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参看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2.第二段以“知道”构成的排比表现的是什么?与后面的“只是不知道”形成对比,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3.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4.读“在我的头一篇小说……”两段,思考:儿子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母亲且走了,作者的内心受到怎样的触动?是怎样一种心情?
(解说:歉意、沉郁、哀怨,还有对母亲痛彻心肺的思念)
5.读“曾有过好几回……”体会作者在平而淡的叙述中,包含的浓而深的情感。体会结尾出的句号的意味。
(解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痛悔、内疚,但是一切真的来不及了,这种伤感是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了,彻底的痛苦,彻底的伤感!)
6.默读后一段,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解说: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更善待生命,在逆境中更坚强)
五、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进一步体味这篇散文的意境。
六、课下作业
1.阅读欣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2.《我与地坛》中所写的地坛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地坛或其它景观有什么不同?
七、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①我的身体残废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终结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②我为什么要出生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③我应该怎样活
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的理解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声声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将进酒
李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
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
一、整体感知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
二、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感伤之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高堂明镜”并非指母亲,而是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
诗人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两鬓斑斑,真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转而写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 (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本意指乐器,这里做“击鼓作乐”解;“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提问:诗人说他们“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们呢?)不是!这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注意,此处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讲究马的装饰,会把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五瓣的就叫五花马。在这里指名贵的马。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提问:这种狂放是不是可信的,为什么?)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给学生十分钟,练习背诵。注意作者的感情。)
提问:
一、
1.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基调常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例如这首诗,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2.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来解释这两句,则诗人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3、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要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朝如青丝暮成雪”则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飘逸不群,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我们在领略诗句内涵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二、(提问:学了这首诗,大家觉得李白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学生回答后,说一下李白在华阴县的逸事。)李白的“痛饮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学生对此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见解,让他们说出来比不说好。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看几篇,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局限性之所在,以消除负面影响。
作业:背诵该诗;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游褒禅山记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一位截瘫者、孤独者对生命的感悟,体味作者伟大的人格力量。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交流,与作者对话的习惯。
3.借鉴、吸收作者通过写景叙事抒发感情,阐释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认识。
3.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即我对生命的思考,我对母亲的感情。
4.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配以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背景资料(配以课件演示)
1.史铁生,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开始辟为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二、导入新课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幼时患病,集盲聋哑于一身。她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她在良师益友安妮·莎莉的帮助下,不断和命运作斗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脆弱、会有病痛;会有痛苦、会有无奈与无助,此时,我们是向困难妥协自己走向毁灭,还是向困难挑战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家史铁生是如何抉择的?
史铁生是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为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史铁生的成功凝聚着大自然给他的人生感悟。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现在读来,感人至深,启示匪浅。 同时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铁生一样,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又会如何抉择呢?
三.阅读分析课文的第一分
1.最初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闯入地坛的?为何他会在地坛中驻留?
(解说:两腿残废后,由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作者带着逃避的心情,想从喧闹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宁静,找寻另一个世界,地坛便是她找到的另一个世界。作者驻留地坛的原因: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失去双腿,而地坛也是一个曾经有过炫耀和浮夸的人文风景,如今却落得“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相同的命运轨迹,使作者遇到地坛后便一见如故。但地坛的生命历程显得更长,四百年的风雨剥蚀,让地坛“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黄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种不动声色的渲染让作者停留思考。)
2.文全来看,景色描写也占了大量的篇幅。那么我们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本文中,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说: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3.在第一部分作者思考了哪三个问题?
(解说: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4.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生产了怀疑?
(解说: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象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5.作者在地坛经过几年的思考,得到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解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6.你同意史铁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吗?
(解说:史铁生的观点是带有消极色彩的,但应注意到作者所处的境地,在更消极的状态下这种生命观已经是积极的了。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在这一段中,描写的不同景色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解说;象征着人生所遇到的不同情景)
8.怎么理解“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句话?
(解说:人生中的不幸,只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们可以去发现那些没有改变的、仍然美好的东西。史铁生找到了,那就是写作!写作是他人生的支点。你找到你的人生支点了吗?我们应当问一问自己的心灵。)
四、阅读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说: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参看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2.第二段以“知道”构成的排比表现的是什么?与后面的“只是不知道”形成对比,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3.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4.读“在我的头一篇小说……”两段,思考:儿子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母亲且走了,作者的内心受到怎样的触动?是怎样一种心情?
(解说:歉意、沉郁、哀怨,还有对母亲痛彻心肺的思念)
5.读“曾有过好几回……”体会作者在平而淡的叙述中,包含的浓而深的情感。体会结尾出的句号的意味。
(解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痛悔、内疚,但是一切真的来不及了,这种伤感是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了,彻底的痛苦,彻底的伤感!)
6.默读后一段,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解说: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更善待生命,在逆境中更坚强)
五、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进一步体味这篇散文的意境。
六、课下作业
1.阅读欣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2.《我与地坛》中所写的地坛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地坛或其它景观有什么不同?
七、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①我的身体残废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终结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②我为什么要出生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③我应该怎样活
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的理解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再别康桥》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 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过秦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贾谊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借古讽今的意义
2、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和文言现象
3、学习文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4、理解文章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翻译文章
6、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作者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意义
2、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3、学习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2、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1、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2、秦开始了中国的封建王朝,成为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却二世而亡。这一点,是秦始皇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帝业能亘古延续。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3、秦始皇兵马俑、秦长城等引出秦始皇的讨论,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
4、《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解题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三)作者介绍
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
因提议改革政治(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封建国家),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并与屈原合称“屈贾”。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所著政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都写得意气风发、雄辩有力,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政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写作背景及意图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的借鉴,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声声慢》
1、 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 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 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 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 知人论世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详析首句:“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不仅没找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让她在这冷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这七组叠字的使用虽后有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一方面可使词作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使词人的悲凄感情进一步增强。
-
3、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学生找出词中主要意象,师详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业处理)
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A、酒——“愁”的象征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但这种功业难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诗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所以说是淡酒,则更突出了词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象征“离愁”
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在《一剪梅》中,词人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见,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4、结句分析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苦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也不再铺垫、渲染或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具神韵。
五、拓展延伸: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愁情
(机动处理,若时间不够,则处理成课后作业)
六、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不是太懂说课稿,但是我想和教案因该差不多吧...
太多了....没弄完...就三篇...希望能帮到你。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 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过秦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贾谊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借古讽今的意义
2、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和文言现象
3、学习文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4、理解文章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翻译文章
6、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作者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意义
2、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3、学习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2、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1、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2、秦开始了中国的封建王朝,成为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却二世而亡。这一点,是秦始皇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帝业能亘古延续。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3、秦始皇兵马俑、秦长城等引出秦始皇的讨论,探讨秦朝灭亡的原因
4、《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解题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三)作者介绍
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
因提议改革政治(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封建国家),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并与屈原合称“屈贾”。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所著政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都写得意气风发、雄辩有力,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最有名,政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写作背景及意图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的借鉴,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声声慢》
1、 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 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 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 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 知人论世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详析首句:“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不仅没找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让她在这冷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这七组叠字的使用虽后有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一方面可使词作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使词人的悲凄感情进一步增强。
-
3、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学生找出词中主要意象,师详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业处理)
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A、酒——“愁”的象征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但这种功业难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诗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所以说是淡酒,则更突出了词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象征“离愁”
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在《一剪梅》中,词人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见,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4、结句分析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苦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也不再铺垫、渲染或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具神韵。
五、拓展延伸: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愁情
(机动处理,若时间不够,则处理成课后作业)
六、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不是太懂说课稿,但是我想和教案因该差不多吧...
太多了....没弄完...就三篇...希望能帮到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什么是说课(稿)?你补充一下,我再修改回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