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怎么死的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医治最终无效,死亡。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县),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封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
进入长安后,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为秦国公。唐朝建立后,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为秦王。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
扩展资料:
李世民经历
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不克而还,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 。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唐太宗的晚年,随着功业的隆盛与年岁的增高,开始愚蠢地追求长生,服食丹药。贞观二十三年服用了印度方士的丹药暴病而亡。
高宗李治有高血压。小公主兕子(善飞白那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早夭,别说那个年代,现代都治不了。
独孤皇后好像也有遗传病,经常心绞痛。
古代大家族的后代基本都有遗传病史,那年代都是高门通婚,这家通那家的,就有可能有像表亲之类的关系结婚,所以隐性基因爆发几率很大。
李世民早年大战受伤流血很多,估计晚年气血虚,再加上年年跟高丽作战,总是失败,脾气暴躁,加上年纪大了,再有个心脏病,发个脾气突发脑溢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反正应该不是死于宫廷斗争,秦王杀兄弟,逼父退位,杀儿子软禁儿子,太子李治从小就怕他,再说连媳妇都搞不定的人能去反抗那么强势的老子?
史书上一般不写皇帝得了什么病死,只说哪年哪月皇帝驾崩了,估计只有《起居注》里能看到皇帝发病的情况,但一般这是皇帝的秘密档案,一般人根本看不到,由于战乱等原因现在也没了,所以无从考证。
太宗50多岁死,算是年纪大的了,历史上有多少皇帝超过50的?像乾隆那种八九十岁的有几个?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再说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年龄才多少?看看解放前平均年龄是多少?50多算不错了。
皇家死人都是忌事,这么死的根本不告诉你,比如说历史上的有些“暴死”的皇帝和贵胄们,其实谁都知道是怎么死的,但史书不能那么说,就如现今的洗脸死、做梦死一样。
四月己亥,幸翠微宫。五月戊午,太子詹事、英国公李绩为叠州都督。辛酉,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靖薨。己巳,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遗诏皇太子即位于柩前,丧纪宜用汉制。秘不发丧。庚午,遣旧将统飞骑劲兵从皇太子先还京,发六府甲士四千人,分列于道及安化门,翼从乃入;大行御马舆,从官侍御如常。壬申,发丧。六月甲戌朔,殡于太极殿。八月丙子,百僚上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庚寅,葬昭陵。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武圣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改上尊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根据别的史料,李世民之死是因为他此时得了痢疾。但他此时也只五十出头,况且假若痢疾严重的话,为什么还离开长安,来到终南山别墅。而且,在之前,也没有留下他病重的记录。他的死,很是突然。
据现代学者考证,李世民之所以早亡,也与他公元645年发动的那场征高丽的战役有关。
据高丽历史记载,辽东战争期间,唐太宗被靺鞨人的毒箭射中,数年后发作而死的。当时靺鞨人是作为高丽人的帮手参战的。李世民之后表现的反常,也的确很像有中箭后的后遗症。史料曾很隐讳得指出,太宗此后脾气变得烦躁,患上了一种精力耗竭的衰弱症,以致很多日常工作不得不由太子代劳。虽然他早年曾屡次嘲笑过去那些执迷不悟地寻求长生和灵丹妙药的帝王们,但他现在极力想减轻病痛,也找来一个印度巫师那罗迩娑婆寐治疗。
参考资料:给个好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