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力与重力”都是虚假的概念
举个简单例子:瓶中装有1公斤菜油,然后向其中灌入0.1公斤的水,自然,水会沉入菜油底部。——对此请问:这里究竟是水产生了0.1公斤的'浮力'而浮起了一公斤的菜油呢?还是菜...
举个简单例子:瓶中装有1公斤菜油,然后向其中灌入0.1公斤的水,自然,水会沉入菜油底部。
——对此请问:这里究竟是水产生了0.1公斤的'浮力'而浮起了一公斤的菜油呢?还是菜油产生了1公斤的'重力'而压沉了0.1公斤的水?
显然两者都不是。
因为前者无疑于是说“一个幼儿可以举取一个大人”一样,有违生活常识;而后者无疑于是说“儿子岁数可以比老子大”一样,有违时间顺序。——“菜油在上水在下”现象,实际上只是因为菜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自然结果,而并非‘浮力和重力’的的功劳——这就如轮船浮于水面并非因为水的浮力作用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
由此可见,所谓‘浮力’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地面支撑力一样的完全消极被动的自然状态而已,用其来解释沉浮现象是不科学的.在这里只有彻底抛弃‘浮力和重力’概念,而只用‘密度概念’,才能摆脱一切思想混乱,使问题变得简单和清晰。
‘密度决定沉浮’原理是很容易证明的:把菜油倒入水中,菜油浮于水面;反之,把水倒入菜油中,水沉入菜油底。
由此可见,重沉轻浮是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之一,上述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
‘黑白石
我支持楼主的意见.
1.楼主的意思很简单不过了,那就是物体在液体里是上浮还是下沉,没有那么啰嗦,只比较液体密度ρ液与物体密度ρ物(不管物体是空心,实心还是混有别的物体)就可以了.
ρ物<ρ液,物体上浮或浮于液体上
ρ物=ρ液,物体悬浮于液体内部任意深度(在液面以下)
ρ物>ρ液,物体下沉.
2. 初中物理中,也就数浮力是力学中最难的地方了,往年在中招题中,关于浮力的题往往就是学生难于作对的题.浮力的题难首先是它综合了极多的力学知识(密度, 二力平衡,重力,压强,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等.).然后就是那个阿基米德定律,因为它的存在,多少聪明的老师用它演绎了许多与浮力相关的难题.使学生难于应对.
3.仔细想想,初中关于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的确除了给学生制造了大量难题后,还真没什么实际用处,处理到浮沉问题时,只用密度知识作简单定性认识即可"。
最后希望回答本问题的网友能够首先认真阅读本文,然后再逐条的有理有据的给以批评。 展开
——对此请问:这里究竟是水产生了0.1公斤的'浮力'而浮起了一公斤的菜油呢?还是菜油产生了1公斤的'重力'而压沉了0.1公斤的水?
显然两者都不是。
因为前者无疑于是说“一个幼儿可以举取一个大人”一样,有违生活常识;而后者无疑于是说“儿子岁数可以比老子大”一样,有违时间顺序。——“菜油在上水在下”现象,实际上只是因为菜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自然结果,而并非‘浮力和重力’的的功劳——这就如轮船浮于水面并非因为水的浮力作用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
由此可见,所谓‘浮力’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地面支撑力一样的完全消极被动的自然状态而已,用其来解释沉浮现象是不科学的.在这里只有彻底抛弃‘浮力和重力’概念,而只用‘密度概念’,才能摆脱一切思想混乱,使问题变得简单和清晰。
‘密度决定沉浮’原理是很容易证明的:把菜油倒入水中,菜油浮于水面;反之,把水倒入菜油中,水沉入菜油底。
由此可见,重沉轻浮是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之一,上述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
‘黑白石
我支持楼主的意见.
1.楼主的意思很简单不过了,那就是物体在液体里是上浮还是下沉,没有那么啰嗦,只比较液体密度ρ液与物体密度ρ物(不管物体是空心,实心还是混有别的物体)就可以了.
ρ物<ρ液,物体上浮或浮于液体上
ρ物=ρ液,物体悬浮于液体内部任意深度(在液面以下)
ρ物>ρ液,物体下沉.
2. 初中物理中,也就数浮力是力学中最难的地方了,往年在中招题中,关于浮力的题往往就是学生难于作对的题.浮力的题难首先是它综合了极多的力学知识(密度, 二力平衡,重力,压强,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等.).然后就是那个阿基米德定律,因为它的存在,多少聪明的老师用它演绎了许多与浮力相关的难题.使学生难于应对.
3.仔细想想,初中关于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的确除了给学生制造了大量难题后,还真没什么实际用处,处理到浮沉问题时,只用密度知识作简单定性认识即可"。
最后希望回答本问题的网友能够首先认真阅读本文,然后再逐条的有理有据的给以批评。 展开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楼主,鄙人觉得本文浮力和重力的概念都不太清晰,自然错误很多。
浮力是由引力的重力效应产生的。浮力就是引力对不同密度的物体的吸引效应的差异表现。 平常看到物体漂在水上,那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由于水能比漂在它上面的物体更加接近地球的引力质点。浮力并不是简单地把液体放在固体下边就完了的,浮力跟容器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容器顶多就是让浮力效应更加明显、更加容易观察罢了。哪怕没有任何容器,浮力还是浮力。就算是在真空中,只要有引力,任何流体都可以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浮力作用。 浮力跟什么有关?跟引力有关,跟密度有关,跟单纯的质量无关。咱们脚下的大地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靠浮力支撑着的。当然产生浮力的不是水,地球的平均密度比水大,所以海洋也是被浮起来的,否则我们就只能到地下去航海了。浮起大地的不是水,而是密度比大地还要大的岩浆,还有地核里的重金属流体,虽然地核的总质量可能远赶不上地幔加地壳加大气的总质量,但它比它们的平均密度都大,所以地核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浮起来!浮力不是反重力,只是不同密度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效应不同而已,当这些物体挤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自然的重力筛选排列。 所以不论一块木头或是任何东西的总质量有多大,只要它的密度比水小,且对水没有吸附性,并且不考虑它会由于自身巨大的质量而导致自身被重力压缩从而密度增大的话,就算把跟地球质量一样大的这么个东西和一滴水一起放到某个引力质点上。那一滴水在自由状态下,也就是不被那个大家伙给挤跑或吸附的情况下,永远会比那个大家伙更接近引力质点,也就是说水是完全可以把它浮起来的。同理,想像把一滴水银放进一缸水中,水银在沉底的同时也就表明水在上浮,作为液态的水银是可以把水浮起来的,哪怕水银只有一滴而水有一缸。同理,固体也可以有浮力,比如用簸箕筛东西的时候,假如周围是真空,那么在不停运动的固体颗粒间也会出现因密度不同而显现的层次排列,这就是固体的浮力作用。 浮力跟大气压力没关系,漂浮现象是由地球引力造成的。密度越大的东西在引力作用下造成的压强就越大,虽然压强跟质量和形状有关,也就是说一根保持直立的竹杆是可以插到一个较浅的池塘底下的,但也不能因此说用这个池塘里的水不能浮起这根竹杆。 与液压作用不同,浮起是指流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加压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托举起其它物体的现象,这是最正儿八经的浮力了。浮力不一定必须是水的。也不一定必须浸泡被浮起物。空气浮在油脂上同样是一种浮力现象。例如,看看地球仪,大海可不是个坑,它是个立体突出的部分,在海面上看远处驶近的帆船,你先看见的是船上的桅杆,就是说海面是个突出的曲面,不是个内陷的凹面,更不是个坑。虽然海面上浮起了上千公里厚的大气。 沉浸现象只是因为固体表面压力分布不均匀才产生的现象,油浮在水面上一样不会有沉浸,把油换成气体也一样还是浮力。 船改变的是水面物体的压强分布,船翻了以后形状不变,却是会沉没的,如果形状决定浮力的话,翻船也不会沉才对。容器改变的是水的压力分布,以适应固体物质那并不均匀的重力压力分布。其实如果你能把木头变成液体,从而使其压力可以均匀分布的话,1公斤水浮起2公斤木头完全不需要任何容器。
浮力是由引力的重力效应产生的。浮力就是引力对不同密度的物体的吸引效应的差异表现。 平常看到物体漂在水上,那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由于水能比漂在它上面的物体更加接近地球的引力质点。浮力并不是简单地把液体放在固体下边就完了的,浮力跟容器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容器顶多就是让浮力效应更加明显、更加容易观察罢了。哪怕没有任何容器,浮力还是浮力。就算是在真空中,只要有引力,任何流体都可以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浮力作用。 浮力跟什么有关?跟引力有关,跟密度有关,跟单纯的质量无关。咱们脚下的大地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靠浮力支撑着的。当然产生浮力的不是水,地球的平均密度比水大,所以海洋也是被浮起来的,否则我们就只能到地下去航海了。浮起大地的不是水,而是密度比大地还要大的岩浆,还有地核里的重金属流体,虽然地核的总质量可能远赶不上地幔加地壳加大气的总质量,但它比它们的平均密度都大,所以地核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浮起来!浮力不是反重力,只是不同密度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效应不同而已,当这些物体挤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自然的重力筛选排列。 所以不论一块木头或是任何东西的总质量有多大,只要它的密度比水小,且对水没有吸附性,并且不考虑它会由于自身巨大的质量而导致自身被重力压缩从而密度增大的话,就算把跟地球质量一样大的这么个东西和一滴水一起放到某个引力质点上。那一滴水在自由状态下,也就是不被那个大家伙给挤跑或吸附的情况下,永远会比那个大家伙更接近引力质点,也就是说水是完全可以把它浮起来的。同理,想像把一滴水银放进一缸水中,水银在沉底的同时也就表明水在上浮,作为液态的水银是可以把水浮起来的,哪怕水银只有一滴而水有一缸。同理,固体也可以有浮力,比如用簸箕筛东西的时候,假如周围是真空,那么在不停运动的固体颗粒间也会出现因密度不同而显现的层次排列,这就是固体的浮力作用。 浮力跟大气压力没关系,漂浮现象是由地球引力造成的。密度越大的东西在引力作用下造成的压强就越大,虽然压强跟质量和形状有关,也就是说一根保持直立的竹杆是可以插到一个较浅的池塘底下的,但也不能因此说用这个池塘里的水不能浮起这根竹杆。 与液压作用不同,浮起是指流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加压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托举起其它物体的现象,这是最正儿八经的浮力了。浮力不一定必须是水的。也不一定必须浸泡被浮起物。空气浮在油脂上同样是一种浮力现象。例如,看看地球仪,大海可不是个坑,它是个立体突出的部分,在海面上看远处驶近的帆船,你先看见的是船上的桅杆,就是说海面是个突出的曲面,不是个内陷的凹面,更不是个坑。虽然海面上浮起了上千公里厚的大气。 沉浸现象只是因为固体表面压力分布不均匀才产生的现象,油浮在水面上一样不会有沉浸,把油换成气体也一样还是浮力。 船改变的是水面物体的压强分布,船翻了以后形状不变,却是会沉没的,如果形状决定浮力的话,翻船也不会沉才对。容器改变的是水的压力分布,以适应固体物质那并不均匀的重力压力分布。其实如果你能把木头变成液体,从而使其压力可以均匀分布的话,1公斤水浮起2公斤木头完全不需要任何容器。
展开全部
轮船是钢铁做的,钢铁的密度比水的大了吧?为什么还可以浮在水面上?而且还可以装很多货物不下沉,根据你的密度一说,轮船根本就不可能浮在水上就更别说装货物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对此请问:这里究竟是水产生了0.1公斤的'浮力'而浮起了一公斤的菜油呢?还是菜油产生了1公斤的'重力'而压沉了0.1公斤的水?
这句话很有意思,压沉了0.1公斤的水,哈哈头回听说还有这种概念。
只有流体和气体好像才有浮力的概念。在流体中,物体受到各个方向的压力,浮力仅仅是垂直向上的力。为什么会有浮力的概念呢,这就如同一个垂直向上的弹簧,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弹簧向上的弹力时,弹簧就会被压缩。流体也一样。这用密度大小来解释是不能解释的,密度不是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必要条件,钢铁的密度大,但它不一定会沉在水中。浮力是用来区别与其他物体之间产生的力而命名的,虽然产生的作用是相似的。在固体与固体之间,它们叫压力与支持力,在分子与分子之间它们叫分子力,地球和地球上的物体之间它们叫重力,在地球和星球之间呢,它们叫万有引力,在液体和固体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就叫浮力和重力,总之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它的三要素。
这句话很有意思,压沉了0.1公斤的水,哈哈头回听说还有这种概念。
只有流体和气体好像才有浮力的概念。在流体中,物体受到各个方向的压力,浮力仅仅是垂直向上的力。为什么会有浮力的概念呢,这就如同一个垂直向上的弹簧,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弹簧向上的弹力时,弹簧就会被压缩。流体也一样。这用密度大小来解释是不能解释的,密度不是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必要条件,钢铁的密度大,但它不一定会沉在水中。浮力是用来区别与其他物体之间产生的力而命名的,虽然产生的作用是相似的。在固体与固体之间,它们叫压力与支持力,在分子与分子之间它们叫分子力,地球和地球上的物体之间它们叫重力,在地球和星球之间呢,它们叫万有引力,在液体和固体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就叫浮力和重力,总之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它的三要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浮力的定义 物体在液体内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根据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物体在液体内排开液体的体积
所以我认为 浮力的产生是需要有排开液体这种条件下才成立的
而你所说的油水分离 并不存在排开液体之说 自然也就不能用浮力来解释 所以采用密度来解释这个现象的
物理现象就是这样 需要有多种方式才能解释的了 在符合某种条件下才能用相应的方式来解释 不满足条件只能另寻他法
所以你这里所谓的浮力并不能被否定
所以我认为 浮力的产生是需要有排开液体这种条件下才成立的
而你所说的油水分离 并不存在排开液体之说 自然也就不能用浮力来解释 所以采用密度来解释这个现象的
物理现象就是这样 需要有多种方式才能解释的了 在符合某种条件下才能用相应的方式来解释 不满足条件只能另寻他法
所以你这里所谓的浮力并不能被否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的观点较不成熟,首先,浮力的本质是物体受液体的压强差,这一点应明确。而且,轻浮重沉是片面的。反例有很多:在一个玻璃水槽中,灌满水。你用一个密度小于水的那种吸在墙上的东西吸在水槽底。按你说,它应该会浮上来,但随便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